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元寿

作品数:68 被引量:1,002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18篇天文地球
  • 9篇水利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土壤
  • 11篇青藏
  • 11篇青藏高原
  • 10篇高寒草甸
  • 10篇草甸
  • 9篇肥料
  • 7篇沙区
  • 7篇专用肥
  • 6篇植被
  • 6篇气候
  • 6篇气候变化
  • 5篇冻土
  • 5篇生态
  • 5篇生物土壤结皮
  • 5篇水分
  • 5篇土壤结皮
  • 5篇专用肥料
  • 5篇结皮
  • 5篇高寒沙区
  • 5篇草地

机构

  • 34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甘肃省农业科...
  • 17篇中国气象科学...
  • 16篇兰州大学
  • 13篇中国林业科学...
  • 13篇中国气象局
  • 3篇国家气象信息...
  • 2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南京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沈...
  • 1篇中国气象局北...
  • 1篇河南省气象局
  • 1篇凉州区林业技...

作者

  • 68篇李元寿
  • 20篇王根绪
  • 20篇贾晓红
  • 15篇王文丽
  • 14篇王方
  • 13篇王一博
  • 12篇车宗贤
  • 9篇郭天文
  • 9篇胡新元
  • 8篇王东晖
  • 8篇张玉虎
  • 8篇李永安
  • 8篇张雪琴
  • 7篇李新荣
  • 7篇成龙
  • 6篇赵林
  • 6篇吴波
  • 5篇王军德
  • 4篇李峰
  • 4篇曹玉静

传媒

  • 8篇冰川冻土
  • 7篇甘肃农业科技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环境科学
  • 2篇中国沙漠
  • 2篇高原气象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山地学报
  • 2篇浙江气象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9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应对策略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分析2022年冬奥会给京津冀区域气象服务保障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对大型国际综合性冬季冰雪体育赛事,气象服务经验欠缺、基础条件薄弱的挑战,提出提升2022年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的相关建议和对策,明确气象科技创新是方向,精确观测是根基,信息传输是支撑,精准预报是基础,智慧服务是关键,人工增雪是补充,借鉴经验是捷径,顺畅运行组织是保障.全方位做好气象服务保障,为顺利确保把本届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做出新贡献.
李元寿贾晓红李强李峰金永利王建平
关键词:冬奥会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文章对“海绵城市”中水分的蒸发、入渗、滞留、吸收、蓄存、净化、排泄、补充、释放等生态水文要素加以梳理和分析,指出在城市园林工程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应用“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发展理念,推进城市园林的水循环系统、排水系统和生态系统布局,并促进与智慧城市的建设实践相融合,既是对城市园林工程的科学设计,也是对“海绵城市”发展的有益补充和应用。
李元寿贾晓红伍洋
关键词:城市园林
甘肃灌淤土土壤障碍因素浅析被引量:5
2004年
灌淤土是甘肃省黄河沿岸及其支流地区主要的农业土壤,通过调查分析,灌淤土土壤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的理化性状、不良的土体构型及过高的地下水位。存在这 3 种不良因素的耕种土壤类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本文浅析了甘肃灌淤土土壤障碍因素,并提出了改良措施。
王方李元寿王文丽武天云
关键词:灌淤土土壤障碍因素理化性状土体构型
玉米专用缓释肥料
玉米专用缓释肥料,现有的专用肥料针对性不强,施用不够方便,其多功能性也没有充分体现,而玉米生产中还存在着因施肥损坏地膜及“烧苗”等问题,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取0.1%-0.3%的氢醌包裹缓释尿素、含P<Sub...
车宗贤王文丽李元寿王方王东晖郭天文张雪琴胡新元李永安张玉虎
文献传递
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应对策略
通过分析2022年冬奥会给京津冀区域气象服务保障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对大型国际综合性冬季冰雪体育赛事,气象服务经验欠缺、基础条件薄弱的挑战,提出提升2022年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的相关建议和对策,明确气象科技创新是方...
李元寿贾晓红李强李峰金永利王建平
关键词:冬奥会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典型寒冻土壤对高寒生态系统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6
2006年
高寒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非常敏感,以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黄河源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多期遥感TM数据和生态样带调查数据,提出生态综合指数方法.应用土壤结构、组成与水理特性等物理指标和土壤化学性质与养分含量指标,系统分析了青藏高原典型寒冻土壤如钙积寒性干旱土、简育寒性干旱土、草毡寒冻雏形土以及简育寒冻雏形土等对高寒生态系统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化,主要高寒生态系统如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以及高寒沼泽草甸等显著退化,寒冻土壤表层呈现明显粗粝化,草毡寒冻雏形土以及简育寒冻雏形土表层土壤细粒物质流失38.7%,土壤孔隙度和容重增加;高寒草甸土壤表层饱和导水率随综合生态指标值降低而急剧增大,当植被覆盖度<50%以后,土壤表层水分集聚现象不再存在,高寒草原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不明显;高寒草甸与高寒草原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随生态指数减少而分别呈现抛物线和指数曲线形式减少.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将可能导致寒冻土壤环境持续退化并对高原草地碳循环产生重要的影响.
王一博王根绪程玉菲李元寿
关键词:气候变化响应
寒区生态水文过程、机理与动态模拟研究
王根绪张寅生宜树华陈仁生周剑李元寿杨燕刘广生
任务来源: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江河源区积雪冻土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2007cb411504;典型流域冰冻圈水文过程模拟及水资源变化预测2007cb4115022.中国科学院重大方向项目:江河源区高寒草...
关键词:
关键词:流域水文模型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土地利用
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的长江源区土地覆盖格局变化特征被引量:17
2015年
利用长江源区1986、2000与2014年3期的遥感影像,结合实地野外考察获得该地区在这3个时间点的土地覆盖类型图。根据各时期之间的土地覆盖格局的变化确定土地类型之间的转移概率,进一步完成对该地区马尔科夫链模型的构建、检验与预测。结果表明:1986—2014年,长江源区的土地覆盖格局的变化特征符合马尔科夫过程,通过马尔科夫链模型能够对该地区的覆盖格局变化过程进行有效的模拟;长江源区的土地覆被退化趋势明显,湿地、中高覆盖草地等面积不断下降,裸地、沙地以及低覆盖草地等面积则一直在增加;2000年以后,由于三江源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以及降水量的增加等因素影响,长江源区的植被退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杜际增王根绪李元寿
小麦除草专用肥料
小麦除草专用肥料,现有的专用肥针对性不强,施用不够方便,其多功能性也没有充分体现,且难以解决小麦生长中严重的病、虫、草害等问题,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由下述重量(纯养分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小麦除草肥料:氮肥10...
车宗贤王文丽李元寿王方王东晖郭天文张雪琴胡新元李永安张玉虎
文献传递
^(137)Cs示踪法研究青藏高原草甸土的土壤侵蚀被引量:30
2007年
运用137Cs示踪法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典型的两个小流域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草甸植被区的土壤137Cs在土壤剖面中呈指数型分布,分布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坡顶部由于风蚀、冻融侵蚀和水蚀较强,致使侵蚀强于下部,除坡顶部外其他坡位侵蚀强度都符合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的规律;高寒草甸植被覆盖度与土壤侵蚀强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土壤平均侵蚀模数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呈线性降低的趋势,相关系数R2达到0.997以上。高寒草甸退化程度越高,土壤侵蚀越强。退化较强的草甸区的平均侵蚀模数是退化较弱区的2.23倍,最大侵蚀模数可达2960.22t/(km2.a)。
李元寿王根绪王军德王一博吴青柏
关键词:土壤侵蚀高寒草甸青藏高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