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志红

作品数:77 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23篇化学工程
  • 12篇理学
  • 7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6篇杀菌活性
  • 15篇活性
  • 13篇苯基
  • 12篇生物活性
  • 12篇氨基
  • 10篇除草
  • 9篇申嗪霉素
  • 7篇衍生物
  • 7篇杀虫
  • 7篇作物
  • 7篇氨基苯
  • 7篇氨基苯基
  • 7篇除草活性
  • 6篇三唑
  • 6篇苄基
  • 6篇酰胺
  • 5篇玉米
  • 5篇田间
  • 5篇农作物病害
  • 5篇农作物病害防...

机构

  • 62篇长江大学
  • 17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南开大学

作者

  • 75篇徐志红
  • 37篇李俊凯
  • 15篇王明安
  • 12篇韩金涛
  • 11篇董宏波
  • 9篇刘斌
  • 6篇张敏
  • 6篇吴清来
  • 4篇蒋志胜
  • 4篇王进敏
  • 3篇章松柏
  • 3篇姚安庆
  • 3篇张建民
  • 3篇雷建平
  • 3篇王香萍
  • 3篇徐慧慧
  • 2篇金淑惠
  • 2篇王文凯
  • 2篇王少康
  • 2篇张敏

传媒

  • 14篇农药学学报
  • 8篇有机化学
  • 3篇农药
  • 3篇中国植保导刊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湖北植保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科教导刊(电...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农药科学与管...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10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吩嗪-1-羧酸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天然产物吩嗪-1-羧酸(PCA)作为重要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在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d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tes)等微生物分泌物中广泛存在,具有医用抗肺癌活性及抗水稻纹枯病、西瓜枯萎病、辣椒疫病、小麦全蚀病、西瓜炭疽病和油菜菌核病等病原菌的广谱性农用抗菌活性,对人畜和环境无害,并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是研发绿色农药的理想化合物。文章综述了吩嗪-1-羧酸及其类似物在微生物发酵及化学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合成路线中的关键反应,讨论了各合成方法的优缺点。
吴清来徐志红李俊凯
关键词:杀菌活性
江汉平原烟粉虱暴发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被引量:1
2007年
章松柏张长青徐志红鲁红学赵明敏徐万才
关键词:烟粉虱江汉平原粉虱科同翅目
不同栽培方式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被引量:11
2016年
杂草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不同栽培方式下稻田杂草有不同的发生特点,给杂草的防除增加了难度。总结了直播田、机插秧田、拋秧水田和移栽田的杂草发生特点,重点对此4种栽培方式下水稻田杂草的化学防治措施、施药时期、施用方式以及除草剂品种的选择进行了介绍。
徐志红李俊凯
关键词:稻田杂草移栽田直播田除草剂
新型三唑哌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被引量:4
2021年
以1,2,4-三唑、2-氯-2,4-二氟苯乙酮和哌嗪为原料,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合成了一个系列20个新型三唑哌嗪类衍生物7a~7t,其结构均经过了^(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确证。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触杀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和杀虫活性。杀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200μmol/L下,化合物7n、7r和7s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0.19%、62.27%和50.00%,与对照药剂三唑酮抑菌效果相当;化合物7r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为49.49μmol/L。杀虫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在100 mg/L时,化合物7o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死率为40.00%,略低于对照药剂氰氟虫腙(46.67%)。本研究所合成的新化合物兼具杀菌和杀虫活性,可为新型三唑哌嗪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提供参考。
邓珅钏李旭军朱祥杜晓英李俊凯徐志红
关键词:哌嗪杀菌活性杀虫活性
新型含咪唑啉2,4-二酮的磷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被引量:5
2013年
在合成含咪唑啉2,4-二酮磷酸酯和磷酰胺酯类化合物的基础上,将5-[4-氨基-苯(苄)基]-2,4-咪唑啉二酮中间体与O,O-二烷(芳)基硫代磷酰氯反应合成得到了38个结构新颖的O,O-二烷(芳)基-5-[4-氨基-苯(苄)基]-2,4-咪唑啉二酮硫代磷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H NMR,31P NMR,IR,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表征.化合物9b:C14H20N3O3PS21/3H2O,Mr=379.43,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82092(5)nm,b=1.79810(14)nm,c=2.0153(2)nm,α=72.289(8)°,β=79.355(7)°,γ=77.288(6)°,V=2.7421(4)nm3,Dc=1.379 g/cm3,Z=6,F(000)=1196,μ(Mo Kα)=0.397 mm-1,S=1.031,final R=0.0426,wR=0.0797.初步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O,O-二甲基-5-(4-氨基苯基)-2,4-咪唑啉二酮硫代磷酰胺(7a),O-乙基-O-苯基-5-(4-氨基苄基)-2-硫代-2,4-咪唑啉二酮硫代磷酰胺(9n)和O,O-二甲基-5-(3-氨基苯基)-2-硫代-2,4-咪唑啉二酮硫代磷酰胺(11a)在100μg/mL浓度下对油菜的抑制率分别为75.4%,80.5%,81.7%,其中11个化合物对蚜虫的LD50值在182.41~368.52μg/mL之间,表现了良好的杀虫活性.
