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华潮

作品数:81 被引量:521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林业厅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农业科学
  • 2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天牛
  • 11篇森林保护学
  • 11篇双翅目
  • 11篇蚊科
  • 11篇菌蚊
  • 11篇菌蚊科
  • 11篇昆虫
  • 9篇松材
  • 9篇松材线虫
  • 8篇新种记述
  • 8篇星天牛
  • 8篇英文
  • 8篇线虫
  • 7篇竹梢凸唇斑蚜
  • 7篇害虫
  • 6篇挥发物
  • 5篇侵染
  • 5篇自然侵染
  • 5篇马尾松
  • 5篇GC-EAD

机构

  • 44篇浙江农林大学
  • 34篇浙江林学院
  • 9篇浙江大学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南开大学
  • 3篇浙江天目山国...
  • 2篇浙江省林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杭州钢铁集团...
  • 1篇江山市林业局

作者

  • 81篇徐华潮
  • 23篇吴鸿
  • 7篇樊建庭
  • 6篇王义平
  • 6篇刘佳敏
  • 4篇施祖华
  • 3篇杨淑贞
  • 3篇赵明水
  • 3篇余晓霞
  • 3篇田万银
  • 3篇骆有庆
  • 3篇孟俊国
  • 3篇张娓娓
  • 3篇王紫薇
  • 2篇黄坚钦
  • 2篇黄俊浩
  • 2篇张廷廷
  • 2篇郑乐怡
  • 2篇张琴
  • 2篇徐金华

