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丹
- 作品数:21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学术与文化的双重价值——兼议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的目标定位
- 2011年
- 美术馆,是以收藏、陈列、研究、展务、教育、交流、服务等功能来实施全面协作、以体现文化意识与形象的重要学术机构;是大学面向社会公众永久开放的、以体现大学精神、学术意识和文化创新的常设机构。因此,以当代文化为主线,确立展务、收藏、研究等学术目标的管理与建设,使学术生态的自然更新与递进,全面促进学院教学、科研等学术成果的社会性推广与传播,并透过学术辐射的文化效应,服务于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文化需求。
- 曹丹
- 关键词:美术馆学术文化
- 视觉艺术观念下的教学共识与路径——兼议湖北美术学院1+3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对接被引量:1
- 2014年
- 2006年湖北美术学院筹备成立了视觉艺术基础部①。2009年,1+3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教育部立项。2014年,基础部拟在梳理1+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探讨视觉艺术观念下的造型教学理念,在确立和彰显教师"教学个性"同时,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路径,不断推进1+3课题的对接及创新人才计划的实施。本文试图以"合而不同"的教学构想,明晰"通识"与"专识"的课程对接关系,并通过1+3课题计划,逐步推进以教学共识为基点、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其教学路径的课程计划的对接。
- 曹丹
- 关键词:视觉艺术
- 面向未来的学院派美术教育及其发展走向——从“美术”一词的泊来到百年学院派美术教育的转型发展
- 2019年
- 湖北美术学院根据"1+3"课程体系展开的、突破旧有规约、实施"通专结合"[1]的重大改革举措,源自于2006年创建视觉艺术基础部及针对学院派造型意识全面施行《通识艺术基础》的课程体系改革。其中,这种不断"面向未来"展开造型观念突破和强调通识造型教育的发展走向,使凝炼专业主干的学理意识渐显转型发展的生机。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学院派美术[2]教育的起兴与发展,简明论述当下美术教育"面向未来"转型的必要性及践行"通专结合"的重要性。
- 曹丹
- 关键词:美术教育
- 研发问题的课题制教学——湖北美术学院实施“通识艺术基础”的课程实践
- 2009年
- 第一部分:基本观点湖北美术学院正式成立视觉艺术基础部的时间是2006年6月。组建之前,我们分别考察了中国美院、中央美院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这三所学校的基础课程。作为一所地方院校,湖北美术学院有其悠久的办学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美术学院和其它院校一样,
- 曹丹
- 关键词:课程实践课题制通识教学发问
- 论“后学院”艺术现象(节选)
- 2017年
- 在维基百科里,学院艺术(Academic Art)是在欧洲艺术学院和大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绘画和雕塑的流派,专指在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运动中,受法兰西艺术院标准影响的画家和艺术品以及跟随这两种运动并试图融合两者风格的艺术。这一学派,通常被称之为'学院派'(Academism)、'华丽艺术'(Art Pompier)、'折中主义'(Eclecticism)等等。其中,学院艺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断吸收新的风格。过去一些曾被视为对抗学院艺术的艺术风格,后来也被人们称之为学院艺术。
- 曹丹
- 设计教学的延伸--室内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实录
- 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是每一位单体教师执行全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因此,在这样一种教学形态下,课程教学以及课程教学的质量,将完全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专业知识容量和与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由于室内设计行业的迅速发展,传统设计课程的...
- 陈顺安曹丹
- 关键词:设计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教学方式
- 文献传递
- 从社会性自我视角理解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被引量:1
- 2023年
- 从社会性自我的视角切入当下中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是拓展和丰富其内涵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需要艺术创作者将社会体验的自我与艺术的自我进行有机结合。本文将从社会性自我的概念、主题性创作的特点及社会意义、技术问题与个人创作分析等角度出发,探讨新时代语境下的主题性美术创作。
- 曹丹
- 关键词:铜版画
- 对当下学院版画教育的思考——基于版画场域的转变
- 场域是一种拥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指在特定环境下受空间、行为、心理影响所导致的区域效应.当今时代,由于信息渠道多样以及沟通的便捷性,导致场域的区域效应扩大,成为一个更大范围的生态圈.版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其在历史...
- 曹丹
- 关键词:版画教育教学策略场域理论
- 《推行美育--五十三梯之上》
- 2020年
- 曹丹
- 论“后学院”艺术现象(节选)
- 2012年
- 中国学院艺术现象最早可追溯至公元18世纪。1715年,郎世宁将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后,学院艺术就通过近现代艺术教育逐步落户中国。21世纪前后,中国"后学院"艺术以其"合而不同"的当代方式与中国本土化的当代艺术汇流。为梳理文脉,呈现文化传承的流变方式,本文试图通过学院艺术的发展路径,全面探讨学院艺术中的"后学院"艺术现象,以理清文化传承与学理变迁的文化路径。
- 曹丹
- 关键词:学院艺术文化传承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