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锦宇

作品数:101 被引量:747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关节
  • 25篇关节置换
  • 17篇置换术
  • 17篇手术
  • 15篇神经损伤
  • 14篇髋关节
  • 14篇膝关节
  • 13篇髋关节置换
  • 13篇膝关节置换
  • 12篇全膝关节
  • 12篇全膝关节置换
  • 11篇术后
  • 11篇全髋
  • 10篇全髋关节
  • 10篇基因
  • 10篇骨折
  • 9篇全髋关节置换
  • 9篇细胞
  • 9篇假体
  • 8篇腰椎

机构

  • 9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9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武警江西总队...
  • 3篇武警湖北总队...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北有色金属...
  • 1篇解放军第25...
  • 1篇解放军第18...
  • 1篇四川材料与工...
  • 1篇解放军总政治...
  • 1篇解放军第三医...
  • 1篇解放军第三○...

作者

  • 100篇朱锦宇
  • 70篇朱庆生
  • 22篇黄耀添
  • 13篇韩一生
  • 13篇曹晓瑞
  • 11篇杨重飞
  • 10篇王华溢
  • 9篇李明全
  • 9篇雷伟
  • 8篇段永宏
  • 7篇朱立军
  • 6篇吕荣
  • 6篇张大伟
  • 6篇冯志军
  • 6篇赵广跃
  • 6篇罗卓荆
  • 6篇王军
  • 5篇叶正旭
  • 5篇吕宏升
  • 5篇丛锐

