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肌溶解
  • 3篇冠心苏合丸
  • 3篇横纹
  • 3篇横纹肌
  • 3篇横纹肌溶解
  • 3篇横纹肌溶解症
  • 2篇肾病
  • 2篇肾脏
  • 2篇肾脏损害
  • 2篇误诊
  • 2篇非诺贝特
  • 1篇调脂
  • 1篇调脂药
  • 1篇调脂药物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动静脉内瘘血...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宋岩
  • 9篇李冀军
  • 9篇李学义
  • 8篇张壹言
  • 4篇陈凤琨
  • 4篇殷培
  • 4篇赵长征
  • 4篇陈凤锟
  • 4篇姚凤华
  • 2篇李晓锐
  • 1篇姚咏明
  • 1篇张丽伟
  • 1篇李艳红

传媒

  • 4篇感染、炎症、...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连续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治疗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接受CHVHF治疗的烧伤后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CHVHF治疗使用PRIS- MA机器及M100高通量血滤器,血管通路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抗凝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置换液为前置换,流量4~4.5 L/h。测定治疗前后心率、体温、平均动脉压、氧饱和度、pH、氧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碳酸氢根、血肌酐、尿素氮,血钾、钠,氯,血乳酸等。结果:16例患者中存活7例。经CHVHF治疗后,患者血氧改善,血尿素氮、肌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HVHF治疗后体温、心率降低,血压升高。10例合并高钠血症和7例合并高乳酸血症的患者,血钠和血乳酸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CHVHF用于救治烧伤后MODS患者疗效确切,在清除毒素的同时,可提高肺换气功能,稳定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张壹言宋岩李冀军陈凤锟李学义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烧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非诺贝特引起横纹肌溶解症被引量:3
2007年
1名48岁女性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患者,因血脂增高给予非诺贝特200mg口服,1次/晚。服药前查Hb97g/L,PLT202×109/L,血Cr907μmol/L,BUN30.62mmol/L,TG2.56mmol/L,TC5.4mmol/L,ALT16U/L,AST37U/L,CK52U/L,LDH182U/L,血电解质正常。服药11d后,患者出现乏力、周身肌肉酸痛,尿色加深,尿量自1800ml/d减少至250ml/d。查:Hb79g/L,PLT102×109/L,Cr1112μmol/L,BUN37.1mmol/L,K+8.7mmol/L,CK1979U/L,ALT619U/L,AST1880U/L,LDH3470U/L。尿常规:蛋白(+)、潜血(┼┼┼)。血气分析:pH7.503,PCO236.1mmHg,PO255mmHg,SO20.863。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立即停用非诺贝特,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6d后肌肉疼痛、乏力好转,尿量恢复至650ml;8d后Hb、PLT、血CK恢复正常;12d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宋岩李冀军李学义陈凤琨张壹言赵长征李晓锐
关键词:非诺贝特横纹肌溶解症
非诺贝特单独治疗引起横纹肌溶解症临床及治疗1例报告被引量:7
2008年
调脂药物引起横的纹肌溶解症多由他汀类药物所致,单独由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报道十分少见。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非诺贝特单独治疗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资料,探讨临床及治疗特点,以加深对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危害性和早期诊治的认识。
宋岩李冀军李学义陈凤琨张壹言赵长征李晓锐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症非诺贝特调脂药物早期诊治
冠心苏合丸相关性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附27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相关的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7例服用冠心苏合丸出现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心苏合丸引起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探讨服药至发现肾功能损害时间、服药时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27例患者均因疑诊冠心病服用冠心苏合丸。临床上均表现为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病,伴有肾小管酸中毒、肾性糖尿、低渗尿,贫血程度较肾功能减退程度重;有26例出现肾萎缩;发现时19例(占70.4%)患者已进入慢性肾病5期,8例(占29.6%)进入慢性肾病3~4期。就诊主诉多为乏力、纳差、恶心和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和夜尿增多,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肾功能减退。24 h尿蛋白定量为120~900 m g,平均(490±250)m g;镜检少有红、白细胞。16例患者按说明书规定的药典剂量(每次1粒,每日2~3次)长期间断服用冠心苏和丸,10例超过药典规定剂量服用(每次2粒,每日2~3次);27例中有26例为间断反复服用,有1例持续服用冠心苏合丸直至发现肾功能不全。服药时间1~120个月,平均(37.38±31.58)个月;总用药量约50~43 800粒,平均(4 576.00±8 830.54)粒,有3例用药总量不详;开始服药至发现肾脏损害的时间为30~216个月,平均(95.41±56.74)个月。相关分析表明,肾功能减退程度与贫血程度、服药时间明显相关。结论:服用冠心苏合丸可引起肾脏损害,且药典规定剂量的冠心苏合丸即可导致肾脏损害。冠心苏合丸所致肾脏损害起病隐袭,多有冠心病史,发现时绝大多数患者已进入慢性肾病5期。临床上均表现为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病,均有肾小管功能异常及贫血,贫血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程度不平行,24 h尿蛋白量均低于1 000 m g。建议临床上应避免服用冠心苏合丸,调整冠心苏合丸组方,停用青木香。
