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3篇细胞
  • 2篇调控蛋白
  • 2篇新生儿
  • 2篇周期
  • 2篇周期蛋白
  • 2篇细胞周期
  • 2篇细胞周期蛋白
  • 2篇细胞周期调控
  • 2篇细胞周期调控...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1篇蛋白类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新生儿血
  • 1篇新生儿血清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血清

机构

  • 10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曾瑜
  • 3篇魏仁桂
  • 3篇李易娟
  • 2篇黎国尧
  • 2篇何瑶
  • 2篇邓先捷
  • 2篇李扬
  • 1篇钟碧慧
  • 1篇梁艳冰
  • 1篇潘晓娴
  • 1篇许元文
  • 1篇刘美娜
  • 1篇林穗珍
  • 1篇陈述枚
  • 1篇柯志勇
  • 1篇关智平
  • 1篇许韩师
  • 1篇余慕雪
  • 1篇麦炜颐
  • 1篇汤洁如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儿...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IL-6、sI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了解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IL 6、sICAM 1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检测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及 11例正常新生儿生后出生时、第 3天、第 7天血清IL 6、sICAM 1的水平。【结果】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中 2 6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 ,其中轻度 12例 ,中度 8例 ,重度 6例。对照组血清IL 6的水平生后 1周内无明显变化 ,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组血清IL 6水平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生后第 3天达高峰 ,第 7天下降 ,较出生时水平低 ,随着HIE程度的加重 ,IL 6水平呈上升趋势。对照组血清sICAM 1水平随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 ,重度HIE组各天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纯窒息组及轻度、中度HIE组各天的水平 (P <0 0 5或 0 0 1) ,其余 4组间各天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围生期窒息新生儿的血清IL 6水平与血清sICAM 1水平无相关关系。【结论】血清IL 6、sICAM 1水平与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李易娟曾瑜林穗珍关智平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围生期窒息血清IL-6SICAM-1
骨肉瘤中Rb、p16、CDK_4、cyclinD_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Rb、p16、CDK_4、cyclinD_1的蛋白表达、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骨肉瘤组织中RB、p16、CDK_4、cyclinD1的蛋白表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40例骨肉瘤Rb、p16蛋白表达缺失分别为72.5%(29/40)和22.5%(9/40);11例pRb阳性的骨肉瘤中8例p16阴性,29例pRb阴性的骨肉瘤中28例pl6阳性;52.5%(21/40)的骨肉瘤中存在CDK_4的过表达,11例pRb阳性的骨肉瘤8例CDK_4蛋白呈过表达,3削弱阳性 ;3例 pRb、p16均阳性的骨肉瘤 CDK4导过表达;骨肉瘤中 pRb, p16, CDK_4的总异常率达100%;40例骨肉瘤中未检出cyclinD_1蛋白的过表达。结论:(1)Rb蛋白的缺失。CDK_4蛋白的过表达是骨肉瘤中的常见事件(2)骨肉瘤中p16与pRb的表达呈负相关;(3)Rb蛋白阳性的骨肉瘤,p16蛋白的缺失及/或CDK4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在pRb的过度磷酸化而失活以致骨肉瘤失控地增生中起着重要作用;(4)p16-CDK_4-pRb通路的异常与骨肉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李扬丘钜世梁惠珍罗灿峤朱全胜曾瑜
关键词:骨肉瘤RB蛋白P16蛋白CDK4蛋白
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评价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 (Ⅱb)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将 12 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随机分 2组 :A组 ( 60例 )每晚服微粒化非诺贝特 2 0 0mg;B组 ( 60例 )早、晚餐后各服血脂康 0 6g。2 4周后评价调脂效果 ,随访 1a。结果  2组均显著降低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载脂蛋白B(ApoB)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载脂蛋白A1(ApoA1) (P <0 .0 5~ 0 .0 1) ;组间比较 ,A组升高HDL -C及降低TG较B组显著 (P <0 .0 5 )。 1a总心脑血管事件A组较B组有减少趋势 ,但P >0 .0 5。结论 微粒化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降低TG ,TC及LDL -C和升高HDL -C效果显著 ,副反应轻微 ,耐受性好。
黎国尧李建平麦炜颐曾瑜
