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龙
- 作品数:28 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天文地球更多>>
- 信息传播与构建和谐社会——评述2005中国传播学论坛的几个热点话题被引量:2
- 2005年
-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党应对社会变化提出的对策,也是"中华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更是"人类千百年来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研究"和谐社会"的实现条件和运行机制,正是包括新闻传播学科在内的社会科学应该承担的责任.
- 李双龙王婷婷
- 关键词:中国社会中国传播学信息传播新闻传播学科社会变化
- “本土派”应对“海外派”——2003年上海时尚类杂志内容调查被引量:2
- 2003年
- 2003年8月,"2003年上海期刊市场调查课题"研究小组对上海27家时尚类杂志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本次调查之子项目--上海时尚类杂志采编内容调查,从时尚类杂志的版权合作形式、从海外引入的时尚类杂志内容的比例、上海时尚类杂志采编人员对杂志目前内容的看法、改进内容的对策以及发展目标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较为全面地了解上海时尚类杂志内容现状和特点,分析其特点的原因,指出时尚类杂志采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本次调查向27家杂志发出问卷,反馈20家,回收率为74%.
- 林颖陈定李双龙
- 关键词:时尚类杂志版权合作外国文化文化传播
- 中国新闻类周刊的读者定位剖析被引量:3
- 2007年
- 一、期刊读者定位基本内容与中国新闻类周刊的现状
“定位”蕴含着一个先进的经营概念,简言之,就是指以社会需要为方向确定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向和市场目标。期刊相对于电视、报纸、广播,是有明确目标对象的细分化个人购买媒介,因此准确的定位对其显得益为重要。期刊定位的基本内容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品牌定位。期刊的市场定位即期刊的读者定位,是指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和明确期刊的实际读者对象并使刊物的总体编辑构思与之相适应。
- 陈路李双龙
- 关键词:新闻类周刊
- 东北亚地区影像传播现状和文化共同体形成之可行性探析
- 上个世纪出现的各种文化和理念,许多都带有强调对抗的色彩和倾向,而进入了21世纪,应该是协调文化的时代。协调文化的威力是巨大的,中日、中韩关系正常化和近年来友好合作关系稳定发展,都可以认为是协调文化的成果。包括中、韩、日在...
- 李双龙
- 关键词:东北亚文化共同体
- 文献传递
- 航运金融寻商机 区域协调促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新突破
- 2010年
- 2010年9月16日,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有关航运中心与城市发展的高峰论坛举行中,鹿特丹案例负责人史蒂夫·库尔正在介绍荷兰有关运输节能减排的新型规划。同在这一天,陆家嘴奥地利CDC航运公司上海分部,Michal正在公司报关员协助下,进行一批货物的报关操作,面前的电脑屏幕显示的登陆页面为刚启用的"全国海关税费电子支付系统"。
- 徐晓东刘烨鑫兴越姚铮李双龙
- 关键词:航运金融电子支付系统海关国际航运中心港区
- 媒介化社会:现状与趋势——"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综述被引量:22
- 2004年
-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播学会(CAC)主办,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于8月16至17日在云南丽江举行.
- 李双龙王婷婷
- 关键词:传播学学术论坛媒介化社会
- 上海无烟世博决策依据、倡导和效果评价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生效首次举办的世博会。本项目收集本土化证据,首次提出了无烟世博、无烟场馆的标准,为世博的控烟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开展多角度的无烟世博的倡导,提高公众对于无烟世博的支持程度;并通过对世博园区控烟状况进行综合评估。2010年10月,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宣布上海世博会实现无烟世博目标,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无烟世博。
- 郑频频傅华李忠阳钱伯金俞振伟李光耀李双龙唐琼姜综敏
- 关键词:无烟
- 信息化时代下的大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代际差异——关于上海大学生及其家长媒介使用与社会意识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本文结合对上海大学生及其家长媒介使用情况与社会意识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在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两代人在媒介使用情况上的不同,以及由此展开的两代人在文化观、家庭观及职业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调查发现年轻一代的媒介使用特征是以网络为主的多媒体、多元化、且更国际化,家长则以传统和本国媒体为主;在社会意识方面总体来说比父辈更加开放和现代,但在从业选择、职业规划等方面则存在着很大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迷惘。
- 李双龙李晶
- 关键词:大学生家长媒介使用社会意识
- 传媒报道与中日相互形象的形成被引量:8
- 2002年
- 李双龙张国良
- 关键词:中日关系新闻媒体新闻报道
- 关于突发性灾难报道记者心理创伤与压力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在突发性灾难事件发生时,社会舆论的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受灾地区的伤病员或医疗救援人员,较少重视同样在灾难现场辛勤工作的另一个群体--媒体工作者。他们作为灾难信息的传播者和见证者虽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没有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媒体工作者的心理创伤和压力不容忽视,媒体工作者是灾区现场向外界传输消息的重要渠道,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报道的质量对外界制定有效的救援措施至关重要。为此,有必要对媒体工作者进行突发性灾难报道时所经受的压力与心理创伤方面的研究,这将有助于为他们提供科学的心理预防和医疗救助,以保证他们在灾难现场的报道中集中精力,更好地完成工作。
- 李双龙董依明
- 关键词:灾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