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仁

作品数:16 被引量:9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篇群落
  • 8篇鱼类
  • 6篇鱼类群落
  • 6篇群落结构
  • 6篇类群
  • 4篇物种
  • 4篇物种多样性
  • 4篇溪流
  • 2篇直径
  • 2篇湿地公园
  • 2篇撞击力
  • 2篇微生物
  • 2篇连接段
  • 2篇浸没
  • 2篇勘探
  • 2篇湖流
  • 2篇公园
  • 2篇国家湿地公园
  • 2篇海面
  • 2篇海洋勘探

机构

  • 11篇安徽师范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作者

  • 16篇朱仁
  • 11篇严云志
  • 9篇储玲
  • 5篇单秀娟
  • 4篇司春
  • 3篇王文剑
  • 3篇陈云龙
  • 3篇金显仕
  • 2篇戴芳群
  • 2篇高俊峰
  • 2篇蔡永久
  • 2篇钱红
  • 1篇周科
  • 1篇闫莉莉
  • 1篇万安
  • 1篇林璐
  • 1篇高永年
  • 1篇李忠义
  • 1篇赵安
  • 1篇张刚刚

传媒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淡水渔业
  • 1篇Zoolog...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山陈村水库上游河源溪流的鱼类群落及其纵向梯度格局被引量:17
2015年
确定鱼类群落的分布格局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是合理保护、恢复和管理鱼类多样性的基础。基于2011年5月和10月自黄山陈村水库上游3条河源溪流共39个样点的调查数据,比较研究了溪流间鱼类群落及其纵向梯度格局的异同,着重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溪流鱼类群落纵向梯度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同人为干扰较轻的舒溪相比,人为干扰严重的浦溪和麻溪中水宽、底质和植被覆盖率等局域栖息地条件显著变化,这造成了后者的鱼类多样性显著下降及物种组成的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敏感性的地方物种(如宽鳍鱲、光唇鱼、原缨口鳅等)数量减少、耐受性的广布物种(如泥鳅、麦穗鱼、高体鰟鲏等)数量增多。舒溪的鱼类物种数及其组成均与海拔显著相关,但这种"海拔-鱼类群落"关系在麻溪和浦溪中削弱甚至消失。底质、植被覆盖率对舒溪鱼类群落具有重要影响,但对浦溪和麻溪鱼类群落却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子流域空间尺度上,诸如城镇化发展、土地利用、河道治理等人类活动可通过对局域栖息地条件的影响,导致溪流鱼类多样性下降及其物种组成的变化,破坏鱼类群落的纵向梯度格局,并改变栖息地与鱼类群落之间的联系。
储玲王文剑闫莉莉严云志朱仁司春
关键词: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
基于划分强度的巢湖流域河流鱼类群落的空间格局被引量:3
2017年
确定河流鱼类群落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保护和管理鱼类多样性的科学基础。基于2013年10月对巢湖流域66个河道样点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水系、河流级别、生态亚区3个空间体系和鱼类分类聚类支系对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的划分强度,解析了巢湖流域河流鱼类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流鱼类群落与水系和河流级别无显著相关,但随生态亚区间显著变化;水系和河流级别对鱼类群落的划分强度较低,其组内相似性与组间相似性无显著差异;生态亚区的划分强度较高,组内相似性显著高于组间相似性;但同鱼类的分类聚类支系相比,生态亚区的划分强度却相对较低;巢湖流域河流鱼类群落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陆地景观条件,也受景观因子以外的局域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理清影响巢湖流域河流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并探明这些关键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而为巢湖流域河流鱼类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基础。
钱红储玲朱仁蔡永久严云志
关键词:鱼类群落巢湖流域