关键词:非诺贝特高脂血症微粒化药物疗法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新生儿、婴儿的影响。方法 分析了 98例母孕期感染巨细胞病毒所产下的新生儿 ,其中 48例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儿 (感染组 ) ,50例为非感染儿 (对照组 ) ,对比研究两组围产期的合并症和临床疾病情况。结果 感染组先兆流产的发生率是 1 6 .7% (8/ 4 8) ,对照组先兆流产的发生率是 4 % (2 / 50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4.2 9,P <0 .0 5)。感染组有新生儿黄疸 1 8例 ,对照组有 1 5例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感染组发生CMV肝炎 3例、血小板减少 1例、小头畸形 1例、脑瘫 1例、癫痫 1例。且有 3例新生儿黄疸发生CMV肝炎 ,2例CMV肝炎出现肝硬化。结论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胎儿先兆流产。黄疸不是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征性症状 ,但表现黄疸的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可能会发生CMV肝炎 ,且预后不良。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中 。
邓先捷李易娟曾瑜汤洁如余慕雪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与肾脏疾病
2000年
细胞生长周期由一系列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控制,该调控理论的引入为肾脏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本文就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以及在不同的肾脏疾病中的表达和作用作一综述。
曾瑜魏仁桂
关键词:细胞周期细胞周期蛋白类肾疾病
增生性肾炎患者系膜细胞增生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观察增生性肾炎患者肾小球系膜细胞 (MC)在不同增生程度时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34例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穿刺标本中细胞周期正性调控蛋白周期素D1(cyclinD1)、负性调控蛋白P2 1CIP1(P2 1)、P2 7KIP1(P2 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 在正常对照及非增生性肾炎组中 ,cyclinD1、P2 1不表达 ,P2 7呈高表达。在增生性肾炎组中 ,cyclinD1、P2 1和P2 7阳性表达主要在系膜区 ;随着系膜增生程度的加重 ,肾小球cyclinD1、P2 1表达增加 ,并与PCNA呈正相关 (P均 <0 0 1) ;P2 7则表达减少并与PCNA呈负相关 (P <0 0 5 ) ;肾小球P2 7表达还与血肌酐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 (P <0 0 1)。结论 在人类增生性肾炎中 ,cyclinD1、P2 1和P2 7参与MC的增生 ;P2
曾瑜魏仁桂李扬李易娟许韩师陈述枚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细胞周期蛋白质类
肝硬化与消化性溃疡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情况及可能机制。方法 对249 例肝硬化并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合并消化性溃疡发生率为42-2 % (105/249) 。其发生与肝功能Child- Pugh 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间均显著相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则无相关关系。结论 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高,其发病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何瑶钟碧慧陈晣湖何健曾瑜
关键词:肝硬化消化性溃疡胃镜病理学
海洛因成瘾者尿β_2微球蛋白的检测
1999年
目的 探讨海洛因成瘾者的肾小管间质损害。方法 对42 例使用海洛因成瘾者进行尿沉渣常规、尿β2 微球蛋白(β2 - MG) 、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 检测和分析,并与正常人作比较。结果 海洛因成瘾者25 例尿β2MG升高,而Scr、BUN全部正常。结论 通过测定尿β2 - MG 可以发现海洛因引起的轻微或早期的肾损害。
梁艳冰黎国尧曾瑜刘美娜许元文
关键词:尿液检验Β2微球蛋白药物依赖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了解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特点。方法:分析国内少见的先天性肾病综合征3例。结果和结论:该病芬兰型起病早,常表现低体重及大胎盘,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病可较晚,该病预后差,最有效治疗为肾移植。
曾瑜何瑶魏仁桂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先天性症状病例报告
新生儿败血症血小板计数分析(附42例报告)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小板计数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分析了 42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血小板计数。结果 病情轻重与细菌种类有关 ,且并发肺炎或肠炎等内部脏器炎症者病情较并发有脓疱疹或脐炎等浅表部位感染者重 ,并发现血小板随病情轻重而增减 ,病情重者血小板计数较轻者少 (P <0 .0 1 )。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病情轻重与病原菌种类及入侵部位有关 ,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一个辅助标准和病情监测指标。
曾瑜柯志勇邓先捷潘晓娴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血小板计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