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根
-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三尖杉酯碱对K562细胞中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活性影响的研究
- <正> 目的9号和22号染色体的相互易位而形成了融合基因及其编码的P210蛋白被认为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分子病理基础,而P210蛋白异常增高的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活性则是细胞恶变的关键。高三尖杉酯碱(HH...
- 赵旻王椿程冬梅李先根
- 文献传递
- 抗早幼粒白血病短型融合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 1998年
- 以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人短型融合蛋白的PML与RARα结合部位的13个氨基酸序列制备合成肽,交联甲状腺球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两株单抗,经鉴定与相关蛋白无交叉反应,说明此融合部位外露,可以制备出针对性抗体。
- 朱军李先根缪金明钟华方智雯欧阳仁荣
- 关键词:融合蛋白急性白血病
- PCR-SSCP方法研究血液系统肿瘤的p53基因突变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 p5 3基因突变在血液系统肿瘤发病及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PCR- SSCP方法对 34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 p5 3基因第 5、8外显子进行研究。结果 :从 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ML ) (1/ 12 ,8.33% ) ,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1/ 5 ,2 0 % ) ,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2 / 5 ,40 % ) ,2例多发性骨髓瘤 (MM) (2 / 8,2 5 % )中发现了 p5 3基因突变。其中 1例 AML,1例 NHL 及 1例 MM,均在检测后 3个月内死亡。结论 :p5
- 程冬梅李先根钟晓松张丕胜颜式可邬伟秀周柱王椿
- 关键词:血液系统肿瘤P53基因基因突变PCR-SSCP方法
- 白血病患者bcl-2蛋白表达与疗效的相关研究
- 1998年
- 白血病患者bcl-2蛋白表达与疗效的相关研究李莹李先根施达仁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是白血病治疗失败最主要原因之一,而产生耐药的机制除常见的P-170糖蛋白表达增高外[1],近年来人们发现与细胞凋亡的抑制有关,有许多因素在调控细胞凋亡的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
- 李莹李先根施达仁
- 关键词:白血病BCL-2基因基因表达疗效
- 维甲酸融合受体研究现状被引量:2
- 1996年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特有的t(15;17)染色体易位产生特异的维甲酸融合受体以显性负效应方式干扰正常的粒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死亡,也干扰了正常的PML蛋白的细胞内定位,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发病和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APL的关键。
- 李先根
- 关键词:维甲酸急性白血病粒细胞
- Bcl-2癌蛋白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表达
- 1999年
- 目的研究Bcl2癌蛋白与白血病的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检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34例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35例初治AML中,阳性17例,其中11例为M4、M5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者有高表达。结论白血病患者Bcl2癌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分化、高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类白血病等生物学特性有明显相关性,可能作为白血病的预后指标。
- 李先根钟华周柱邬伟秀施达仁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基因BCL-2癌基因蛋白基因表达
- 调控白血病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相关基因研究现状
- 1995年
-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肿瘤的发生关系极为密切。它是受基因调控的积极主动的生理现象。本文综述与调控白血病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的基因及其在白血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
- 李先根欧阳仁荣
-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程序性死亡病因
- 维甲酸诱导早幼粒细胞程序化死亡的研究
- 1999年
-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体外对人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和HL-60细胞增殖分化和程序化死亡的作用。方法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核酸琼脂糖电泳等多参数进行研究。结果ATRA有诱导以上两种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维甲酸有诱导HL-60细胞在分化成熟后迅速产生程序化死亡的作用。结哈PML/RARα(早幼粒白血病/维甲酸α受体)融合蛋白的存在阻碍了NB4细胞在分化成熟后迅速发生程序化死亡。对阐明线甲酸的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有一定价值。
- 钟华李先根缪金明方智雯欧阳仁荣石学耕
- 关键词:APL全反式维甲酸细胞程序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