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 作品数:33 被引量:32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酪氨酸酶基因在HEK293细胞表达的MRI评价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以酪氨酸酶基因作为报告基因转染HEK2 93细胞 ,利用其合成大量黑色素而能被MRI检测的特性来反映基因表达的情况 ,以探索磁共振成像 (MRI)评价体外细胞基因表达的方法。方法 :以脂质体将含酪氨酸酶基因完全cDNA的pcDNA3tyr质粒转染到HEK2 93细胞 ,以MRIT1WI、T1WI/SPIR、T2 WI序列扫描转染细胞 ,观察表达的黑色素的MRI信号。应用Fontana染色检测黑色素的合成 ,RT -PCR检测酪氨酸酶基因的cDNA片段 ,以进一步验证酪氨酸酶基因的转染与表达。结果 :( 1)pcDNA3tyr质粒转染进入HEK 2 93细胞并在其中表达生成黑色素 ,转染 5μg、10 μg、2 0 μg质粒的 10 6个细胞内生成的黑色素能够被MRI检测到并在MRIT1WI、T1WI/SPIR、T2 WI检查呈高信号 ,MRI信号强度与转染质粒量成正相关。 ( 2 )Fontana染色法检测到HEK2 93细胞内的黑色素颗粒 ;( 3)采用RT -PCR方法检测到转染的HEK2 93细胞含酪氨酸酶基因的cDNA片段。结论 :MRI能够检测到HEK2 93细胞内由外源基因表达合成的黑色素 ,说明影像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可以评价体外细胞基因表达的情况。
- 元建鹏梁碧玲谢榜昆钟镜联李勇张卫东
- 关键词:酪氨酸酶基因磁共振成像分子影像学
- 肝脏血管系统与肝内占位病灶的MR三维重建与融合被引量:9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肝内血管和肝内占位病灶解剖关系的确立,直接影响到治疗计划的选择。本研究利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dynamiccontrastenhanced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3DDCEMRA)序列重建肝门及肝内血管系统并与肝内的占位病灶进行融合,探讨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利用上腹部3DDCEMRA扫描技术,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P)和表面容积再现(surfaceshadeddisplay,SSD)的方法重建血管及肝内占位病灶,并将两者融合及三维重建,共27例得到理想图像,包括血管瘤2例,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腺瘤1例,巨结节性再生结节2例,肝囊腺癌2例,肝细胞癌17例;其中23例有手术证实,4例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stractionangiography,DSA)对照。结果:肿块与血管的显示及相互关系包括:肝内血管系统主分支未见异常5例,可见由肝动脉发出的供血动脉6例,肝内血管主干受压移位13例,肝内血管主干受侵6例,门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癌栓11例。9例合并有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表现。MIP法在显示重建血管的级数方面高于SSD法。结论:肝脏血管系统和肝内占位病灶的三维重建和融合技术可较好地显示病灶和血管的立体解剖关系,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能否手术及手术的方式、范围。
- 李勇梁碧玲张嵘许晓矛任俊杰叶瑞心钟镜联
- 关键词: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肝内占位
- 子宫肌瘤的MRI表现与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5
- 2003年
- 目的 分析对照子宫肌瘤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特点 ,着重分析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评价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增强MRI在鉴别组织亚型中的作用。方法 搜集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间 4 2例在我院诊治、并有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 ,对治疗前的MRI检查资料和完整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子宫肌瘤数目为 10 1个。使用PhilipsGyroscanT5 Ⅱ型 0 5T超导型或PhilipsIntera 1 5T超导型MR扫描仪进行扫描 ,常规检查方法平扫为SE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 (TSE)T2 WI,增强扫描为T1WI成像。结果 绝大部分的子宫肌瘤T1WI信号强度都表现为稍低或等信号 ,普通型在T2 WI主要以低信号为主 ,占 97% (5 1/ 5 8) ;细胞型与退变型在T2 WI均表现为以稍高信号为主 ,分别占 75 % (9/ 12 )和 5 5 % (17/ 31)。细胞型与退变型在T2 WI的信号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4 192 ,P >0 0 5 ) ,而细胞型和退变型与普通型在T2 WI信号强度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81 5 6 4 ,P <0 0 5 )。不同病理类型肌瘤的均质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普通型肌瘤和细胞型肌瘤主要表现为T1WI和T2 WI都均匀 ,退变型肌瘤则以T1WI均匀、T2 WI不均匀为主。普通型肌瘤 3种强化方式都可出现 ,以均匀强化略多见 ;
