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常绿
  • 9篇阔叶
  • 9篇常绿阔叶
  • 8篇阔叶林
  • 8篇常绿阔叶林
  • 6篇物种
  • 4篇群落
  • 3篇地形
  • 3篇树种
  • 3篇天童
  • 3篇落叶
  • 3篇落叶树
  • 3篇落叶树种
  • 3篇常绿树
  • 3篇常绿树种
  • 2篇多度
  • 2篇浙江天童
  • 2篇退化群落
  • 2篇物种多度分布
  • 2篇物种多样性

机构

  • 1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11篇方晓峰
  • 8篇王希华
  • 7篇马遵平
  • 6篇杨庆松
  • 5篇刘何铭
  • 4篇张志国
  • 4篇谢玉彬
  • 2篇张娜
  • 2篇阎恩荣
  • 2篇郑泽梅
  • 2篇王樟华
  • 1篇李萍
  • 1篇沈国春
  • 1篇王达力
  • 1篇袁铭皎
  • 1篇陈卫娟
  • 1篇严晓
  • 1篇杨海波
  • 1篇曹烨
  • 1篇孙小颖

传媒

  • 5篇生物多样性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童地区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生境选择性差异研究
方晓峰刘何铭王希华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空间自回归模型生境选择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窗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6
2015年
林窗是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中十分重要的结构,但其本身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相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林窗面积以及土壤和地形因子等有关。本文选取浙江天童20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的84个冠林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窗内部以及不同距离邻域内的物种组成,选取包含大部分林窗内物种(≥75%),并且对林窗内物种丰富度影响最大的邻域作为相关邻域(林窗周围成熟植株通过种子传播影响林窗物种丰富度,把距离冠林窗边缘5 m范围内的区域作为种源效应邻域;由于距离林窗较近,物种组成与林窗形成时仍存活个体的物种组成相似,故把距离冠林窗边缘4 m范围内的区域作为距离效应邻域),然后计算种源效应邻域内成熟植株的物种丰富度、距离效应邻域内所有植株的物种丰富度、冠林窗的面积、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凸度)和土壤因子(p H值、全氮、全碳、全磷),最后对11个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随机组合,构建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筛选最优模型(AICc最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种源效应邻域内成熟植株的物种丰富度和冠林窗面积显著影响林窗内物种丰富度,其他因素并未对冠林窗内物种丰富度产生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说明,冠林窗面积的大小以及外部种源的丰富程度是决定冠林窗内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可能只产生间接影响。
刘何铭杨庆松方晓峰马遵平沈国春张志国王樟华王希华
关键词:种源天童森林群落
天童常绿阔叶林中常绿与落叶物种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被引量:21
2016年
物种多度分布是对群落内不同物种多度情况的数量描述,作为理解群落性质的基石,其形成机制受到广泛关注。常绿与落叶物种是两类有着不同物候性状与生长策略的物种集合,它们普遍共存于常绿阔叶林中。在天童20 ha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内,虽然常绿物种在物种多度和胸高断面积等指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其在物种丰富度上却不及落叶物种。分析两者在常绿阔叶林中的物种多度分布特征,能够为理解常绿阔叶林内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此,我们基于天童样地的植被调查数据,一方面利用累积经验分布函数对两类生活型植物的物种多度分布进行描述,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K-S检验)判断其差异性;另一方面,采用纯统计模型、生态位模型和中性理论模型对二者的物种多度分布曲线进行拟合,并基于K-S检验的结果以及AIC值进行最优模型的筛选。结果显示:(1)常绿与落叶物种的物种多度分布曲线间并无显著差异。(2)在选用的3类模型中,中性理论模型对于两类物种多度分布曲线的拟合效果都最好,而生态位模型的拟合效果则一般。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常绿与落叶物种在物种数量和多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但它们却有着近似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以及相近的多样性维持机制。然而,鉴于模型拟合的结果只能作为理解群落多样性构建机制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故而只能初步判定中性过程对于常绿与落叶物种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影响更大,却不能排除或衡量诸如生态位分化等其他过程在两类生活型多样性格局形成中的贡献。
方晓峰杨庆松刘何铭马遵平董舒曹烨袁铭皎费希旸孙小颖王希华
关键词:物种多度分布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土壤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地形的关系被引量:33
2012年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土壤pH值、全碳、全氮和全磷的空间异质性及分布格局,并基于RDA排序和偏回归方法定量评价了海拔、凹凸度和坡度等地形因子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土壤的pH值、全碳、全氮和全磷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18%、42.98%、36.55%和46.27%;土壤性质的空间自相关范围为81.6~54.5m,pH值、全碳和全氮呈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而全磷存在强烈的空间自相关;pH值、全碳和全氮均呈零星斑块状空间分布,全磷则呈条带状分布;地形因子中,pH值和全磷受凹凸度的影响最大,为负相关,凹凸度能单独解释pH值和全磷空间变异的21.24%和14.62%;全碳和全氮受海拔影响最大,呈正相关,海拔能单独解释全碳和全氮空间变异的10.54%和10.60%.不同地形因子对土壤性质各指标空间变异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与本地区酸性降雨分配及局地土壤水分含量和气温受地形的影响有关.
张娜王希华郑泽梅马遵平杨庆松方晓峰谢玉彬
关键词:土壤性质地形常绿阔叶林排序
常绿阔叶林中常绿与落叶树种的多样性格局及其共存
作为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中孕育着十分丰富的生物资源,是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在这一生态系统中业已开展了不少有关生物多样性格局及物种共存方面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常常涉及到物种、谱系进化以及功能性状等多个层次...
方晓峰
关键词:Β多样性常绿树种落叶树种物种共存物种多度分布
文献传递