渤海底拖网主要渔业生物类别时空分布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研究目前渤海主要渔业生物的时空关系,文章依据2014年~2015年渤海双船底拖网4个季度调查数据,初步分析了渤海三类主要渔获物(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的水平空间分布特点、空间距离及四季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三类生物的主要分布区水平方向上存在空间分化现象,且随着三类生物集中分布区聚集程度的提高,空间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三类生物的水平空间分布距离在季节上表现出夏、秋季(平均欧氏距离,夏季为75.91;秋季为44.76)较远,冬、春季(冬季为8.55;春季为11.81)较近的特点。三类生物间,头足类与甲壳类的距离相对较近(平均欧氏距离,24.44),而头足类与鱼类(40.07)、鱼类与甲壳类(38.27)的距离相对较远。
于鑫单秀娟李忠义朱仁陈云龙金显仕
关键词:渔业生物
基于河流网络体尺度的皖河河源溪流鱼类群落的空间格局被引量:12
2014年
2013年7-8月对大别山皖河河源1~3级溪流的鱼类进行了调查,着重从河流网络体空间尺度研究了鱼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空间格局,探讨了局域栖息地条件和支流空间位置对鱼类群落的影响.1~3级溪流间,鱼类物种数随溪流级别增大显著增多,但个体数无显著变化(P>0.05);长河、潜水和皖水3条支流间鱼类物种数和个体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鱼类物种数受局域栖息地条件(海拔)和支流空间位置(河流级别和下游量级)的联合影响,但鱼类个体数仅受局域栖息地条件(海拔)的影响。不同溪流级别和不同支流间的群落结构均无显著差异(P>0.05)。同物种数类似,鱼类群落结构也受局域过程(海拔)和空间过程(汇合量级和下游量级)的联合影响。本研究表明,总体上皖河河源溪流网络体中的鱼类群落是局域过程和空间过程联合作用的产物。因此,为合理保护和管理皖河河源的溪流鱼类物种,有必要兼顾局域栖息地条件与河流网络连通性的保护和恢复。
李艳慧严云志朱仁周科储玲万安汪小三
关键词:鱼类群落
低头坝驱动山区溪流局域栖息地和鱼类群落的同质化被引量:6
2017年
确定溪流鱼类多样性对环境变化和人类干扰的响应,可为溪流生态系统及鱼类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基础。本文基于对安徽省青弋江流域上游的4条一级河源溪流中39个低头坝、78个调查样点(针对每个低头坝所处河段,分别设置坝上蓄水区(impounding area)和坝下非蓄水区(free-flowing area)各1个调查样点)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低头坝对局域栖息地和鱼类群落同质化的驱动作用。共采集鱼类27种,隶属5目10科,其中蓄水区和非蓄水区的物种分别为23种和27种。主坐标分析和主坐标典范分析结果显示,蓄水区与非蓄水区间的局域栖息地存在显著差异,同非蓄水区相比,蓄水区的底质粗糙度和异质性较小但水深和水宽较大;置换多元分散分析结果显示,蓄水区局域栖息地特征的空间变异显著低于非蓄水区,呈现出明显的同质化现象。以非蓄水区为对照,蓄水区鱼类群落的相似性在研究的4条溪流、2个不同季度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即:一些鱼类群落间的相似性上升但另外一些群落间的相似性下降,且其相似性变化大小(ΔCS_J)与初始相似性显著负相关;当初始相似性较低时,ΔCS_J>0;当初始相似性较高时,ΔCS_J<0。本研究表明,低头坝导致了坝上蓄水区局域栖息地特征空间变异的下降,呈现出明显的栖息地同质化;但蓄水区鱼类群落同时存在同质化和异质化2个过程,群落间初始相似性大小决定了其同质化或异质化:初始相似性较低呈同质化、较高则异质化。
卜倩婷李献朱仁储玲严云志
黄山陈村水库河源溪流鱼类群落的食性被引量:10
2012年
基于2010年11月在黄山陈村水库河源溪流中所采集的鱼类标本,对其中9种优势鱼类的食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宽鳍鱲(Zacco platypus)、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和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等9种鱼类都以有机碎屑、藻类和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属典型的杂食性或无脊椎动物食性鱼类;食物组成的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的食物组成差异显著但存在部分重叠(P<0.001)。不同物种间的食物多样性和食性宽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底栖型鱼类具有相对较高的饵料来源,而鱼类的食物多样性可能与其小生境选择性有关。根据食物重叠指数,9种优势鱼类之间存在明显的食物重叠(D>0.3),尤其是宽鳍鱲、光唇鱼、麦穗鱼、高体鰟鮍(Rhodeus ocellatus)和稀有花鳅(Cobitis sinensis)间的食物重叠指数超过0.9。陈村水库河源溪流的鱼类群落所表现出的食物组成、食物多样性、食性宽度和种间食物重叠性等特征,可能与其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营养外源性和物理栖息地周期动荡性等密切相关。
