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天曙

作品数:170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2篇艺术
  • 23篇历史地理
  • 13篇文学
  • 11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主题

  • 55篇书法
  • 28篇艺术
  • 17篇书风
  • 17篇篆刻
  • 15篇国书
  • 14篇中国书法
  • 13篇书画
  • 12篇书论
  • 11篇金农
  • 9篇代书
  • 9篇颜真卿
  • 9篇书法史
  • 9篇清代
  • 9篇法史
  • 8篇流派
  • 8篇草书
  • 7篇郑板桥
  • 7篇中国书法史
  • 7篇审美
  • 7篇论书

机构

  • 142篇北京语言大学
  • 15篇清华大学
  • 14篇南京艺术学院
  • 5篇中央美术学院
  • 4篇北京大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艺术研究...
  • 2篇北京华文学院
  • 2篇中国美术家协...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渤海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湖北美术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65篇朱天曙
  • 2篇郝文杰
  • 2篇贾涵
  • 1篇梁勇
  • 1篇王梦笔
  • 1篇郑开
  • 1篇文佐
  • 1篇朱建华
  • 1篇罗安宪
  • 1篇谭文选
  • 1篇郑晓华
  • 1篇向世陵
  • 1篇吕欢呼
  • 1篇刘宗超
  • 1篇骆芃芃
  • 1篇尹海龙
  • 1篇虞晓勇
  • 1篇黄君
  • 1篇刘守安
  • 1篇孟德乡

传媒

  • 29篇中国书画
  • 22篇中国书法
  • 21篇文史知识
  • 12篇书画世界
  • 7篇中华书画家
  • 7篇关东学刊
  • 6篇社会科学论坛
  • 5篇荣宝斋
  • 4篇美术观察
  • 4篇江苏教育
  • 4篇中国文化研究
  • 4篇大学书法
  • 3篇书法教育
  • 3篇艺术品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艺术市场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扬州文化研究...
  • 1篇东南文化

年份

  • 10篇2023
  • 16篇2022
  • 17篇2021
  • 22篇2020
  • 18篇2019
  • 1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3
1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金石学概要》与马衡先生的学术贡献被引量:3
2010年
马衡先生(1881-1955)是近代著名的金石学家,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西泠印社社长。其毕生致力于金石学的研究,一方面继承了清代以来乾嘉学派的朴学传统,又能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金石学,开创了近代金石学研究的新局面。值西泠印社举“重振金石学”大帜之际,草撰此文,在回顾历代金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马衡先生《中国金石学概要》一书的学术成就进行初步探讨,并总结其在金石学上的主要贡献。不当之处,祈望同道匡正是幸。
朱天曙
关键词:金石学家学术贡献西泠印社乾嘉学派学术成就
朱天曙作品
2018年
朱天曙
傅申先生的书法史研究及当代启示
2021年
傅申先生是国际著名的艺术史家、书画鉴定专家和书画家,在古代和近现代书法史研究、艺术史研究和书画鉴定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他的学术生涯是和他的人生经历联系在一起的。傅申1937年生于上海,1948年随父母去往台湾,1955年考入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1959年毕业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1968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系攻读中国历史专业,获博士学位。其后任耶鲁大学副教授、弗利尔(Freer)暨沙可乐美术馆中国美术部主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傅申先生的研究十分广泛,其中书法研究、中国画研究、书画鉴别和鉴藏研究为其毕生研究的重点。
朱天曙
关键词: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博士学位艺术史家书法史研究艺术史研究
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互动——谈古文字研究对书法篆刻创作的影响
2019年
中国早期的书法史亦是文字的变革史。书法史研究和书法创作与古文字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文字学认为,古文字指先秦时代的汉字,现在大都认为秦统一后的篆文即所谓小篆也应该划入古文字的范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有不少秦和西汉早期的简牍和帛书出土.
朱天曙
关键词:书法篆刻书法创作石鼓文
论颜真卿书法流派在明代中后期的兴起
2022年
明代前期书坛,元末赵孟頫书风仍有延续。以沈度、沈粲为代表的台阁体书风占据主流书坛达百年之久,颜真卿书法流派在这一时期处于低潮状态,但作为义理书学典范的颜书精神仍被接纳与赞赏。明代中后期,以祝允明、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书派,和以董其昌为代表的云间书派崛起,在观念和实践取法上兼采众长,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共同推动了颜真卿书法流派在明代中后期的再度兴起,为颜真卿书法流派在清代的崛起吹响了号角。
朱天曙贾涵
创作琐谈
2011年
吾乡兴化,三步一桥,两步水,菜畦瓜圃,燕户渔庄,诗情画意,四季迥异。余髫年嬉戏其间,其乐无法尽道于人。祖讳月满、月堂辈,晴耕雨读,笃好佛典,以品行修禅为先。尝以板桥居士、懊道人书画相授,余喜而嗜,少时无他师也。
朱天曙
关键词:诗情画意嬉戏
朱天曙作品
2020年
朱天曙
读庄说艺随札(六)——不做空头的艺术家
2020年
《庄子·知北游》中有个锻打带钩工匠的故事。大司马家锻打带钩的工匠,80岁了,制作的钩竟分毫不差。大司马说:"您的手艺真是巧妙啊!有诀窍吗?"工匠回答说:"我一直遵守一条原则。我二十岁时就爱好锻打带钩,对别的东西从来不看,不是带钩就不去关心。这就是所用心的地方,因为心无旁骛,以至于能长久获得那用心之处的功效,更何况全部精力都用上了呢!在这种情况下哪个不帮助他呢!"
朱天曙
关键词:带钩用心工匠
知音的追寻:论齐白石与石涛(下)被引量:2
2022年
三、"长恨清湘不见余"——齐白石取法石涛作品举例"自用我家法"是齐白石创作实践中的鲜明旗帜,他对前人的学习与临摹也多采用改造的方式,在其中融入自身的理解。齐白石的传世作品中,有多件以石涛作品为创作参照,进而寻求风格上的变化。现以齐白石的绘画作品为例,可以看出齐白石对石涛作品的取法、吸收和变化。
朱天曙吴倩
关键词:传世作品绘画作品临摹石涛
齐白石与吴昌硕:近代书画篆刻“一体化”的升华
2023年
齐白石与吴昌硕是20世纪书画印兼擅的大家。齐白石借鉴吴昌硕的画法进行“衰年变法”,并取得了艺术生涯的成功。文章以齐白石的日记、手稿、作品为中心,梳理他对吴昌硕的评骘、从吴昌硕的作品中得到的“变法”启示、对吴昌硕花卉题材的取法与改造,讨论两人书法篆刻的共性与个性及诗书画印一体的实践,指出齐白石不仅将吴昌硕与前贤并论,还将吴昌硕视为现实的参照对象。对齐白石、吴昌硕之间因缘的梳理、艺术手法的比较,不仅有助于认知两人艺术的联系与差异,更能由此窥见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形式与精神在20世纪的延续与转向。
朱天曙吴倩
关键词:吴昌硕书画篆刻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