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大荣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免疫
  • 2篇尾蚴
  • 2篇囊尾蚴
  • 2篇囊尾蚴病
  • 2篇棘球蚴
  • 2篇棘球蚴病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观察
  • 1篇胸腺
  • 1篇胸腺指数
  • 1篇绦虫
  • 1篇脾脏指数
  • 1篇细胞
  • 1篇细粒棘球绦虫
  • 1篇免疫防治
  • 1篇免疫功能
  • 1篇免疫小鼠
  • 1篇免疫诊断
  • 1篇囊虫

机构

  • 4篇兰州医学院

作者

  • 4篇王琪
  • 4篇曹大荣
  • 4篇蒋次鹏
  • 3篇程宁
  • 3篇曹和洵
  • 1篇白亚娜

传媒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地方病通报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2
  • 1篇199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棘球蚴病与囊尾蚴病免疫诊断中交叉反应的动物实验观察
1991年
在包虫病和囊虫病免疫诊断中普遍存在交叉反应现象。由于病人来源差异,对较全面了解其机理带来了一定限制。为此我们分别用绵羊细粒棘球蚴囊液(EgCF)、原头节(EgPS)和猪囊尾蚴囊液(CcCF)、头节及囊壁(ccSCW)免疫小白鼠,一个月后用 EgCF 和 CcCF。致敏的血球测其抗体水平及交叉反应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程宁蒋次鹏曹和洵王琪曹大荣
关键词:棘球蚴病囊尾蚴病免疫诊断
包虫与囊虫间共同抗原的实验探讨
1992年
本文用E.gCF和C.cCF致敏血球检测了四种抗原(E.gCF、E.gPS、C.cCF和C.cSCW)免疫的小白鼠。结果发现:囊虫头节及囊壁不仅是囊虫特异性抗原的载体而且是与包虫发生交叉反应的共同抗原的主要来源;原头节共同抗原较少。包虫囊液特异性抗原性比囊虫囊液要强。
程宁蒋次鹏王琪曹大荣
关键词:棘球蚴病囊尾蚴病抗原免疫防治
不同免疫原免疫小鼠后抗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免疫功能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经猪囊尾蚴和细粒棘球绦虫抗原免疫的昆明小鼠后,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后的免疫功能。方法将4种细粒棘球蚴和猪囊尾蚴体抗原及分泌抗原分别免疫4组小鼠,观察其诱发的抗体水平、对囊肿抑制率及其免疫细胞功能。结果 E.gPS组抑制率(77.1%)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其湿重(374±12.3mg)与对照组(163.0±53.7mg)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q=5.9671,P<0.01);与另外3组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q=4.2061、4.3796、4.8670,P<0.05)。巨噬细胞吞噬指数(IM):E.gP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C.cSW组及E.gCF组(q=9.9592、8.3332、8.6719,P均<0.01)。胸腺指数(IT):E.gPS组、E.gCF组显著低于对照组(q=5.2242、5.6189,P均<0.01)和C.cSW组(q=4.0466、4.4391,P均<0.05)。脾脏指数(IS):E.gPS组显著高于C.cSW组(q=4.8251,P<0.01)、E.gCF组和对照组(q=4.4078、3.3374,P均<0.05)。结论 经E.gPS抗原免疫的昆明小鼠明显增强了抗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免疫功能。
程宁白亚娜曹大荣王琪曹和洵蒋次鹏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免疫功能巨噬细胞胸腺指数脾脏指数
4种免疫原对棘球绦虫继发性感染的预防效果被引量:5
2002年
程宁王琪曹大荣蒋次鹏曹和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