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平

作品数:81 被引量:282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原发性
  • 14篇醛固酮
  • 13篇增多症
  • 13篇肾上腺
  • 13篇糖尿
  • 13篇糖尿病
  • 13篇醛固酮增多
  • 13篇醛固酮增多症
  • 12篇原发性醛固酮...
  • 10篇综合征
  • 8篇代谢
  • 8篇血型
  • 8篇基因
  • 7篇肾上腺静脉采...
  • 7篇静脉
  • 7篇静脉采血
  • 7篇采血
  • 6篇基因分型
  • 4篇影响因素
  • 4篇肢端

机构

  • 74篇南京大学医学...
  • 9篇江苏省血液中...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专利信息...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南京市市级机...
  • 1篇南通市第一人...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公共卫...

作者

  • 81篇李平
  • 42篇朱大龙
  • 21篇沈山梅
  • 19篇冯文焕
  • 18篇黄洪
  • 11篇胡云
  • 11篇毕艳
  • 9篇陈青
  • 9篇陆乐
  • 8篇黄成垠
  • 8篇肖建宇
  • 7篇陈炜
  • 5篇姚根宏
  • 5篇王维敏
  • 5篇张子为
  • 5篇张雪斌
  • 4篇潘丰慧
  • 4篇张慧
  • 4篇郝岩
  • 3篇袁弥满

