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梅
- 作品数:9 被引量:94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昆明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探讨
- 本文对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教材的选用及教学大纲的编写进行了论述。
- 敖丽娟李咏梅
- 关键词:康复医学康复疗法医学教育
- 文献传递
- 大鼠脊髓源性痉挛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脊髓损伤患者经常遭受继发的病损,其中痉挛就是其中之一,据报道50%—60%的脊髓损伤患者会出现痉挛。痉挛,特别是严重的异常痉挛模式的存在,使患者行走困难、平衡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等,并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也给患者家属带来了很大痛苦,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和国际医学研究的热点。
- 王杰敖丽娟李咏梅王文丽陈茉弦
- 关键词:脊髓源性脊髓损伤患者
- 昆明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探讨被引量:58
- 2008年
- 现代康复医学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后,康复医疗事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我国康复治疗专业教育滞后,我国康复治疗师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口,必须从短期教育培训急需人才向正规教育培训合格人才发展。目前,全国已有4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本科教育,70多所普通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专科教育。但各院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师资水平、教材的选择安排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使我国的康复医学教育很难与国际接轨。2005年,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努力下,昆明医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计划每年招生30名,招生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后获理学学士学位。目前,2005届、2006届及2007届87名学生已入校就读。
- 敖丽娟李咏梅王文丽罗秋
- 关键词:现代康复医学课程设置康复治疗师康复医学教育
- 非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3
- 2005年
- 目的:探讨非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反向牵拉指压法”进行非肌电引导下定点后多点注射治疗,注射后次日开始进行痉挛肌牵伸及功能训练,注射后1周配戴AFO或KAFO,并强化康复训练。注射前及注射后3天、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听取父母的报告,观察内收肌角、直腿抬高角、腘窝角、踝背伸角,痉挛肌改良Ashworth分级及粗大运动评分的变化。结果:①父母的报告:起效时间为注射后6—72h,到达高峰时间为1—2周,疗效维持>3月,有少数患儿1—2个月后疗效开始减弱。痉挛严重,注射剂量>24U/kg体重的10例患儿,于注射后24h出现无力、食欲减退等副反应,并在3周至1个月消失;②内收肌角、直腿抬高角、腘窝角、踝背伸角自注射后3天开始显著增大(P<0.05),1个月时达高峰(P<0.001),至3个月后又有变小,但并未回复到注射前;③痉挛肌改良Ashworth分级与关节活动度的变化规律一致;④粗大运动评分(GMFM-66)1个月后显著改善(P<0.05),并在随后的观察中持续性改善;⑤疗效及副反应与剂量呈显著相关。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矫形器及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非肌电引导的徒手定位注射技术经济、便捷、有效,多点注射技术有可能减少由于高剂量带来的远处副作用及非靶肌的扩散。
- 敖丽娟钱菁华王文丽郑琳唐梅姚黎清李咏梅
- 关键词:脑瘫痉挛A型肉毒毒素矫形器
- TGFβ1和GDNF在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大鼠的表达
-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SCT)后不同时相损伤部位两端脊髓内TGFβ1和GDNF的表达变化.
方法: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5组:正常对照组、脊髓全横断损伤(于T9-T10完全横断脊髓)3d组、7d...
- 李咏梅王廷华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 文献传递
- 选择性深低温断血流对猴脑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观察猴脑选择性深低温断血流复苏NGF、TrKAQA、GDNF的表达及其对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4~10岁健康恒河猴10只,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四血管(双侧颈总动脉及椎动脉)阻断冷灌注组(简称四血管组,n=5),两血管(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冷灌注组(简称两血管组,n=3),两血管(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等温灌注组(简称等温灌注组,n=3)。常温下临时阻断双侧颈部血管10 min后,通过一侧颈内动脉冷灌注(或等温灌注),同侧颈内静脉回流,阻断其他颈部血管,建立选择性脑局部体外循环通路,降低脑温至15.1℃±0.9℃,60 min恢复脑血流,实验动物自然复苏。等温灌注组及四血管组实验猴于灌注死亡后和两血管组实验猴饲养到术后12 w处死恒河猴,取脑、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用NGF、TrkA、GDNF、Vimentin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额叶恒定视野内NGF、TrkA、GDNF的阳性细胞进行记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等温灌注组NGF、TrkA、GDNF有微量表达。四血管组NGF、TrkA、GDNF表达明显上调,与等温组和两血管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血管组NGF、TrkA、GDNF表达较明显上调,与等温灌注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GF、TrkA、GDNF表达上调,提示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过程中启动了脑自我保护机制,通过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上调,提高了神经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促进受损脑细胞的修复,是脑缺血的重要保护机制之一。
- 牛小群范耀东李咏梅付国平方绍龙高永军徐蔚蒲军
- 关键词:脑保护恒河猴神经营养因子
- BTXA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观察尿道括约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不协同的疗效,比较两种注射途径的优劣。方法:选择存在逼尿肌-括约肌不协同的17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尿道外括约肌BTXA注射,分为经尿道(TU)注射组和经会阴(TP)注射组,TU组采用膀胱镜定位4点注射法,TP组采用肛门指检定位1点尿道周围注射法,每病例注射100U。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排尿障碍情况均有显著性改善,注射后3天—2周开始出现漏尿次数及间断导尿次数减少,残余尿量减少,每次排尿量增加;治疗后1个月的统计结果显示,间断导尿次数、残余尿量减少,每次排尿量增加(P<0.05),注射后1个月尿动力学检查提示第一次无抑制性收缩时膀胱容量及最大膀胱容量增加(P<0.05),最大尿道压降低(P<0.05);注射后3个月上述指标虽有所回升,但并未回到注射前;两种注射途径在排尿日记及尿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尿道外括约肌的BTXA注射治疗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逼尿肌-括约肌不协同,改善排尿功能,降低残余尿量及漏尿的发生,减少尿路感染及自主神经反射的发生;经会阴注射和经膀胱镜注射对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 敖丽娟左毅刚李咏梅钱菁华王文丽唐梅张丽芬汤逊杨阳
- 关键词:脊髓损伤A型肉毒毒素
- A型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痉挛型神经原性膀胱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5年
- 敖丽娟李咏梅
- 关键词:神经原性膀胱毒素治疗痉挛型肉毒泌尿系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