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小玲

作品数:112 被引量:55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5篇子宫
  • 42篇子宫内膜
  • 42篇内膜
  • 42篇宫内
  • 42篇宫内膜
  • 39篇异位症
  • 39篇子宫内膜异位
  • 39篇子宫内膜异位...
  • 39篇内膜异位症
  • 27篇腹腔
  • 20篇腹腔镜
  • 19篇手术
  • 17篇细胞
  • 13篇卵巢
  • 12篇妊娠
  • 9篇血管
  • 9篇肿瘤
  • 7篇内皮
  • 7篇激素
  • 6篇子宫内膜异位...

机构

  • 105篇中南大学湘雅...
  • 10篇中南大学
  • 7篇湖南省妇幼保...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佛山市第一人...
  • 2篇湖南省人民医...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广州市花都区...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桃江县人民医...

作者

  • 111篇方小玲
  • 26篇夏晓梦
  • 23篇林秋华
  • 17篇黄凤英
  • 13篇范红
  • 10篇刘凤英
  • 7篇吴献青
  • 7篇符淳
  • 6篇章婷婷
  • 4篇丁依玲
  • 4篇陈蒲香
  • 4篇吴宜林
  • 4篇张洪文
  • 4篇王新
  • 4篇刚君
  • 4篇郭李璐
  • 3篇龚颖萍
  • 3篇张向梅
  • 3篇刘毅智
  • 3篇张丽娟

传媒

  • 14篇中南大学学报...
  • 13篇医学临床研究
  • 9篇中国现代医学...
  • 6篇中国内镜杂志
  • 6篇实用妇产科杂...
  • 5篇湖南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学工程
  • 4篇医学与哲学(...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现代妇产科进...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生殖医学杂志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国外医学(妇...
  • 2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4
  • 10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10篇2004
  • 10篇2003
  • 7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盆腔结核22例误诊原因探讨
2004年
范红方小玲
关键词:误诊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ICAM-1和VEGF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患者腹腔液中细胞内粘附分子 1 (ICAM 1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水平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 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 4 0例对照组腹腔液中ICAM 1和VEGF的含量。结果内异症组腹腔液中ICAM 1和VEGF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均P <0 .0 1 ) ;在月经周期中 ,ICAM 1的水平增殖期与分泌期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VEGF的水平增殖期显著高于分泌期 (P <0 .0 5 ) ;ICAM 1和VEGF两者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ICAM 1和VEGF增高 ,可能参与其病变的发生发展。
方小玲夏晓梦林秋华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盆腔疼痛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3
2010年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盆腔疼痛是它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易复发,成为妇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对EMT引起盆腔疼痛的发病机理的不断认识,其诊治也相应得到完善和发展。本文从哲学的角度以认识和实践等观点对EMT引起盆腔疼痛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助于临床诊治。
郭李璐方小玲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
异种血管内皮细胞疫苗治疗Lewis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动物模型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索一种以抑制异位病灶新生血管为靶点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新方法。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固定后溶于PBS中 ,作为疫苗 ,并培养人成纤维细胞、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作为对照细胞。手术移植法建立Lewis大鼠内异症 (EMT)的动物模型 ,然后随机将EMT模型分为 6组 ,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疫苗和对照组细胞。A组 (治疗组 )注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1× 10 5) ,B组 (治疗组 )注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5× 10 5) ,C组 (治疗组 )注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1× 10 6) ,D组 (对照组 )注射PBS 0 .5ml,E组 (对照组 ) :注射人成纤维细胞 (5× 10 5) ,F组 (对照组 )注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 (5× 10 5) ,四周后观察异位病灶微血管密度(MVD)、间质细胞增殖指数、病灶面积的变化 ;同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人成纤维细胞和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诱导的免疫血清在体外对鼠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 (B ,C组 )异位病灶的面积较治疗前显著缩小 (P <0 .0 5 ) ,与其它组比较 ,治疗组 (B ,C组 )MVD在治疗后降低 (P <0 .0 5 ) ,但间质细胞的增殖指数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诱导的免疫血清在体外能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 (P <0 .0 5 )。结论 :异种血管?
吴献青林秋华陶光实方小玲黄凤英
关键词:LEWIS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微血管密度血管形成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子宫内膜异位症miRNAmRNA调控网络的初步构建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初步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miRNA-mRNA的调控网络,探索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从GEO下载数据集GSE7305,使用R语言软件对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使用DAVID在线网站对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HMDD v3.0精准查询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且经过验证(≥2次)的miRNA,并使用miRwalk 2.0数据库预测其靶基因。将预测的靶基因和GSE7305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求得交集,获得miRNA和mRNA相互作用关系对。在Cytoscape v3.6.1中绘制miRNA-mRNA调控网络图,并运用CytoHubba插件进行核心mRNA及miRNA的筛选,构建相应的子网络。结果从GSE7305中共获得65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主要富集于补体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细胞黏附相关信号通路中。成功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miRNA-mRNA分子调控网络,并筛选出核心mRNA和miRNA:hsa-miR-20a-5p、hsa-miR-141-3p、hsa-miR-200b-3p、hsa-miR-449b-3p属于高频下调表达的miRNA,且均可靶向作用于GATA6;高频上调表达的hsa-miR-125-5p可同时作用于PGR、ESR1,并下调两者表达水平。结论通过基因芯片分析和数据库挖掘方法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探索联合miRNA及其靶基因作为临床诊断标志物提供可靠的研究方向。
姜丽章蒙蒙王思雪曹乐周雨馨方小玲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MIRNA基因芯片差异表达基因调控网络
膜-细胞骨架联接分子ezrin及妇科相关的疾病
2009年
Ezrin蛋白是ERM(ezrin、radixin、moesin)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为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皮质细胞骨架。以控制细胞形态,参与细胞间及细胞与基质之间的黏附,信号传导和细胞运动等。到目前为止,Ezrin是ERM蛋白家族中研究最多的一个成员.本文将对Ezrin的结构、功能及其可能参与的妇科疾患作一综述。
刘玉娟方小玲
关键词:细胞骨架妇科疾患EZRINEZRIN蛋白疾病分子
妇科腹腔镜手术少见并发症3例
符淳方小玲张洪文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宋绿茵何凤仪方小玲陈盛强佘达贤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基因
孕酮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孕酮对体外培养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分泌MMP2和MMP9的影响。方法:采用明胶酶谱分析法测定17例卵巢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12例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和14例正常对照组在位内膜体外培养的间质细胞上清中MMP2,MMP9的水平,并予不同浓度的孕酮对15例异位内膜细胞进行干预,测定干预后的MMP2,MMP9水平。结果: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分泌的MMP2,MMP9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间质细胞和对照组间质细胞(分别P<0.01,P<0.05)。浓度为109mol/L孕酮可以明显抑制异位内膜间质细胞MMP2和MMP9的分泌。大于107mol/L浓度孕酮几乎可以完全抑制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分泌MMP9,但不能完全抑制MMP2的分泌。结论:孕激素可以抑制异位内膜间质细胞MMP2,MMP9的分泌,尤其是抑制MMP9的作用较强。
陈建林林秋华方小玲陶光实黄凤英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孕酮
重复性葡萄胎1例
2002年
陈蒲香方小玲
关键词:病例报告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