传媒

  • 13篇中华内分泌代...
  • 5篇中国糖尿病杂...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临床输血与检...
  • 4篇国际内分泌代...
  • 3篇江苏医药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1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格献血者血浆HBV残留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调查合格献血者血浆残留HBV的阳性率,评估输血后HBV感染风险。方法收集945份合格献血者的血浆,采用ELISA法检测HBV核心抗体(抗-HBc);提取血浆DNA,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HBV DNA。结果血浆标本以1∶5稀释后抗-HBc阳性率为19.68%,而1∶50稀释后阳性率则为2.33%。共检测出HBV DNA阳性标本3例,其中1例抗-HBc阳性,另外2例抗-HBc为阴性。合格献血者中隐匿性HBV感染率约为0.32%。结论我国合格献血者标本中仍有部分血浆有HBV残留,抗-HBc阳性标本中HBV DNA阳性率较抗-HBc阴性标本高,应引起重视。
李平刘勇李翠萍毕永春张葵周乙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抗-HBC巢式PCR
血浆置换治疗失代偿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被引量:2
2018年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肝脏疾病,病因未明,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临床表现,起病隐匿,进展缓慢,进一步可发展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衰竭。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率可达90%~95%,特别是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特异性高,是早期诊断PBC最有价值的指标。
李亚峰王树亚李平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血浆置换治疗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失代偿期慢性肝脏疾病抗体阳性率
卡托普利试验在中国人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张燕李洪运张文婧冯文焕黄洪李平朱大龙
健康体检人群服务需求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描述体检中心受检人群的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健康体检人员需求调查表调查体检中心1 922人的需求状况。[结果]受检者的总需求得分为118.93分±13.38分;需求程度排列前3位的依次是医务人员素质需求、信息告知需求、检后健康管理需求;年龄、性别、付费方式是影响受检者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工作中不但要针对受检者的需求,完善护理服务措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也要关注和引导低需求受检人群的健康意识,提升全社会的健康水平。
杨园李平许碧云史婷奇
关键词:体格检查影响因素
SGK1抑制剂改善糖代谢紊乱的作用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erum and glucocorticoid-induced protein kinase1,SGK1)抑制剂对db/db小鼠糖代谢紊乱的改善作用,初步探讨该作用是否与改善脂肪组织功能紊乱有关。方法:将db/db小鼠随机分为db/db组、抑制剂组,同时设db/m组,db/db组、db/m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抑制剂组小鼠给予含SGK1抑制剂的饲料喂养,干预8周。观察体重、摄食量、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干预8周后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PGTT)、腹腔胰岛素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insulin tolerance test,IPITT)。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法检测脂肪组织中SGK1、脂肪细胞因子m RNA表达水平。结果:干预8周后,抑制剂组体重、FBG、Hb A1C、IPGTT、IPITT均低于db/db组(P<0.05),摄食量无明显差异。与db/db组相比,抑制剂组血清FINS有下降趋势,HOMA-IR明显降低,ISI明显升高(P<0.05)。SGK1抑制剂干预治疗后,脂肪组织中SGK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凝血酶元激活因子的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m RNA表达下降(P<0.05),脂联素(adiponectin)m 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SGK1抑制剂干预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db/db小鼠糖代谢紊乱,该作用可能部分与改善脂肪组织功能紊乱有关。
潘丰慧郝岩张敏马建强李平
关键词:DB/DB小鼠糖代谢紊乱脂肪组织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治中的焦点问题被引量:1
2021年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是由甲状旁腺病理性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PTH)所致的钙磷代谢紊乱性疾病。多数PHPT为散发性,少数的遗传性PHPT常常被临床忽略。随着体检的普及,无症状PHPT的发现率显著提高,但其治疗时机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此外,对于异位PHPT的精确定位是手术治疗的关键。本文就PHPT诊治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展开讨论,为临床提供借鉴。
杨帆李平朱大龙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SGK1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调控
目的: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l(serum andglucocorticoid-induced protein kinase,SGK 1)是一种表达于多种组织,并具广泛生理功能的蛋白激酶。近期研究推测,SGK1表...
李平胡云沈山梅黄洪李莉蓉朱大龙
文献传递
输血科与临床沟通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输血科的法律地位第+条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临床用血需求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临床输血医师制度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01-17国...
李平
肥胖患者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后贫血发生率及治疗效果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肥胖患者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RYGB)术后贫血发生率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LRYGB并完成术后1年随访肥胖患者的随访资料,统计贫血人数及发生率,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LRYGB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45%、2.90%、10.14%。LRYGB术后贫血类型基本为缺铁性贫血。经口服铁剂,必要时联合静脉输血治疗,缺铁性贫血均能有效改善。结论 LRYGB术后1年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前迅速上升,经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术后贫血不能作为代谢手术的禁忌,术后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血清铁蛋白可发现轻度贫血患者,避免中重度贫血发生;内分泌科医生参与术后随访可减少中重度贫血发生。
王妍冯文焕孙喜太褚薛慧陈晓甜邓玲李平程艳冬殷婷婷姜灿毕艳
关键词:肥胖贫血
肢端肥大症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了解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评估生化指标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细胞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明确肢端肥大症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肢端肥大症临床资料。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或既往史糖代谢状态分为正常糖代谢组(NGT组)、糖调节受损组(IGR组)及糖尿病组(DM组),比较临床及生化指标,使用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以logistic回归分析肢端肥大症患者发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88例肢端肥大症患者中糖调节受损者25例(28.4%),糖尿病患者37例(42.0%)。与NGT及IGR组相比,DM组患者糖尿病家族史比例更高(P<0.05)。与NGT组相比,IGR及DM组基础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各时间点血清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水平较高,基础GH水平在DM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水平在IGR组显著高于NGT组(P<0.01),DM组IGF-1水平则低于IGR组(P<0.01)。HOMA-β在IGR组高于NG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组HOMA-β显著低于NGT及IGR组(P<0.01)。HOMA-IR在IGR及DM组高于NGT组,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GH水平(OR=1.075,95%CI 1.007~1.147, P=0.030)、年龄(OR=1.106,95%CI 1.018~1.202, P=0.017)及糖尿病家族史(OR=12.710,95%CI 1.176~137.30, P=0.036)是肢端肥大症患者发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随着糖代谢异常加重,血清GH水平更高,IGF-1水平仅在糖尿病前期高于正常糖代谢肢端肥大症患者。年龄越大,GH水平越高以及阳性糖尿病家族史的肢端肥大症患者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
张燕李平张文婧朱科盈张子为黄洪冯文焕朱大龙
关键词:肢端肥大症糖尿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