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由于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以及人为砍伐等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导致我国各地的常绿阔叶林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本项研究从物种多样性角度出发,首先对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及其退化群落的α多样性进行了对比,进而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从9种可能影响该地区物种多样性的因子:海拔、坡度、坡向、用地类型、土层厚度、人类干扰强度、与自然植被的距离、同主要道路的距离以及距离村庄远近中,筛选出主要因子,并分析了它们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常绿阔叶林的α多样性要显著高于退化群落;(2)对退化群落物种丰富度影响较显著的因子主要是:土层厚度、到自然植被的距离以及用地类型.其中物种丰富度与土层厚度呈正相关,与到自然植被的距离呈负相关,而废弃的人工果园、用材林中植被的物种丰富度相对另两类用地类型要高.(3)通过把前述9个因素划分为生境、景观、人类干扰三大类型后可以发现,它们对退化群落物种丰富度的作用大小存在明显差异.三大类因素对退化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都有显著影响;对于退化的针叶林来说,主要的影响因子是生境和人类干扰;而就退化的灌丛而言,则主要是生境因素.
方晓峰王希华陈卫娟严晓
关键词:退化群落物种多样性
天童常绿阔叶林定居幼苗存活和生长的关联被引量:9
2017年
群落幼苗的更新过程是维持群落物种共存的关键环节,其中幼苗成功定居后的发展阶段是群落幼苗更新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群落可繁殖个体补充格局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相比于新生幼苗,群落内定居幼苗短期死亡率相对较低,需要较长时间的监测才能完整地了解其存活格局,所以相关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研究假设群落内已经成功定居的幼苗的生长状况能够较好地预测其存活情况,通过分析影响其生长的外在因素,尝试间接地估计定居幼苗可能的存活格局,从而了解定居幼苗的存活和生长过程。为验证该假设,本文选取浙江天童20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的定居幼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其相对生长速率,以及生物邻体因子(同种/异种成树邻体指数,同种/异种幼苗邻体密度,同种/异种成树邻体的凋落叶产量)和微生境因子(冠层开度、草本覆盖率、海拔、坡度、坡向、土壤p H、全氮和全磷含量)对定居幼苗短期存活概率的影响,并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生物邻体因子和微生境因子对定居幼苗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群落内定居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对其本身的短期存活概率有显著正影响,且其影响程度最高;冠层开度对群落幼苗相对生长速率有显著正影响,且是唯一有显著影响的因子。上述结果说明,在群落幼苗成功定居后,其生长状况能够较好地预测其存活情况,加之林下较好的光照条件能够促进幼苗的生长,这可能间接导致在林下光照较好的生境条件下定居幼苗长期存活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刘何铭马遵平杨庆松方晓峰林庆凯宗意阿尔达克.阿庆王希华
关键词:存活率相对生长速率
宁波地区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
宁波地处我国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其地带性植被为典型常绿阔叶林。但由于受到长时间、大强度的人类干扰,宁波地区目前的植被己呈现出大面积退化的状况。本研究通过对宁波地区植被的调查以及对现有数据的整理,试图揭示该区域内常绿...
方晓峰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退化群落常绿阔叶林
文献传递
浙江天童20ha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被引量:83
2011年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东部低海拔地区的典型植被,基于大型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分析是揭示其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基础。作者在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了20ha的样地,并完成了第一次群落学特征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样地内共有胸径≥1cm的木本植物152种94,603株,隶属51科94属。重要值最大的前3个科依次是山茶科、樟科和壳斗科。属水平上热带区系成分占总属数的52.1%,温带区系成分占42.6%。常绿物种在样地内占绝对优势,占总重要值的80.3%。重要值最大的3个种依次是细枝柃(Eurya loquaiana)、黄丹木姜子(Litsea elongata)和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iaris);稀有种共计55种,占总物种数的36.2%。木本植物整体径级结构呈逆"J"字型。萌枝分枝情况表明,常绿物种的萌、分枝能力强于落叶物种。此结果表明天童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丰富,群落成熟稳定,更新良好,反映了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的典型特征。
杨庆松马遵平谢玉彬张志国王樟华刘何铭李萍张娜王达力杨海波方晓峰阎恩荣王希华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天童物种组成径级结构
基于地形因子的天童地区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共存机制研究被引量:30
2012年
位于亚热带的浙江天童和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大样地分布有较高比例的落叶树种,那么它们与常绿树种的共存机制是什么?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生态习性差异较大,二者对生境的选择应有所不同,我们推测生境分化可能是两类植物实现共存的主要机制。为检验该假设,我们以天童20ha动态样地调查数据为依托,选择个体数≥20的55个常绿树种和42个落叶树种作为分析对象,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地形因子对二者分布的影响差异,用torus转换检验来分析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与各类地形生境的关联。结果如下:(1)CCA分析表明地形因子对常绿树种分布的解释量为19.2%,对落叶树种分布的解释量为7.0%。(2)torus转换检验结果表明,与沟谷成正关联的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比例分别为16.4%和28.6%,成负关联的比例分别为40%和7%;与山脊成正关联的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比例分别为41.8%和4.8%,成负关联的比例分别为10.9%和47.6%;与受干扰生境成正关联的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比例分别为16.4%和42.9%。上述结果说明地形对常绿树种分布的影响大于落叶树种;两个植物类群对生境的选择多呈现相反格局,尤其是在沟谷生境和山脊生境,这进一步表明生境分化是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共存的重要机制之一,生态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解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的维持。
谢玉彬马遵平杨庆松方晓峰张志国阎恩荣王希华
关键词:地形常绿树种落叶树种常绿阔叶林生态位理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