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高社

作品数:65 被引量:266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矿业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0篇盆地
  • 13篇源岩
  • 13篇烃源
  • 13篇烃源岩
  • 11篇陆块
  • 11篇华北陆块
  • 8篇铝土矿
  • 8篇本溪组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6篇地质
  • 6篇矿物
  • 5篇油气
  • 5篇南华北盆地
  • 5篇华北盆地
  • 5篇合肥盆地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岩相
  • 4篇太原组
  • 4篇南缘

机构

  • 48篇河南理工大学
  • 29篇中国科学技术...
  • 12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河南省地质矿...
  • 3篇山东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河南省地矿局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石化集团...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南省煤田地...
  • 1篇焦作煤业集团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江苏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安徽省地质实...

作者

  • 65篇曹高社
  • 19篇刘德良
  • 16篇徐光明
  • 13篇杨晓勇
  • 11篇林玉祥
  • 11篇邢舟
  • 10篇邢娜娜
  • 8篇李振生
  • 8篇周红春
  • 7篇俎新许
  • 7篇孙凤余
  • 7篇陈俊侠
  • 7篇陈永才
  • 6篇杨启浩
  • 6篇方国庆
  • 6篇高立祥
  • 5篇周松兴
  • 5篇张交东
  • 5篇杨强
  • 5篇杜忠