宋岩姚凤华张壹言姚咏明李冀军陈凤琨李学义
关键词:冠心苏合丸青木香冠心病肾脏损害
冠心苏合丸相关肾损害9例误诊原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分析冠心苏合丸相关肾损害的误诊原因,有助于对其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31例冠心苏合丸相关肾损害病例,对其中9例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9例均为中老年患者,临床上均表现为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病,均伴肾小管酸中毒、肾性糖尿、低渗尿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贫血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程度不平行。其中有7例按药典规定剂量用药,2例超过药典规定剂量。有5例误诊为高血压病肾损害,2例误诊为糖尿病肾病,2例误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中有7例住院时未询问有无冠心苏合丸服药史,另2例虽询问出有冠心苏合丸服药史,但未能诊断为冠心苏合丸相关肾损害。结论:冠心苏合丸相关肾损害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由于临床医师对冠心苏合丸肾毒性及肾损害的临床特征了解不深,常易将中老年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的冠心苏合丸相关肾损害误诊为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病。因此,对肾损害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应询问其冠心苏合丸用药史,以避免漏诊或误诊。
宋岩张壹言李冀军张丽伟姚凤华殷培陈凤锟李学义
关键词:冠心苏合丸肾损害误诊
中成药所致肾脏损害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中成药所致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例服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及冠心苏合丸所致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12例均为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病,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临床以夜尿增多、乏力及纳差等发病。病理以寡细胞性肾间质灶状或弥漫性纤维化为特征。结论:对中老年合并肾损害的冠心病患者及临床表现为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病患者应注意询问有无龙胆泻肝丸及冠心苏合丸用药史,以防漏诊及误诊。
宋岩姚凤华李学义张壹言陈凤锟李冀军殷培
关键词:龙胆泻肝丸冠心苏合丸马兜铃酸肾病
成功救治IgA肾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1例
2008年
肺孢子菌肺炎(PCP)由机会致病菌入肺孢子菌引起,其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早期诊断、治疗是改变预后的关键。国内外关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并发PCP罕见报道,临床上对其认识和警惕不足。我们治疗1例IgA肾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
李学义李冀军宋岩
关键词:肾病泌尿系统疾病卡泊芬净肺炎IGA
运动训练相关性横纹肌溶解症误诊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提高对大运动量训练所致的横纹肌溶解症的认识。方法:分析2例训练相关性横纹肌溶解症病例误诊原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肌痛、棕色尿以及血清肌酸激酶明显升高,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结论:对短时间大强度训练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症认识不足,患者为青壮年,易误诊为中暑,严重者容易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殷培李冀军宋岩李学义张壹言李艳红赵长征陈凤锟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误诊中暑
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疗效及治疗方案探讨被引量:77
2007年
目的探讨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影响因素及溶栓方案。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8例局部注射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的资料,观察疗效、影响因素及预后。结果28例共44例次溶栓,32例次溶通(72.7%)。溶通组血栓形成时间明显短于溶栓失败组,溶栓失败组附壁血栓形成发生率较溶通组高。溶通组有53.13%患者发生再栓塞,再栓塞的发生率与有无附壁血栓及原发病有关,糖尿病患者再栓塞的发生率高。尿激酶量≤60万IU溶通率达81.3%,栓塞≤36h溶通率达96.9%。2例溶通后16~48h再次栓塞,予尿激酶静脉滴注后再次溶通。常见的副作用为皮下血肿、鼻衄及牙龈出血。结论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内瘘血栓形成操作简单,溶通率高达72.7%,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溶栓效果与血栓形成时间、有无附壁血栓及原发病有关。溶栓用尿激酶剂量以不超过60万IU为佳,溶栓时机应选择在内瘘栓塞24h以内,最多不超过36h。溶通后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维持治疗可预防溶通后再发栓塞。
宋岩李冀军张壹言李学义陈凤琨赵长征姚凤华殷培
关键词:尿激酶动静脉内瘘溶栓血栓形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