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文彬

作品数:83 被引量:45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矿业工程
  • 11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9篇充填
  • 21篇充填体
  • 20篇胶结充填
  • 18篇胶结充填体
  • 14篇尾砂
  • 13篇全尾砂
  • 12篇固结
  • 9篇采场
  • 9篇采矿
  • 8篇空区
  • 7篇采空
  • 7篇采空区
  • 6篇嗣后充填
  • 6篇铁矿
  • 6篇空区充填
  • 6篇采空区充填
  • 6篇充填挡墙
  • 5篇排土
  • 5篇排土场
  • 5篇稳定性分析

机构

  • 70篇中国矿业大学...
  • 22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马钢(集团)...
  • 3篇金属矿山安全...
  • 2篇中钢集团马鞍...
  • 2篇冀中能源股份...
  • 2篇武汉钢铁(集...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渥太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开滦(集团)...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五矿集团
  • 1篇永平铜矿
  • 1篇黄金集团
  • 1篇嵩县山金矿业...
  • 1篇山东黄金矿业...

作者

  • 82篇徐文彬
  • 17篇宋卫东
  • 11篇潘卫东
  • 10篇张通
  • 9篇王炳文
  • 8篇侯运炳
  • 7篇杜建华
  • 7篇魏书祥
  • 6篇王家臣
  • 5篇岳润芳
  • 5篇曹阳
  • 4篇陈超
  • 4篇万海文
  • 3篇樊攀峰
  • 3篇王东旭
  • 3篇孔德中
  • 3篇王文景
  • 3篇李攀
  • 3篇党鹏
  • 2篇张永强

传媒

  • 7篇金属矿山
  • 5篇采矿与安全工...
  • 4篇岩土力学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4篇现代矿业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矿业科学学报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煤炭学报
  • 2篇科教文汇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有色金属(矿...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工程爆破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