传媒

  • 18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沉积与特提斯...
  • 4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地质论评
  • 3篇地质科学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沉积学报
  • 2篇地质通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质与资源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6
  • 6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生长指数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为确定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的活动规律和控制因素,在确定同沉积逆断层引起的断展褶皱轴面和组成的基础上,对乌伦古坳陷东南部由红岩断阶带和陆梁隆起所夹持的三角区域内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生长指数进行分析。在上三叠统白碱滩组(T_3b)沉积阶段,乌东断裂生长指数一般在1.5左右,红盆断裂多小于1.3,喀拉萨依断裂多小于1.2;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至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_1b-J_2x)沉积阶段,乌东断裂在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_1b)沉积时期具有最大的生长指数,红盆断裂在中侏罗统三工河组(J_1s)沉积时期具有最大的生长指数,喀拉萨依断裂在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_2x)沉积时期具有最大的生长指数。在断裂走向方向上,红盆和喀拉萨依断裂具有最南东端(或东端)生长指数较小,并接近于1,然后向北西(或西)方向生长指数逐渐增大,然后又逐渐减小至生长指数等于1的变化规律;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乌东断裂、红盆断裂和喀拉萨依断裂在上三叠统白碱滩组(T_3b)沉积阶段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至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_1b-J_2x)沉积阶段均具有从北东向南西方向的前展式迁移特征,说明当时的构造动力是从北东方向发起的。在断裂走向上生长指数的变化规律既与断裂构造的不同归属有关,又与不同方向断裂之间的距离有关。喀拉萨依断裂的生长指数沿走向表现出更大的变化特点,这与其他方向断裂构造的叠加所造成的活动性增强有关。
曹高社李茹毕景豪徐光明邢舟
关键词:中生代
南阳凹陷西大岗露头区核桃园组裂离不整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重点解剖南阳凹陷唐河低凸起西大岗露头区核桃园组二段中亚段(E2 h22)与上亚段(E2 h21)的接触界。通过实测剖面,结合室内岩石薄片鉴定、粒度分析、X衍射和地球化学分析,确认该接触界面实为裂离不整合,不同于前人认识的"古暴露面",系由北东向控盆断裂———曲洼断裂强烈的伸展作用所造成,代表了南阳凹陷以南部控盆断裂为主向以东部控盆断裂为主的转变。
曹高社王亚伟林玉祥俎新许徐光明邢娜娜陈俊侠
关键词:核桃园组南阳凹陷
河南省巩义地区本溪组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来自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证据被引量:9
2018年
巩义地区是河南省本溪组铝土矿发现最早的地区,也是豫西铝土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其成矿物质来源尚不清晰。选取该区一个露天采坑内的豆鲕状铝土矿样品,进行岩石薄片观察、X衍射分析和LA-ICP-MS碎屑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该区铝土矿主要矿物成分为硬水铝石、锐钛矿和伊利石;碎屑锆石年龄可以分成2组,第一组介于393—484 Ma间,峰值约为442 Ma,占86%,主要为早古生代岩浆锆石,第二组介于555—2 714 Ma间,具有约901 Ma,约1 718 Ma,约2 440 Ma的峰值年龄,占14%,主要为前寒武纪岩浆锆石或为岩浆成因的变质增生锆石;早古生代碎屑锆石主要来自于北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中-酸性花岗质侵入岩,前寒武纪碎屑锆石可能主要来源于北秦岭地区的变质地层,它们与侵入其中的加里东期岩浆岩一同被剥蚀,共同为研究区提供物源;该区铝土矿中缺少晚古生代碎屑锆石的原因可能与远离内蒙古隆起,靠近北秦岭造山带有关。
曹高社刘凌之邢舟邢舟孙凤余方磅磅杜欣周红春周红春
关键词:碎屑锆石
构造形成时限测定方法的探索被引量:11
2000年
地质作用过程持续时间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已建立的地质定年方法 (同位素法、古生物法和古地磁法 )给出的是地质事件的“绝对年龄”或相对年代。但至今国内外尚缺乏有关地质作用持续时间的直接的测定方法。
刘德良曹高社杨晓勇杨晓勇
关键词:构造年代学
华北东部前中生代盆地基底的几何学特征被引量:4
2013年
以华北东部前中生代盆地的几个重要不整合面,以及张夏组的顶面为界面,并以这些地质界面所夹持的沉积地层的厚度变化为依据,反演了前中生代盆地主要地质时期的盆地基底的形态.研究表明,华北东部中元古代盆地由南部和北部两个呈北东-北东东向狭窄条带状展布、向北东和南西向开口的次级盆地组成,并在蓟县、凌原、沈阳北部和豫西地区存在有沉降中心;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北部盆地范围缩小,沉降中心转移到宣化-怀柔一带,南部盆地明显扩大,盆底基底向南部和东部倾斜,同时沿现今郯庐断裂的东部盆地开始发育;新元古代震旦纪盆地基本继承了青白口纪盆地的分布范围,但盆地基底的分异更加明显;早古生代盆地分布范围已覆盖整个华北陆块,但盆地的基底具有较大的起伏形态,早古生代早期南北沉陷,中间隆起,呈现出不对称的鞍状,早古生代晚期则中间沉陷,南北隆起,呈向东部开口的簸箕状;晚古生代本溪组沉积时期,也为一向东开口的簸箕状形态,继承了早古生代晚期的盆地基底形态,太原组沉积时期表现为南部沉降幅度较大,北部则有抬升,一改本溪组沉积时期的基底形态,并保持至晚古生代结束.
曹高社徐国强高立祥林玉祥杨启浩徐光明
关键词:前中生代盆地几何学
南华北盆地寒武系底部马店组气源岩演化的流体包裹体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寒武系底部马店组黑色岩系是南华北盆地最重要的海相烃源岩,油气显示丰富。通过分析具有油气显示岩石中流体包裹体的镜下特征、荧光特征、均一温度以及成分,总结了包裹体的类型与期次,进而反演了马店组烃源岩的油气演化历史。结果表明,马店组原生的盐水包裹体和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115~300℃和108~220℃,主峰温度值均为185℃;包裹体含有H2S、CO、H2、N2还原性组分,按C_(1-6)/CO_2值关系将包裹体分为CO_2型(C_(1-6)/CO_2=0.08)、高CO_2型(C_(1-6)/CO_2=0.24)、轻烃+CO_2型(C_(1-6)/CO_2=0.43~0.92)和轻烃型(CO_2≈0)。有机包裹体丰度及成分类型变化显示在成岩作用中期、成岩作用晚期和成岩期后构造期先后有3期生排烃过程,其中成岩期后构造期为高成熟生排烃高峰期,时间为早—中三叠世。马店组原生包裹体着重记录了高成熟凝析油—湿气阶段及过成熟干气阶段的油气生成和充注过程,储层的流体包裹体评价结果为工业气层或气显示层;次生包裹体可能记录了抬升剥蚀期间的流体活动过程。盆地内部中新生代沉积区的马店组烃源岩在燕山—喜马拉雅期仍有较好的二次生烃潜力,是值得进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孙先如贾超李振生李建勋曹高社
关键词:寒武系底部流体包裹体烃源岩油气演化
华北陆块南缘下震旦统顶部裂离不整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04年
华北陆块南缘四十里长山地区下震旦统四顶山组叠层石白云岩与其上部凤台砾岩的接触界面上为一薄层黄铁矿,对其宏观和微观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这一接触界面为裂离不整合。这一裂离不整合的发现和确认为研究华北陆块在Rodnia超大陆裂解时期的地质响应提供了直接依据,也为研究凤台砾岩及其相对应地层的成因提供了重要的构造背景条件。
曹高社张善文柳忠泉杨晓勇刘德良周松兴杨强
关键词:华北陆块不整合地质意义超大陆
华北克拉通盆地南缘寒武系烃源岩研究
刘德良戴金星曹高社周松兴李学田杨强秦胜飞陶士振杨清和施行觉杨晓勇张交东谈迎李振生方国庆
该项目从古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层系地层学和地球化学及构造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建立“马店组”地层单位;对华北陆块南缘烃源岩的地层沉积环境和沉积构造环境进行了各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对比分析,烃源岩形成于古中国大陆裂离构造背景和...
关键词:
关键词:烃源岩寒武系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二氧化碳资源评价及成藏规律研究
刘德良杨晓勇谈迎李振生杨强张交东方国庆曹高社高一军
该项目是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部委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担的。研究主要内容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CO_2资源的评价和成藏规律,并提出CO_2资源的有利勘探区带。认为松辽盆地基底受控于内蒙古洋动力学系统,其主体可能为双基底:...
关键词:
关键词:松辽盆地二氧化碳资源评价
一种可分层取样的铝土矿取样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分层取样的铝土矿取样装置,包括移动取样架、竖向位移驱动组件、钻孔组件、导向组件以及取样杆,其中,所述移动取样架上设置有所述竖向位移驱动组件,所述竖向位移驱动组件能够驱动钻孔电机进行上下位移,所述钻孔电机...
孙凤余曹高社郑伟张玲张元庆代明月邢智峰李妲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