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玮 作品数:11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更多>>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活动的组织 2014年 大学英语口语课程肩负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培养思辨能力和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升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意识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分析了影响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因素,并挖掘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教学对策和教学方法,用以建立一种和谐和积极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意识,从而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英语学习,达到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 曾玮关键词:大学英语 口语 课堂活动 浅析教育国际化影响下EGP教师转型ESP教师 2014年 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目前的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通用英语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足以应付对外交流。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各高校正压缩大学英语基础课程而逐步开设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课程作为后续课程。大学英语教师长期从事基础课程的讲解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分析了转型的必然趋势以及EGP教师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为EGP教师成功转型ESP教师提供参考。 曾玮关键词:ESP教师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经验与思考 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了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到了一个特别高的位置。针对新的教学要求,本校积极采取措施,更新教育理念,开展了一系列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模式、课... 曾玮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听说能力 文献传递 余光中的翻译思想 被引量:2 2005年 归纳、分析了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余光中的翻译观,着重讨论了余光中对于译文语言、文学翻译本质、译者素质三方面的看法。 曾玮关键词:翻译 译者素质 解读《老人与海》的悲剧式英雄 被引量:2 2014年 美国现代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塑造了主人公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但是根据作家所提出的"冰山原则",我们发现圣地亚哥除了精神不败,在面对残酷的现实社会,其悲剧性的人生逐渐浮出水面。本文以海明威的思想历程和社会背景为切入点,从老人的生活,心理以及人性等角度深入剖析其悲剧蕴涵,体味海明威独特的艺术魅力。 曾玮关键词:悲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高校师德建设探论 被引量:5 2012年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即高校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教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来凝聚教师,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鼓舞教师,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教师。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提高对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引导教师加强理论学习,营造一种有利于师德建设的环境,为教师搭建师德建设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 曾琦 曾玮 范逸萍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师德建设 语言输出理论对英语口语课堂的作用 2014年 语言的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而语言的输出是学习者的终极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国际的交流。如何在英语口语课堂中更有效地实施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本文以输出理论为基础提出相关的建议。 曾玮关键词:口语课堂教学 试析《悲惨世界》中芳蒂娜形象的典型性与艺术性 被引量:1 2012年 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悲惨世界》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芳蒂娜无疑是《悲惨世界》中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这位美丽善良的女性,在饱尝人间的苦难后,结束了她短暂的生命。雨果在塑造芳蒂娜形象时,采用对照等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以深切的同情,表现了女性在"悲惨世界"中更为悲剧的命运。本文试图从芳蒂娜形象的典型性和艺术性入手,解读作品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特色。 曾玮关键词:雨果 艺术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刍议 被引量:4 2013年 高校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当前青年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失范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在指导思想、情感认同、价值取向和道德素质四个层面提出了新的内容。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提高师德认识,加强师德教育,营造师德环境,开展师德活动,推动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曾玮 曾琦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青年教师 师德建设 真情尤可待,怎奈世事迁——论《二十年后》中的变与不变 被引量:1 2022年 《二十年后》讲述一对年轻时期的挚友的二十年之约。二十年后,一个成为芝加哥的通缉犯,一个成为纽约警察。一个寒风中静静等待,一个不忍逮捕朋友而叫来便衣警察的故事。故事结局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令读者感到有些惋惜。本文从社会的变迁、人物身份的变化以及两者对二十年之约的期待程度的不同,分析故事中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以及儿时友情终结的必然性,揭示了社会的残酷。在资本主义社会快速繁盛中,一切事物处于悄然变迁中,想守住心底的一丝真情和信任,最终发现也不过是虚假的幻想而已。 曾玮关键词:《二十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