- 张嵘梁碧玲付加平李勇沈君
- 关键词:子宫肌瘤MRI表现病理学特点磁共振成像
- 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中央沟区肿瘤对运动皮层功能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方法探索中央沟区肿瘤对运动皮层的影响。【方法】46例颅内中央沟区肿瘤完成了常规和fMRI检查,包括转移瘤10例、胶质瘤19例、脑膜瘤8例、动静脉畸形3例、血管瘤4例、蛛网膜囊肿2例。15例正常人共完成22次手运动fMRI作为对照组。fMRI扫描采用平面回波成像加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手运动任务采用组块设计方法,五指对掌开合,频率为1~2Hz。【结果】肿瘤距同侧SM1 1cm以内对SM1的影响比距1cm以上者明显,肿瘤同侧SM1激活率低,但对侧SM1及其他非主要运动区激活出现率差别不大。距同侧SM1 2cm内的恶性肿瘤对SM1影响比良性肿瘤明显,SM1激活率低,且对侧SMA、CMA激活率升高。与正常组的比较亦显示出距SM1 2cm内的恶性肿瘤对SM1激活影响明显,SM1激活率明显减低。【结论】中央沟区肿瘤对运动皮层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肿瘤距同侧SM1的距离和肿瘤的良恶性,其影响以同侧SM1激活减低为主,恶性肿瘤可见对侧SMA、CMA激活代偿增加。
- 黄穗乔梁碧玲张嵘李勇钟镜联
- 关键词:肿瘤运动皮层功能磁共振成像
- 平扫和动态增强MR诊断肝脏增生性结节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总结增生性结节(DN)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中的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Gd-DTPA动态增强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共11例16个病灶,观察病灶的大小、信号强度、强化方式和时间,测量各序列病灶及周围肝组织的信号强度和背景噪声标准差,计算信噪比及其差值。绘制病灶和周围肝组织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16个病灶中有4个表现为"结中结",中央结节为T1WI低、T2WI等或高信号,动态增强为速升速降或速升缓降型,周围为T1WI高、T2WI等或高信号,动态增强为缓慢上升型;余12个病灶在T1WI上高、等和低信号均有,在T2WI上为等信号和稍高信号,动态增强过程中动脉期强化较明显,门静脉期以等信号为主,延迟期为等及稍高信号,未见呈低信号者。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显示病灶为速升缓降型。结论"结中结"征象和动态增强早期强化、后期与周围肝组织类似信号的表现是DN的MRI特征。
- 李勇陈建宇梁碧玲吴卓任俊杰钟镜联
- 关键词:增生性结节小肝癌磁共振动态增强
- 腹腔异位嗜铬细胞瘤的MRI诊断被引量:4
- 2008年
-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来自于嗜铬细胞,能分泌儿茶酚氨类激素的少见肿瘤,98%的嗜铬细胞瘤发生在腹腔,其中超过90%发生在肾上腺。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称为异位嗜铬细胞瘤,可发生在全身各处含有嗜铬细胞的组织中,在腹腔主要发生在腹膜后、Zuckerkandl器官和膀胱。在MR检查中,T2WI呈高信号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相对特征性表现,但在肾上腺外,是否亦表现为此特点,由于病例较少见,笔者尚未见大组MRI特征的总结报道。笔者对14例腹腔异位嗜铬细胞瘤的MRI特征进行总结,同时对部分行其他影像检查的资料进行简要分析。
- 黄穗乔李勇张嵘钟镜联梁碧玲
- 关键词:异位嗜铬细胞瘤MRI诊断腹腔MRI特征肾上腺外少见肿瘤
- 肝脏血管与胆道系统的MR图像三维重建与融合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索利用MR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肝脏血管与胆管系统融合的方法及意义。方法12例手术病人术前同时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 DCE MRA)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 phy,MRCP),包括6例肝硬化、4例肝癌、2例发生在胆总管的胆管细胞癌。两种序列采取一致的扫描范围、视野及层厚。利用MR后处理工作站分别进行血管与胆管系统的重建,然后将两者融合并形成三维动画。结果三种重建方法中.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法重建观察的血管级数高于(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和容积重建(volume recon- struction,VR),胆管三种方法之间无统计学差别。重建和融合可同时显示肝内血管、胆管的解剖与异常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论利用MR后处理工作站可在活体达到肝脏血管系统与胆管系统的融合,其解剖关系的显示有助于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 李勇梁碧玲黄穗乔吴卓叶瑞心钟镜联