王进敏徐志红韩金涛董宏波刘斌王明安
关键词:咪唑啉硫代磷酰胺生物活性
多杀菌素对亚洲玉米螟和家蝇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应用点滴法、浸渍法和含药饲料喂食法,研究了多杀菌素对亚洲玉米螟和家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可影响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发育。用点滴法低浓度(1.0、2.5 ng/头)处理24 h和48 h后,其相对生长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分别为(86.17±1.83)%、(53.23±1.63)%和(81.15±2.35)%、(52.07±0.71)%,浓度越低其相对生长率越大;高浓度(5 ng/头)处理后48 h幼虫相对生长率受抑制,为(50.21±0.85)%,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多杀菌素浸液法处理能降低家蝇的产卵率,随着spinosyn A浓度的增加,家蝇卵孵化率有明显下降趋势。方差分析显示,各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而饲喂法处理后其化蛹率显著下降。
徐志红李俊凯
关键词:多杀菌素亚洲玉米螟家蝇生长发育
申嗪霉素羟基苯甲酸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2022年
[目的]为了提高申嗪霉素的生物活性。[方法]以吩嗪-1-羧酸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酯水解等反应,将羟基苯甲酸结构片段引入吩嗪-1-羧酸中。[结果]设计合成了6个新的申嗪霉素羟基苯甲酸衍生物4a~4c和5a~5c。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80 mg/L下,化合物5a对水稻纹枯病的抑菌率为74.54%;在160 mg/L时,化合物5a对水稻纹枯病的盆栽防效达到了61.26%;在160 mg/L下,化合物4a对水稻纹枯病的诱导抗病性效果达到了58.54%,与水杨酸活性相当。[结论]目标化合物不仅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而且部分化合物还具有对水稻纹枯病的诱导抗病性,这对于绿色生物源农药申嗪霉素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高亚强游江周蒲郭倩男徐志红
关键词:吩嗪-1-羧酸水杨酸杀菌活性诱导抗病性
8种杀虫剂对松树松褐天牛的田间防效被引量:3
2021年
为明确8种杀虫剂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在松褐天牛成虫期,采用喷雾施药方法,在2019年和2020年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开展了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6%联苯菊酯·噻虫啉微囊悬浮剂、60%吡蚜酮·呋虫胺水分散粒剂、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350 g/L吡虫啉悬浮剂、20%呋虫胺悬浮剂在药后3、5d的防效均在80.00%以上,药后15 d防效为73.09%~89.47%,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对松树无药害,推荐在松褐天牛羽化始盛期使用。
邓珅钏游江周蒲高亚强徐志红
关键词:松树松褐天牛田间防效
5-亚环己基-2-取代氨基咪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以环己酮和2-硫代乙内酰脲为起始原料,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制得5-亚环己基-2-硫代咪唑啉-4-酮(1),化合物1在乙醇钠/乙醇体系中与碘甲烷反应得到5-亚环己基-2-甲硫基咪唑啉-4-酮(2),化合物2再与相应的取代苯胺或苄胺在冰醋酸体系中回流制得目标化合物5-亚环己基-2-取代氨基咪唑啉酮3a~3r,它们的化学结构经1H NMR,IR,MS和X-ray单晶衍射确证.5-亚环己基-2-对氯苄氨基咪唑啉酮(3q):Mr=335.83,C16H18ClN3O CH4O,Monoclinic,P2(1)/n,ρ=1.264 g/cm3,F(000)=712,Z=4,a=0.59895(12)nm,b=1.2161(2)nm,c=2.4289(5)nm,β=94.03(3)°.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μg/mL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均对供试菌种显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5-亚环己基-2-对氟苄氨基咪唑啉酮(3p)对油菜菌核的EC50为24.37μg/mL,3q对辣椒疫霉的EC50为28.68μg/mL.
雷建平韩金涛徐志红董宏波王明安
关键词:KNOEVENAGEL缩合反应杀菌活性
6%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泡腾片剂的研制及其毒力测定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制6%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泡腾片剂制剂。[方法]对泡腾片剂的载体、黏结剂、分散剂进行筛选;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优选配方的杀菌活性。[结果]6%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泡腾片剂的优选配方为:苯醚甲环唑原药3%,丙环唑原药3%,柠檬酸10%,碳酸氢钠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萘磺酸盐2%,可溶性淀粉6%,无水硫酸钠补充到100%。该泡腾片剂配方符合泡腾片剂的质量标准,其对水稻纹枯病的杀菌活性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水分散粒剂相当。[结论]6%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泡腾片剂是一个具有市场潜力的优良制剂。
徐会会张良菊李俊凯徐志红
关键词:毒力测定水稻纹枯病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