朱仁严云志孙建建黄海玲谈小龙林璐
关键词:食物组成食物多样性食物重叠
安徽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溪流鱼类群落的时空格局
确定溪流鱼类群落的时空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是开展鱼类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的科学基础.基于2012年5月和10月2次对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境内的24个可涉水河段的取样数据,本文研究了其溪流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时空格局,并...
王文剑储玲司春朱仁陈文豪陈方明严云志
关键词:国家湿地公园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
文献传递
血吸虫病疫情与地理环境因子的多元相关分析——基于南昌县行政村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探索鄱阳湖血吸虫病典型疫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因子与血吸虫病疫情的相互关系及其相关程度。采用经典统计学中单相关、偏相关和复相关系数研究南昌县43个行政村血吸虫病感染人数与疫水接触指数、耕牛存栏数、行政村水域面积、行政村湖边边界长度和行政村到鄱阳湖边界的距离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所选5个因子与感染人数的简单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05置信水平,固定疫水分布各因子计算疫水接触各因子与"感染人数"的偏相关系数,与固定疫水接触各因子计算疫水分布各因子与"感染人数"的偏相关系数,都小于简单相关系数,说明疫水分布因子与疫水接触因子具有内在关联;"感染人数"与所有5个因子的复相关系数为0.948,达到了0.005的极显著置信水平。所选的村级宏观因子都与血吸虫病疫情显著相关。
赵安柳庆张刚刚袁宜钱红严云志储玲朱仁高俊峰蔡永久
关键词:群落结构
一种海洋探测器安装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探测器安装设备。包括滑槽,外管道、内管道、浮力盘,连接段,所述的滑槽与外管道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外管道为三角形,所述的浮力盘通过连接段与外管道相连,所述的内管道位于外管道内部,所...
朱仁单秀娟金显仕
文献传递
基于栖息地斑块尺度的青弋江河源溪流鱼类群落的时空格局被引量:13
2015年
确定鱼类的栖息地利用格局是研究物种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也是鱼类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必要前提。目前,有关溪流鱼类群落的栖息地斑块利用格局尚存在争议。基于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对青弋江河源溪流的逐月调查数据,初步研究了鱼类群落的栖息地斑块利用格局,着重在栖息地斑块尺度上解析了鱼类群落的时空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显示,深潭和急滩2类斑块间的底质、流速、水深、溶氧栖息地因子显著差异,且深潭斑块的环境稳定性高于急滩。研究共采集鱼类15种,其中鲤科鱼类8种,占采集物种数50%以上。基于鱼类物种存在与否的不连续变量的分析结果显示,鱼类物种组成的斑块间和月份间变化均不具显著性。但是,基于鱼类物种多度的连续变量的分析结果显示,鱼类群落结构存在有显著的斑块间变化和时间动态;就斑块间变化而言,原缨口鳅(Vanmanenia stenosoma)在急滩斑块中的多度更高,而宽鳍(Zacco platypus)、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和尖头(Phoxinus oxycephalus)等其他关键物种则在深潭中具有更高多度。深潭斑块的鱼类物种数显著高于急滩,但2类斑块间的个体数无显著差异。深潭斑块的鱼类物种数较稳定,而个体数月变化显著,可能与鱼类繁殖和群体补充以及越冬死亡等有关;急滩鱼类物种数和个体数的月变化均显著,除了与鱼类群体补充和越冬死亡有关以外,还可能受越冬时栖息地斑块选择变化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在栖息地斑块空间尺度上,由于研究区域内大多数物种在栖息地斑块选择上无明显的特化性,深潭和急滩斑块间鱼类的物种组成分布不符合前人所报道的"生境-共位群"格局,但区域内常见种多度的变化可引起鱼类群落结构的斑块间差异和季节动态。
朱仁司春储玲芮明吴添天严云志
关键词:鱼类群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