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小明

作品数:154 被引量:641H指数:13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6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2篇哲学宗教
  • 24篇政治法律
  • 22篇经济管理
  • 14篇文化科学
  • 12篇社会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文学

主题

  • 27篇正义
  • 26篇道德
  • 21篇社会
  • 17篇主义
  • 13篇伦理
  • 11篇文化
  • 10篇同一性
  • 9篇思维
  • 7篇对等
  • 7篇民族
  • 7篇公平
  • 5篇哲学
  • 5篇分配正义
  • 5篇财富
  • 4篇道德内化
  • 4篇道德意志
  • 4篇意志
  • 4篇人类社会
  • 4篇群体性
  • 4篇文明

机构

  • 121篇吉首大学
  • 23篇湖南师范大学
  • 18篇中南大学
  • 5篇河南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河源职业技术...
  • 2篇湖南省社会主...
  • 2篇湖南商学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伦敦大学学院
  • 1篇怀化师专
  • 1篇中共山东省委...
  • 1篇广东科技学院
  • 1篇湘西民族职业...
  • 1篇澳大利亚拉筹...

作者

  • 153篇易小明
  • 4篇乔宇
  • 4篇周忠华
  • 3篇王波
  • 2篇赵永刚
  • 2篇刘仁贵
  • 2篇曹晓鲜
  • 2篇黄宏姣
  • 2篇赵静波
  • 2篇朱栋梁
  • 2篇黄立
  • 2篇易岚
  • 2篇刘国新
  • 1篇赵永刚
  • 1篇聂文军
  • 1篇钟海平
  • 1篇高辉
  • 1篇孙亮
  • 1篇刘於清
  • 1篇陆升合

传媒

  • 14篇道德与文明
  • 13篇齐鲁学刊
  • 11篇伦理学研究
  • 9篇天津社会科学
  • 9篇吉首大学学报...
  • 8篇河南师范大学...
  • 7篇哲学研究
  • 6篇求索
  • 5篇社会科学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湘潭大学学报...
  • 2篇哲学动态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学术交流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社会科学家
  • 2篇宁夏社会科学
  • 2篇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14篇2007
  • 11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本动力方式探析被引量:4
2008年
任何社会的发展最终都要从人的本质属性的表现外化中获取动力。如果说毛泽东时代主要是通过释放人的群体本质属性力量来推动社会的发展,那么,邓小平时代则主要是通过释放人的个体本质力量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通过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来建构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则可以理解为通过全面释放人的三重本质力量的方式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在这里,人的发展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易小明刘仁贵
关键词:群体性个体性
论民族外部生境差异与民族发展进程的关系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论述了民族外部生存环境的差并与民族发展进程的关系,对民族的外部生存环境与客观自然环境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民族外部生存环坎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使民族的外部生存环境得以具体化,进而分析了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民族发展进程的影响。
罗康隆易小明
关键词:自然因素民族发展具体化社会因素
全文增补中
道德概念的应然发展被引量:6
2013年
传统的道德概念,其适用范围局限于人与人的关系之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体身心关系的合理处理,越来越需要上升到道德的层面来进行规范,因此,道德概念应当向天人关系、向身心关系扩展。同时,还应当将和谐与生活幸福纳入道德概念的内涵,因为它们作为道德追求的根本目的,内含着对道德行为方式的内在规定。
易小明易岚
关键词:道德应然
从人的三重属性看当前我国所有制变革的合理性被引量:11
2002年
人是类性、群体性和个体性的现实统一。制度深刻影响着人的属性 ,影响着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 ,而人又毕竟是制度建立与变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类性、群体性对应着生产资料公有制 ,人的个体性对应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当前我国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公有制、集体所有制和私有制相并存的所有制形式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将人的类的利益、群体的利益和个体的利益相统一的原则 。
易小明
关键词:生产资料所有制逻辑
正义的二元对等性及其互动发展被引量:1
2008年
正义包括同一性正义与差异性正义,它通过对等原则实现自身。两种正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们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易小明李平王洪车
关键词:正义同一性二元性对等性
差异与和谐社会建构被引量:5
2006年
和谐社会是差异基础上的和谐,它追求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和谐。实现和谐社会要从质和量上把握好差异的历史、现实发展,从而使差异张力保持在有利于和谐社会建构的范围之内。
易小明刘仁贵
关键词:和谐社会
对等:正义的内在生成原则被引量:13
2006年
正义作为“相同者同等对待”和“不同者差等对待”的统一,它的实现是以对等为中介的。从人的同一性出发,通过对等而实现同等对待,从人的差异性出发,通过对等而实现差等对待,对等是正义的内在生成原则。
易小明
关键词:对等正义
民族文化差异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耦合性探析——基于扶贫开发的视角被引量:2
2014年
我国由于地域广袤,民族众多,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差别大、层次多,加上民族生境的迥异等原因,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民族之间历史文化的差异,其存在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存在性的差异将给区际协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会给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带来阻碍。因此,对民族文化差异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耦合性进行研究,对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易小明乔宇
关键词:民族文化扶贫开发
人的全面发展是贯穿社会主义运动的精髓——对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深层认识被引量:2
2002年
人虽是同时具有类性、群体性、个体性的社会存在物 ,但是 ,人的这三重属性的具体展现并不是一蹴而就地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 ,而是在生产力的支撑下大致经历了一个相互挤压、逐重实现、和谐共生的发展过程 ,即整体上呈现出由以类性表现为主到以群体性表现为主再到以个体性表现为主并向类和群体回溯提升的历史进程。直接从封建状态过渡而来的社会主义社会 ,主要张扬了人的类性特别是群体性 ,而资本主义社会则主要张扬了人的个体性 ,由于人是三重形态的本然统一 ,社会制度是由人选择、建构的 ,因而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从统一于人类内部的角度而言也就表现为其所内在的三重属性之间的对立统一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由相互斗争到竞争并存再到开放借鉴的历史也正是人的三重属性不断获求全面发展的历史 ,人的全面发展 。
易小明
关键词:社会主义群体性个体性
研究生创新能力生成的主体条件被引量:13
2007年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生成是主客观多方面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从主体方面来讲,扎实的基础知识、强劲的创新意识、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三个基本的必要条件。
易小明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