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文

作品数:30 被引量:248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超临界
  • 11篇鱼油
  • 10篇DHA
  • 10篇EPA
  • 10篇EPA和DH...
  • 9篇超临界CO
  • 7篇萃取
  • 5篇麦胚
  • 5篇超临界CO2
  • 4篇小麦胚
  • 4篇小麦胚芽
  • 4篇超临界CO_...
  • 3篇生理活性物质
  • 3篇填料
  • 3篇填料塔
  • 3篇胚芽油
  • 3篇小麦胚芽油
  • 3篇精馏
  • 3篇超临界流体
  • 3篇V

机构

  • 21篇江苏理工大学
  • 8篇江苏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无锡轻工大学

作者

  • 30篇李国文
  • 15篇马海乐
  • 12篇吴守一
  • 11篇陈钧
  • 5篇刘伟民
  • 3篇朱恩俊
  • 3篇辛志宏
  • 3篇郑美瑜
  • 3篇刘伟民
  • 2篇赵亚平
  • 2篇邱榕
  • 2篇董英
  • 2篇岳鹏翔
  • 2篇樊明涛
  • 1篇刘姜
  • 1篇何少华
  • 1篇赵亚平
  • 1篇吴琼英
  • 1篇王利群
  • 1篇陆道礼

传媒

  • 7篇江苏理工大学...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3篇粮油加工与食...
  • 2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工业
  • 1篇中国油脂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西部农产...
  • 1篇第一届全国超...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6篇1997
  • 2篇199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鱼油中提取分离高纯度二十二碳六烯酸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2
1997年
研究了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与硝酸银络合相结合的方法,从鱼油提取分离高纯度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试验工艺。结果表明:单独用超临界CO2只能将DHA浓缩到75%左右;而用两步法则可获得纯度为95%以上的DHA。
赵亚平赵亚平陈钧李国文
关键词:硝酸银二十二碳六烯酸鱼油
超临界CO_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3
1996年
测定并分析了小麦胚芽的粒度、含水量、萃取温度、压力和CO_2流量对小麦胚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率及产物品质(包括脂肪酸构成、VE含量、酸价和色泽)的影响。
马海乐陈钧吴守一李国文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小麦胚芽油维生素E
脂类及脂溶性物质的微胶囊技术被引量:18
2000年
简述微胶囊技术的发展 ,对脂类及脂溶性物质微胶囊的功能与制备方法做了综合论述 ,并指出 ,喷雾干燥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吴琼英马海乐李国文
关键词:脂类微胶囊喷雾干燥食品
加镧液体培养灰树花富集有机锌的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灰树花是药食两用真菌,富含多糖、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利用灰树花将无机锌转化为有机锌,能为人体补锌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稀土元素对生物的生长代谢具有促进作用。为了研究镧和锌元素存在时灰树花液体培养富集锌的能力,设计了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其因素和水平分别为:硝酸镧浓度50、100、150、200(mg/L培养基),1L培养基中碳源马铃薯/葡萄糖150/18、200/24、250/30、300/36(g/g),氮源麸皮20、25、30、35(g/L培养基)和7水硫酸锌浓度100、600、1300、2000(mg/L培养基)。分别以干菌丝有机锌含量、25ml培养基有机锌产量和锌的转化率3个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分别给出了其最优培养条件,以用于指导灰树花液体培养基的设计。以25ml培养基有机锌产量为指标时,得到优化培养基为1L培养基中含ZnSO4·7H2O2000mg、麸皮35g、La(NO3)350mg、马铃薯300g、葡萄糖36g。优化培养基下有机锌的产量为1.472mg/25ml,即58.88mg/L培养基。
刘伟民孙琳洁刘姜李国文
关键词:灰树花
超临界流体萃取与精馏相结合分离小麦胚芽油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学方面的植物油生产领域,主要适用于植物油有效组分的浓缩分离,提供了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与精馏相结合分离小麦胚芽油的方法。本发明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溶剂从小麦胚芽中提取胚芽油,其特征在于:使从萃取釜流出且溶解有胚芽...
马海乐吴守一李国文
文献传递
超临界CO_2萃取鱼油中EPA、DHA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2年
按照不同的萃取流程 ,即间歇式和连续式流程 ,综述了国内外超临界CO2 萃取鱼油中EPA和DHA的研究进展 ,内容包括各研究者所采用的萃取装置和方法 ,探讨的工艺参数 ,采用的萃取条件 ,以及得到的萃取规律、最佳的工艺参数和萃取效果 ,并分析了两种流程下萃取的异同点 ,为超临界CO2 连续式萃取鱼油中EPA和DHA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郑美瑜李国文
关键词:鱼油EPADHA医疗药品
超临界CO_2连续浓缩鱼油EPA和DHA的研究被引量:24
2003年
为了克服鱼油有效组分超临界 CO2 间歇萃取方法的缺点 ,设计建造了超临界 CO2 在内径 14 mm、填料高 1.8m的填料塔中连续萃取浓缩鱼油有效组分的流程。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 ,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了 4因素 3水平并考虑部分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方案 ,以综合指标进行评价 ,得到了优化工艺参数为 :填料塔压为 12 .5 MPa;CO2 流量为 5L/m in;鱼油进料流量为 0 .8m L/m in;塔的温度分布为 40~ 85℃。经方差分析得知 ,温度分布的影响对综合指标高度显著 ,鱼油进料流量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显著 ,试验范围内的压力、CO2 流量、压力和温度分布交互作用、温度分布和 CO2 流量交互作用以及压力和 CO2 流量交互作用对综合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刘伟民马海乐李国文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填料塔EPADHA
尿素包接法预浓缩鱼油生理活性组分的研究被引量:20
1997年
为了提高鱼油中生理活性组分EPA和DHA的含量,以鱼油乙酯为原料,将其与饱和的尿素-乙醇溶液进行包合作用,而使鱼油中的饱和脂肪酸成结晶析出,以达到预浓缩的目的。随着尿素与鱼油乙酯摩尔比的增加,或结晶温度的降低,容易获得EPA和DHA含量在70%以上的制品。
李国文邱榕
关键词:鱼油EPA和DHA
速溶绿茶加工工艺研究被引量:9
1998年
介绍了以绿茶为原料提取水溶性物质加工速溶绿茶工艺方法.具体研究了茶叶粗细度、水的用量、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速溶茶得率和品质的影响;还研究了浸提后静置时间、静置温度及离心时间对成品速溶茶浊度的影响.该工艺易于工业化生产.
岳鹏翔吴守一李国文陈钧
关键词:得率浊度速溶茶绿茶
从鱼油中提取分离高纯度EPA和DHA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6
1997年
进行了硝酸银络合与超临界CO2精馏相结合的方法,从鱼油中提取高纯度EPA和DH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该两步法可同时获得纯度为90%以上的EPA和DHA。
赵亚平吴守一陈钧李国文
关键词:硝酸银鱼油EPADHA超临界萃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