  • 7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11篇2016
  • 15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全尾砂固结排放浆体临界流速测量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尾砂固结排放浆体临界流速测量系统。所述全尾砂固结排放浆体临界流速测量系统,包括配料机构、搅拌机构、管道输送机构、数据采集处理机构,配料机构设置有水箱、全尾砂仓、胶凝剂仓、称重装置、导管,搅拌机构设置...
徐文彬朱时廷魏书祥侯运炳
文献传递
玲珑金矿全尾砂絮凝沉降特性试验被引量:10
2019年
目前全尾砂胶凝充填是金属矿山充填采矿法的发展方向,全尾砂浓缩沉降是实现矿山连续高效充填的技术关键。以山东玲珑金矿全尾砂和5种絮凝剂为原料,开展了全尾砂静态絮凝沉降试验,采用控制单一变量试验方法,以沉降速度和沉降底流浓度为参考指标,对絮凝剂各参数对絮凝沉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型絮凝剂(分子量为1 200万)絮凝效果最佳,尾砂沉降速度最快;当絮凝剂溶液浓度为0.2%,单耗为75 g/t时,沉降效果最佳,继续增大絮凝剂溶液浓度和单耗,会导致絮凝剂和全尾砂溶液黏度增大,沉降速率和底流浓度减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絮凝沉降全过程力学模型,将沉降全过程分为3个阶段,并分别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出了沉降全过程理论曲线,供相关研究参考。
田明明徐文彬王成龙阎少华
关键词:全尾砂絮凝沉降沉降速度底流浓度沉降曲线
不同倾角节理岩体损伤演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为研究节理倾角对岩体损伤的影响规律,运用损伤力学理论建立考虑节理与荷载共同作用的岩体损伤演化模型及损伤本构模型;通过单弱面理论对模型试验进行验证,同时探讨节理岩体损伤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单弱面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模型试验能较好地表征含单一结构面的岩体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征及损伤演化规律;当节理倾角从0增大到90°过程中,初始节理损伤先增后减,在倾角为60°时至最大值,总体呈倒“U”型分布规律;不同倾角节理岩体总损伤演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S”型分布规律,先缓慢增加,而后快速增加,最后再缓慢增加其值趋于1;节理倾角只影响总损伤率数值大小不影响其演化规律,总损伤率随应变增加呈正态分布;总损伤率受控于节理面分布规律,当节理倾角从0增大至90°的过程中,总损伤率先减小后增大.
汪杰李杨李杨徐文彬
关键词:节理岩体损伤演化规律损伤本构模型
聚丙烯纤维加筋固化尾砂强度及变形特性被引量:22
2019年
针对胶结充填体脆性强、易开裂等问题,以聚丙烯纤维为加筋材料,通过设置水泥与尾砂质量比为1∶10和1∶20,纤维掺量为0、0.05%、0.15%和0.25%的充填体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究纤维掺量对胶结充填体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借助扫描电镜(SEM),从微观角度探讨纤维对充填体力学性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充填料浆的屈服应力随纤维掺量增加呈线性增大,其流态模型符合Bingham流体;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充填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纤维最优掺量为0.15%;掺入纤维有效地减缓了裂纹的扩展,约束了充填体的变形,充填体的峰后应变软化延长,残余强度增大,破坏特征由脆性向延性转变;纤维的加固效果主要受纤维与尾砂−水泥基体界面之间的黏结与摩擦作用控制.
徐文彬李乾龙田明明
关键词:胶结充填体聚丙烯纤维屈服应力破坏特征
一种全尾砂固结排放胶结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尾砂固结排放新型胶结剂的制备方法,属尾砂处理领域,用于金属矿山尾砂固结排放或尾砂井下充填等。该新型胶结剂根据全尾砂固结排放工艺的特点,由以下成分的原料按一定质量分数配制而成:铁矿高炉水淬矿渣40%~80%...
徐文彬魏书祥侯运炳岳润芳陈超朱时庭
文献传递
煤炭院校“金属矿床开采方法”课程教学探讨
2016年
为力求适应教育部21世纪矿业类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我们在煤炭院校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基础上,补充金属矿山开采内容,旨在调整学生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培养高质量的智慧型、复合型人才。"金属矿床开采方法"课程是矿业类院校采矿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本文从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对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课程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与优化措施,为培养适应新的国际矿业环境下的采矿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徐文彬
关键词:金属矿床教学改革
一种胶结充填体固结过程及其稳定性监测多功能孔式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装置,尤其是一种胶结充填体固结过程及其稳定性监测多功能孔式装置,该装置由探头帽,铰接杆,感应元件,螺杆,铰接杆底座,滑管,滑杆,穿线管,传输线,旋钮,螺帽,螺母组成。旋转旋钮2带动螺帽3转动并上升,滑管...
徐文彬田喜春万昌兵曹阳李攀田晓贺
文献传递
软-陡基底排土场边坡破坏模式与机理被引量:4
2021年
针对西藏甲玛铜矿角岩排土场基底倾角大、表土层软的特点,以该地区排土场为工程背景,基于相似模拟原理,采用底摩擦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软-陡基底排土场失稳模式和机理研究;通过非接触式位移监测系统获得了排土场变形移动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软-陡基底排土场变形失稳大致分为坡脚卸荷变形、垂直张拉裂缝贯通和张拉裂缝扩展三个阶段;②基底软弱土层受压,坡脚处软弱土层受剪切作用明显,是滑移变形失稳触发地带;③潜在滑移面穿过软弱土层,形成近似圆弧滑面。软-陡基底排土场失稳破坏主要呈现沉降、拉裂和滑移模式。
王家臣李阳春徐文彬栾茂旭
关键词:软弱层排土场破坏模式失稳机理
大阶段嗣后充填回采顺序及出矿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以马钢姑山矿后观音山矿体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2D数值软件分析了嗣后充填法开采矿房引起的围岩应力、变形以及塑性区域变化情况,得到了围岩应力、变形及塑性区域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5种回采顺序方案,确定了盘区矿房回采顺序;并从散体力学方面提出了阶段嗣后充填法出矿顺序,指导了矿山实际生产。
徐文彬宋卫东万海文王文潇王文景
关键词:铁矿回采顺序
一种采空区充填脱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属于采矿领域,涉及一种采空区充填脱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采空区(1)、底部出矿巷道(2)、滤水管(3)、充填挡墙(8)、采空区底部预留矿石与废石(4)、废石反滤层(7);所述的滤水管(3)管体下端与采空区底部预留...
王炳文王成龙闫少华徐文彬高利晶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