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3篇下肢
  • 2篇疗效
  • 2篇内固定
  • 2篇X线
  • 2篇X线分析
  • 2篇X线诊断
  • 2篇X线诊断分析
  • 1篇岛礁
  • 1篇延迟愈合
  • 1篇药物
  • 1篇药物释放
  • 1篇药物释放系统
  • 1篇愈合
  • 1篇远距离
  • 1篇治疗下肢骨折
  • 1篇伤病员
  • 1篇伤员
  • 1篇神经损伤
  • 1篇生长因子Β

机构

  • 11篇解放军第四二...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曾国庆
  • 6篇陈爱宝
  • 5篇崔振华
  • 5篇张志凌
  • 4篇马建国
  • 2篇漆明亮
  • 1篇王大平
  • 1篇童良勇
  • 1篇路志红
  • 1篇裴国献
  • 1篇顾立强
  • 1篇相大勇
  • 1篇徐建华
  • 1篇肖薇
  • 1篇龚琦
  • 1篇谈俊
  • 1篇宋建辉

传媒

  • 4篇海军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航海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199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2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闭合或小切口复位专家型胫骨髓内钉(Expert Tibial Nail,ETN)在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闭合或小切口复位ETN内固定22例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手术时间平均105min(70~140min)。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6周(14~19周)。患者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2.2周(8~18周);所有患者无感染、断钉、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ETN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具有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断端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畸形发生率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陈爱宝龚琦宋建辉谈俊曾国庆
关键词:胫骨髓内钉骨折内固定术
骨骼疲劳损伤诊断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骨骼疲劳损伤的诊断方法。方法 2000年6月至2011年2月,对176例来院的骨骼疲劳损伤的患者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X线片检查进行分析诊断。结果本组病例诊断及治疗效果较好,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个月;骨愈合时间1~2个月,全部恢复工作和训练。结论骨骼疲劳损伤在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片中具有特征性表现,在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曾国庆陈爱宝漆明亮徐建华
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检查治疗156例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部队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检查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9月至2005年8月共使用关节镜检查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56例部队伤病员。结果:经过术后2-8个月的随访,症状消失95例,显效35例,好转17例,无变化9例。142例恢复训练,14例退伍或停止训练,无一例并发感染。结论:关节镜下检查膝关节损伤具有明显特点,在诊断和治疗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曾国庆童良勇陈爱宝张志凌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关节镜
西沙南沙海域重症伤病员的远程急救与转运被引量:2
2006年
2000年8月至2005年8月,我们先后对26例急性伤病员实施远程急救与转运,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获得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曾国庆崔振华陈爱宝马建国张志凌漆明亮
关键词:伤病员转运急救重症海域
特种部队下肢疲劳骨折56例X线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分析特种部队下肢疲劳骨折的X线特征性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从2003年6月~2006年2月,对56例来院就诊治疗的下肢疲劳骨折的患者全部进行患肢X线正侧位片检查和随访。结果:本组病例依据病史和X线分析,均明确诊断,经治疗后效果好,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个月;骨愈合时间1~2个月,全部恢复工作和训练。结论:下肢疲劳骨折在特种部队发病率高,X线片中具有特征性表现,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曾国庆崔振华马建国张志凌
关键词:疲劳骨折下肢X线分析
热带岛礁创伤伤员远距离空运救护52例分析
1995年
对岛礁52例创伤伤员进行远距离空运救护,除1例死亡外,51例获得成功。笔者结合热带岛礁的特点,对空运救护的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
曾国庆肖薇
关键词:海军岛礁热带伤员
66例海水浸泡后开放性骨折治疗体会被引量:7
2006年
渔民及岛礁人员外伤后开放性骨折常伴高渗海水浸泡,治疗不当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及感染。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3月期间,共收治海水浸泡后开放性骨折患者66例,总体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马建国张志凌曾国庆
关键词:海水浸泡骨折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开放性骨折骨折患者疗效满意
两种抗生素复合骨水泥体外药物释放的规律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抗生素复合骨水泥体外释药规律,以及有效的检测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1在解放军第四二五医院外二科完成。将骨水泥固体相分别与万古霉素和庆大霉素按照1∶25(g∶mg)的比例混合,再按2g∶10mL∶50mg(固相:液相:抗生素)比例加入骨水泥液相,搅拌成糊状,注入模具中铸型,采用K-B制片扩散法,对两种抗生素各浓度梯度的抑菌环直径平均值与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敏感细菌,检测1,3,5,7,10,14,22,26,30d9个时间点抗生素骨水泥制件浸泡液,观察骨水泥中抗生素的释放效果,并根据结果绘制释药曲线,计算释药效率。结果:①万古霉素浓度-抑菌环直径标准方程Y=2.71+5.59X(r=0.989),庆大霉素浓度-抑菌环直径Y=0.17+7.87X(r=0.977)。②骨水泥早期爆发释药,中期平稳释药,26d释药浓度大于对应细菌最低抑菌浓度。骨水泥释药复合Higuchi方程。30d抗生素释放率分别是83.73%和89.38%。结论:①骨水泥具有缓释模型特点,为感染性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②K-B法可简单有效检测抗生素骨水泥的释药效果。
陈爱宝崔振华曾国庆
关键词:抗生素类药物释放系统
下肢疲劳性骨折X线诊断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下肢疲劳性骨折的X线特征性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2000年6月~2005年2月,对156例主诉高强度训练合并双下肢疼痛、跛行的患者进行X线正、侧位片检查,证实为下肢疲劳性骨折。重点对其X线片的各种表现进行分析,并进行患肢X线摄片和临床随访。结果本组患者除1例手术治疗外,其余均行休息、牵引、石膏外固定等保守治疗,经治疗后效果良好。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个月;骨愈合时间1~2个月,全部恢复工作和训练。结论下肢疲劳性骨折在X线片中根据发病阶段分别具有软组织局限性包块、骨小梁排列紊乱或中断、通过皮质透亮带、骨内膜骨痂、骨外膜骨痂及晚期愈合后有或无局限性骨质硬化或骨干增粗等特征性改变,与其它疾病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基础。
曾国庆崔振华马建国张志凌
关键词:疲劳性骨折下肢X线分析
面神经不同程度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
2005年
目的:观察兔不同程度面神经损伤后,损伤局部与创伤愈合和神经再生相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6-09/2005-02-3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实验外科完成。取成年长耳白毛家兔68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n=9) 和5个损伤组,损伤组分别在双侧面神经颊面干造成暴露(n=13)、牵拉 (n=10)、压榨(n=11)、挤压(n=12)及切断(n=13)5种损伤,于伤后1 h、 1,3,7 d分别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行组织学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 免疫组化染色,按照细胞着色的程度行染色值半定量分析。结果:68只兔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染色值为1.27±0.31, 暴露组、牵拉组各时间点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无明显变化,压榨组、挤压组、切断组面神经损伤后1 h和1 d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升高(P<0.05), 3 d时下降,7 d时再度出现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1.99±0.32,2.04±0.29. 2.56±0.42,P<0.05)。各组间相比可见,同一时间点不同损伤组的染色值为切断组>挤压组>压榨组>牵拉组>暴露组。结论:①不同程度面神经损伤后,损伤局部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随损伤程度加重而增高。②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在1 d和7 d各出现1个高峰。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在面神经损伤后的病理变化与修复再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陈爱宝曾国庆崔振华路志红
关键词:面神经损伤转化生长因子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