-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 乳腺叶状瘤的影像诊断与病理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总结乳腺叶状瘤X线钼靶照片和超声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搜集1991年1月-2006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乳腺叶状瘤,其中30例做了X线钼靶照片,36例做了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征像与病理。[结果]50个乳腺叶状瘤病灶中病理诊断Ⅰ级37个,Ⅱ级12个,Ⅲ级1个。30例行乳腺X线检查患者,病灶表现为圆形和椭网形(19个)或浅分叶状(13个)密度高于邻近腺体肿块,边界清楚(24例)或部分不清(8个),病灶内少有钙化(2个),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邻近皮肤增厚、乳头回缩、周围乳腺结构扭曲等恶性征象。行乳腺超声检查的36例患者,病灶表现为低回声(40个),边界光整(36个)或不规整(5个),内部回声均匀(18个)或不均匀(23个),可有小囊变,后方回声稍增强(38个)。[结论]乳腺叶状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不同病理分级在影像学上尚缺乏特征性表现,对可疑病灶行切除活检非常必要。
- 张嵘沈君王琳李勇文艳玲吴卓
- 关键词:乳腺叶状瘤乳房X线摄影术
- 对照内镜评价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诊断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3D动态增强MRA(3DDCEMRA)诊断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8年6月期间本院同时行3DDCEMRA和内镜检查的153例门静脉高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无出血组,对3DDCEMRA图像进行减影后处理,采用MIP和薄层(thin-MIP)方法3D重组,测量3DDCEMRA图像中食管壁内和壁外曲张静脉、胃黏膜下和胃周曲张静脉的最小、最大以及平均直径,对照内镜结果,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3DDCEMRA与内镜结果的相关性,并采用x2检验比较出血组和无出血组食管壁外及胃周曲张静脉的出现率。结果出血组食管静脉重度曲张59例,中度曲张6例,轻度曲张5例,无出血组食管静脉重度曲张32例,中度曲张4例,轻度曲张5例;出血组胃静脉重度曲张28例,中度曲张34例,轻度曲张16例,无出血组胃静脉重度曲张7例,中度曲张12例,轻度曲张9例。减影后的MIP图像能够总体显示食管胃曲张静脉,thin-MIP重组图像能够鉴别食管壁内和壁外曲张静脉以及胃黏膜下和胃周曲张静脉。3DDCEMRA测得食管胃曲张静脉的直径与内镜分级呈相关性,r值为0.544~0.878(P〈0.01)。食管静脉重度曲张组91例,在出血组(59例)和无出血组(32例)出现食管壁外静脉分别为27例(27/59)和24例(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99,P〈0.01);胃静脉重度曲张组35例,在出血组(28例)和无出血组(7例)出现胃周静脉的分别为22例(22/28)和4例(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0)。结论3DDCEMRA可全面显示食管胃曲张静脉,对食管和胃静脉曲张的评价与内镜结果呈正相关,食管壁外静脉的出现可能降低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性。
- 吴卓梁碧玲李勇钟镜联叶瑞心王东烨李楚强袁宇红
- 关键词:出血食管和胃静脉曲张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 影像检查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影像检查在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平滑肌(肉)瘤9例,血管瘤8例,腺癌6例。其中17例行小肠钡餐造影,12例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结果小肠钡餐造影检查。9例小肠平滑肌肿瘤;表现为肠腔充盈缺损,小肠局部受压移位,肠壁不光滑或/和小肠围绕征,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显示肿瘤血管增生和肿瘤染色。6例小肠腺癌;表现为小肠管腔狭窄或不规则狭窄,充盈缺损。8例血管瘤小肠血管瘤显示供血动脉及分支增粗,血池,回流静脉增粗。结论小肠钡餐造影应为首选方法。下消化道出血则可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 江容坚骆江红周经兴陈耀庭李勇任强
- 关键词:小肠肿瘤影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