传媒

  • 11篇中国矫形外科...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中华创伤骨科...
  • 6篇中华骨科杂志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 5篇中华关节外科...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康复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9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脑组织NT-3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
2007年
目的克隆大鼠脑组织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原核诱导表达并纯化,制备高效价抗体,为研究其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RT-PCR法扩增目的基因,依次克隆入pMD-18T载体及亚克隆入pRSET-A原核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鉴定后用镍柱纯化。免疫家兔制备特异性抗体。结果RT-PCR得到777 bp的片断,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与GeneBank中大鼠NT-3序列一致,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RSET-A-NT-3。导入BL21诱导得到一条约34 ku的新蛋白带。免疫家兔获得1∶64000的高效价特异性抗大鼠NT-3血清。
李志全胡蕴玉朱庆生朱锦宇刘方
关键词:蛋白纯化
神经系统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1998年
许多年以来,人们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截瘫和颅脑损伤患者伴随的四肢骨折往往可以见到大量的骨痂过度生长,甚至在肌肉中出现异位骨化,骨折愈合明显快于没有中枢神经损伤的四肢骨折患者。而神经性关节炎患者,由于感觉神经损害,患肢骨折愈合往往显著延缓...
朱锦宇黄耀添
关键词:骨折愈合影响因素神经系统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中非选择与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对比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早期功能锻炼过程中应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与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剂氟比洛芬酯之间的镇痛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对早期功能锻炼结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连续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在我科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60名。手术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术中假体安装前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鸡尾酒"镇痛液(罗哌卡因注射液150mg+肾上腺素(1:1000)0.5ml,由生理盐水稀释为100ml)。手术结束后进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术后当天患者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功能锻炼及直腿抬高功能锻炼。术后第一天起行膝关节被动伸屈功能锻炼(CPM)及主动伸屈功能锻炼。术后第3至5天患者停PCIA镇痛后,进行试验干预。帕瑞昔布钠组给予注射用帕瑞昔布钠40mg,静注1/12小时。氟比洛芬酯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mg,静注1/12小时。观察病人术后第3至5天静息状态下和活动锻炼时膝关节最大主动屈曲时的疼痛强度(VAS评分),手术侧膝关节的主动伸屈活动度及术后1月复查时的手术侧膝关节的主动伸屈活动度,KSS评分,术后第2天与第6天的血红蛋白值。结果:两组病人给药后在静息状态及膝关节最大主动屈曲时,在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及术后1月患者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度和KS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抗凝治疗后,帕瑞昔布钠组患者血红蛋白下降值与氟比洛芬酯组存在差异(P=0.042)。结论:尚不能认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中同时抑制COX-1和COX-2与选择性抑制COX-2之间存在差异。但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镇痛更安全,因其有利于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过程中的
仲霄鹏朱庆生朱锦宇上官磊
关键词:环氧化酶抑制剂镇痛全膝关节置换术
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性腰痛的手术治疗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腰椎峡部裂的手术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共11例,年龄15~20岁,平均18岁。手术采用前、中、后柱360°脊柱融合方法治疗该疾病,术后3d开始下床活动,腰围固定2个月。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3h,失血量为250ml,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个月愈合。结论青少年下腰椎峡部裂,360°脊柱融合方法治疗该疾病,均取得了良好疗效,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罗卓荆李明全杜俊杰朱锦宇刘继中王树森叶正旭
关键词:峡部裂腰椎
牛坐骨神经中神经再生抑制物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在周围神经内寻找与中枢神经内轴突生长抑制因子有相同生物学活性的神经再生抑制物 .方法 取新生小牛坐骨神经提取液经 Sephacryl S- 10 0凝胶柱层析 ,得洗脱峰 .再将各峰成分用不同分子的滤管超滤分别得到 6组不同Mr 的粗提液 ,将各组分加入到体外培养的 PC12细胞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并检测细胞活性 .细胞活力检测指标是 MTT法细胞活性检测和细胞总蛋白含量测定 .结果 有抑制活性的物质主要集中在 Mr<10 0 0 0以下组分 ,而在 Mr<10 0 0 0以下组分中样品浓度为 10 mg· L- 1和 2 0 mg· L- 1时对 PC12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 ,但浓度增至 40和 80 mg·L- 1出现抑制作用 .而将 Mr<10 0 0 0组分进一步分为 Mr5 0 0 0~ 10 0 0 0组和 Mr<5 0 0 0组 ,结果显示在 Mr5 0 0 0~ 10 0 0 0组分中各作用浓度都显示出粗提液对细胞活性的不同影响 .而 Mr<5 0 0 0组则无明显作用 .总蛋白测定结果显示 Mr<10 0 0 0和 Mr5 0 0 0~ 10 0 0 0组分对细胞蛋白合成有影响 .结论 新生牛周围神经内存在对体外培养的 PC12细胞存活及突起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Mr在 5 0 0 0~ 10 0 0 0 .
朱庆生朱锦宇黄耀添张萍杨浩夏春明张大伟
关键词:坐骨神经周围神经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手术失误及再手术治疗被引量:73
1997年
目的:通过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病人的初次手术失误原因,以预防手术失误的发生,并提出再手术的注意事项。方法:对西安西京医院1955年1月~1993年12月所有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症2242例进行复查、整理,其中再手术者98例,43例(其中外院转入24例)因第一次手术失误,导致症状无明显好转,或进一步加重,或合并其它症状而需再手术治疗,对43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从43例再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病人分析中,发现初次手术失误原因主要为腰椎管狭窄未解除,多间隙间盘突出遗漏,术中未找到突出间盘,仅行减压术和髓核未取尽。43例再手术病人取得良好效果,优良率达95.3%。结论:(1)初次手术时要加强术前检查明确诊断,确立正确手术方案。术中应注意解决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问题,既不能遗漏椎间盘突出或未解除椎管狭窄,也不能扩大减压损伤。在处理椎间盘突出的同时又要注意解决脊柱稳定性,对并发症要及时处理。(2)二次手术时应从正常部位进入椎管后细心分离粘连,摘除突出的髓核和解除椎管狭窄,防止损伤硬膜、马尾神经和神经根。
李新奎王全平朱锦宇李稔生李明全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突出再手术
关于骨科临床实习教学的几点体会被引量:17
2004年
以骨科实习教学为例,分析了实习阶段的重要性,认为实习教学工作应该做到:联系书本着重实践;运用多媒体资源提高临床实习的水平;注意良好医德医风的培养.
叶正旭朱锦宇王军徐新智吕荣
关键词:骨科实习教学医学教育
CD11b表达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髋关节周围滑膜组织CD11b表达水平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的相关性。方法:以2006年5月至2016年5月于西京医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髋关节周围滑膜组织进行CD11b免疫组化染色,并随访术后5年和10年无菌性松动的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讨论CD11b表达与无菌性松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300例患者纳入研究,全部获得随访,CD11b表达阳性患者163例,阳性率为54.33%;术后5年松动患者29例,术后5年无菌性松动发生率为9.67%;术后10年无菌性松动患者49例,术后10年无菌性松动发生率为16.33%;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D11b表达阳性患者5年及10年松动率均高于CD11b表达阴性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D11b过表达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髋关节周围滑膜组织CD11b过表达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发生的危险因素,该分子或可作为无菌性松动的辅助诊断指标及潜在治疗靶点。
杨国曦陈晓勇朱锦宇朱庆生杨重飞
关键词:CD11B无菌性松动
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人院时外周血白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P WBC)数及中性粒细胞(PMN)比例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83例60岁以上的粗隆间骨折患者入院时PWBC数与PMN比例,根据病情或预后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骨折程度严重者的PWBC与PMN比例比骨折程度轻者显著增高;功能恢复一般组与良好组相比,PWBC数显著增高。结论:入院时PWBC数及PMN比例可作为评估患者伤情、创伤耐受及预后的一项早期指标。
曾剑文朱庆生朱锦宇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利伐沙班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 通过比较利伐沙班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作用,评价两者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VTE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84例行THA和TKA的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LMWH组,利伐沙班组48例,男13例,女35例 平均年龄63.9岁 THA 25例,其中1例行双侧置换术 TKA23例,其中10例行双侧置换术.LMWH组36例,男10例,女26例 平均年龄57.2岁 THA 16例,其中5例行双侧置换术 TKA 20例,其中6例行双侧置换术.THA患者术后第1~35天、TKA患者术后第1~14天,利伐沙班组给予利伐沙班10 mg,1次/d,口服 LMWH组给予LMWH 0.4 mL,1次/d,皮下注射. 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获3个月随访.利伐沙班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为20.8%(10/48),LMWH组DVT发生率为25.0%(9/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4,P=0.65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症状性肺栓塞. 结论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THA、TKA后下肢DVT的发生,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疗效与LMWH相当,且不会增加出血等并发症.
权冬朱锦宇王华溢刘雯朱庆生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利伐沙班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