传媒

  • 13篇浙江林业科技
  • 1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0篇浙江农林大学...
  • 7篇动物分类学报
  • 5篇环境昆虫学报
  • 2篇林业科学
  • 2篇昆虫学报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昆虫天敌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Entomo...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4
  • 10篇2003
  • 5篇2002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牛危害与机械损伤对山核桃挥发物的诱导差异
2014年
对健康、受机械损伤及具有天牛幼虫新鲜排粪孔的山核桃树进行顶空吸附采样,研究山核桃在不同条件处理下的挥发物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山核桃之间挥发物种类有明显差异,健康山核桃释放的挥发物种类10种,机械损伤植株10种,但二者间有5种成分不同,而天牛幼虫蛀干的植株有17种,与机械损伤的相比有10种成分不同。
王佩星徐华潮李俊
关键词:山核桃挥发物天牛幼虫机械损伤
中国真菌蚊亚科种类记述及地理分布(双翅目:菌蚊科)(英文)被引量:1
2001年
记述了我国双翅目菌蚊科真菌蚊亚科 3属 68种 ,其中有 2种中国新记录种 ;列出了属种检索表 ,同时对该亚科的地理分布和区系起源作了初步的探讨。新记录种的名录及分布如下 :①尖齿真菌蚊MycomyadentataFisher,1 937中国新记录。分布 :中国浙江 ;芬兰 ,加拿大 ,美国。②侧生新菌蚊NeoempheriapleurotivoraSasakawa ,1 979中国新记录。分布 :中国河南、浙江 ;泰国。表 1参 2
吴鸿徐华潮王义平
关键词:菌蚊科地理分布双翅目
斗米虫蛋白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4
2020年
该文主要为了研究斗米虫蛋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提取斗米虫总蛋白,逐级盐析分为3个部分,透析除盐后得到不同蛋白部位,并采用SDS-PAGE检测斗米虫不同蛋白部位的分子量;利用MTT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研究斗米虫蛋白对人胃癌细胞MFC和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增殖、迁移和凋亡的作用。MTT法研究斗米虫蛋白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EVC增殖的影响;荧光微球吞噬实验检测斗米虫蛋白对RAW264.7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Griess法检测对RAW264.7细胞释放NO能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对RAW264.7细胞的IL-6、TNF-α和IL-1β分泌量;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斗米虫蛋白作用后RAW264.7细胞中TNF-α、IL-1、TLR4、MIR-7、IFN-γ、TRL-4、IL-6以及4T1细胞中MMP2、MMP9、STAT3、c-Myc和Sdf1 mRNA水平变化。结果显示,斗米虫蛋白主要分子量集中于63 kDa,斗米虫蛋白对人胃癌细胞MFC及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增殖表现出较好抑制作用,并呈现出一定剂量依赖关系(P<0.05),对HUEVC细胞没有细胞毒性,对RAW264.7细胞表现出较好的促进增殖的作用(P<0.05)。斗米虫蛋白实验组与正常组细胞相比可以抑制4T1细胞的迁移(P<0.01),可诱导MFC和4T1细胞凋亡(P<0.05);斗米虫蛋白能够提高RAW264.7细胞的吞噬活性、NO释放量、TNF-α、1L-1β和IL-6分泌量及TNF-α、IL-1、TLR4、MIR-7、IFN-γ和IL-6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以及能显著下调4T1细胞中MMP2、MMP9、STAT3、c-Myc和Sdf1 mRNA水平(P<0.05,P<0.01)。由此推论,斗米虫蛋白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且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
孙媭侯沛颖王毅徐华潮
关键词:细胞凋亡小鼠巨噬细胞肿瘤细胞增殖抑制
笋用竹害虫天敌资源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笋用竹害虫天敌资源调查的结果 ,共查明天敌资源 44种 ,经鉴定属于螳螂目 1科 2种 ,半翅目 1科 2种 ,蛇蛉目 1科 1种 ,脉翅目 1科 2种 ,鞘翅目 2科 9种 ,双翅目 2科 2种 ,膜翅目 9科 2 2种 ;蛛形纲蜱螨目 1科 1种 ,蜘蛛目 3科 3种 ,指出了天敌的寄主和分布。
徐华潮骆震旦王信培张慧
关键词:笋用竹害虫天敌资源寄主
鞭角华扁叶蜂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01年
综述了鞭角华扁叶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并强调要以综合治理的原则为指导,开展防治技术研究。
徐华潮吴鸿李克恩杨淑贞赵明水
关键词:鞭角华扁叶蜂生物学特性森林虫害
中国竹子蚧虫名录(同翅目:蚧总科)被引量:9
2001年
列出中国竹亚科植物上蚧虫 6科 40属 1 2 7种 ,其中粉蚧科 1 7属 2 1种 ,蚧科 3属 3种 ,仁蚧科 2属 3种 ,毡蚧科 1属 5种 ,链蚧科 5属 52种和盾蚧科 1 2属 42种。每一种都给出分布、寄主和寄生部位。建立了 2个新组合 :刺竹刺粉蚧Planococcusbambusicola(Takahashi) (移自Planococcoides)comb .n .和单竹蔗粉蚧Saccharicoccusbambusus (Tang)(移自Palmicultor)comb .n .。给出了 2个新异名 :即NipponalerdatriunphaZhang ,1 998syn .n .为N .leptodermisWangetZhang,1 994的新异名 ,BambusaspisnematosphaericaZhang ,1 992syn .n .为B .qingyuanensisHuetXie ,1 988的新异名。参
方志刚武三安徐华潮
关键词:竹亚科蚧虫新异名竹子害虫
浙江重点生态地区蝶类生物多样性及其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被引量:35
2008年
选取浙江龙王山、天目山、古田山、乌岩岭和百山祖等为样地以网捕方法,对上述重点生态地区的蝶类种类及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将所采集的蝶类种类及个体数,以微软的Excel列表、计算及作图,进行蝶类群落的种-多度曲线、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与优势度等数据分析,并以此类昆虫作为指示生物对各重点生态地区的森林环境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5个重点生态地区的蝶类分布均呈对数正态分布,各重点生态区蝶类个体数分布规律更接近对数级数法则。天目山和乌岩岭分别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和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Teinopalpus aureus,分别有4种和3种中国保护种,有25种和11种中国特有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757和1.7570,暗示该2处生态地区的环境质量优越;而古田山和百山祖均没有国家级保护动物,中国保护种分别有2种和3种,中国特有种5种和15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3492和1.1593,也说明此2处生态地区的环境质量较好;龙王山没有国家级保护动物,中国保护种仅1种,中国特有种11种,多样性指数为0.8491,暗示该生态地区的环境质量相对较差或该生态地区的环境质量正在趋向恶化。近年来,由于酸雨和台风等自然气候,以及人为干扰引起森林环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龙王山森林环境不稳定,退化严重,部分区域已不适合保护蝶类种昆虫的生存。
王义平吴鸿徐华潮
关键词:蝶类多样性
苦楝对星天牛的引诱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通过设置室内多树种混合引诱实验和林间引诱实验对苦楝Melia azedarach引诱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成虫的效果进行了详细比较。结果表明:苦楝对星天牛成虫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并且数量较多的苦楝引诱效果更为明显,100株苦楝的诱虫率为79.25%,而50株苦楝诱虫率仅为28.57%。在同一的环境下,苦楝枝条的平均被取食面积为6.19 cm2,远大于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integrifoliola和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lifolia。实验结果以期为星天牛防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刘佳敏徐华潮
关键词:森林保护学苦楝星天牛引诱作用林间试验
一种黄脊竹蝗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脊竹蝗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黄脊竹蝗卵块,孵化;S2、将玉米,毛竹,芒草按照不同质量的比例供黄脊竹蝗取食;其中,1龄黄脊竹蝗:玉米、芒草、毛竹按照质量6:3:1的比例;2‑4龄黄脊竹蝗:玉...
樊建庭周柳江李霞金京杜永斌吴佳昊徐华潮
文献传递
松墨天牛幼虫在马尾松上的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在马尾松树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树上的松墨天牛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数量随着树体高度的增加呈“钟形”分布,主要集中在寄主的中部,其中2~5in高树干上的蛀入孔数量占总蛀入孔的64.88%,2~5m高树干上的蛹室数量占总蛹室的62.44%,3~6m的羽化孔占总羽化孔的63.47%;松墨天牛的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在树枝上的分布数量显著高于树干上的分布,说明树枝是幼虫的主要分布部位,同时也是松墨天牛越冬的重要场所;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的数量与马尾松树胸径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且其在马尾松树南北两侧的分布差异也不显著。
孟俊国刘博徐华潮樊建庭
关键词:松墨天牛羽化孔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