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晓明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肝炎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3篇证型
  • 3篇中医
  • 3篇中医证
  • 3篇中医证型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自身免疫
  • 2篇自身免疫性
  • 2篇自身免疫性肝...
  • 2篇细胞
  • 2篇免疫性

机构

  • 9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彭晓明
  • 4篇赵友云
  • 3篇李晓东
  • 2篇黄洁
  • 2篇刘玲
  • 2篇肖明中
  • 2篇彭丽
  • 1篇凌家艳
  • 1篇张赤志
  • 1篇谭婕
  • 1篇刘庆
  • 1篇宋启龙
  • 1篇郑毅
  • 1篇王江平
  • 1篇吴建华
  • 1篇饶珺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内科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自身免疫性肝炎Ⅰ型患者自身抗体与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Ⅰ型患者自身抗体与其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湖北省中医院就诊的163例AIH-Ⅰ型患者为研究组,另外纳入197例健康献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SIA)检测AIH-Ⅰ型患者的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纤维肌动蛋白抗体(anti-filamentous actin antibody,AFA)和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ASMA),采集全部研究对象的血清进行生物化学指标(ALT、AST、ALP、TBil、γ-GT、GLO)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检测,应用SPSS l9.0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IH-Ⅰ型患者ANA、AFA和ASMA的阳性率分别为84.66%、75.46%和70.55%。与对照组相比,AIH-Ⅰ型患者生物化学指标除ALP外,其他均显著升高。AIH-Ⅰ型患者的ANA与AST、TBil低度相关,AFA与ALT、AST和IgG低度相关,ASMA与ALT、AST和Ig M低度相关。结论 AIH-Ⅰ型患者自身抗体ANA、AFA、ASMA与其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较差,二者对AIH-Ⅰ的诊断价值不能相互替代。
刘玲李晓东肖明中赵友云彭晓明
关键词:自身抗体生物化学指标
PIVKA-Ⅱ、GGT、GPR、GLR、PLR对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γ-谷氨酰转肽酶(GGT)、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计数比值(GPR)、γ-谷氨酰转肽酶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GLR)、血小板患者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所致不同肝脏疾病患者中的变化情况以及单独和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41例HBV相关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83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HBV-LC)患者82例,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HBV-HCC)患者7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1例为正常对照组(NC)。统计分析4组患者的PIVKA-Ⅱ、GGT、GPR、GLR、PLR表达差异以及血清PIVKA-Ⅱ、GGT的阳性率情况;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HBV-HCC组患者的GLR、GPR、PLR指标与血清PIVKA-Ⅱ、GGT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PIVKA-Ⅱ、GGT、GLR、GPR、PLR单独与联合检测对HBV-HCC的诊断价值。结果:CHB组、HBV-LC组、HBV-HCC组患者的PIVKA-Ⅱ、GGT、GLR、GPR水平依次增加,其中两两组比较,GGT、GLR、GPR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HCC组的PIVKA-Ⅱ表达水平高于CHB组、HBV-LC组(P<0.05)。CHB组、HBV-LC组的PIVKA-Ⅱ、PLR水平均低于NC组(P<0.05)。HBV-HCC组血清PIVKA-Ⅱ、GGT阳性率都大于50%。HBV-HCC组患者的GLR、GPR、PLR与血清PIVKA-Ⅱ、GGT均呈正相关。PIVKA-Ⅱ、GGT、GLR、GPR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度曲线下面积(AUC)以及约登(Youden)指数均高于PIVKA-Ⅱ、GGT、GLR、GPR、PLR单独检测,GGT、GLR、GPR三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达到95.06%。结论:PIVKA-Ⅱ、GGT、GPR、GLR、PLR在HBV感染所致不同肝脏疾病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差异,PIVKA-Ⅱ、GGT、GPR、GLR联合检测有助于HBV-HCC的早期诊断。
黄琴彭晓明梅丽萍韩竖霞
关键词:Γ-谷氨酰转肽酶
酶联免疫法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I型抗纤维肌动蛋白抗体的评估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Ⅰ型患者抗纤维肌动蛋白抗体(AFA)进行评估分析。方法收集163例AIH-Ⅰ型、15例AIH-Ⅱ型、36例AIH-Ⅲ型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的AFA,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患者的AFA和抗平滑肌抗体(ASMA)作为对照,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IFA≥1∶320、ELISA≥30 U为阳性判断标准,除AFA-ELISA与ASMA-IFA检测AIH-Ⅱ型的阳性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3),AFA-ELISA与AFA-IFA、ASMA-IFA比较,检测其他AIH各型患者阳性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FAELISA与AFA-IFA检测AIH-Ⅰ型的相关性比ASMA-IFA更好(r=0.97 vs 0.52)。AFA-ELISA与AFA-IFA相比,检测AIH-Ⅰ型有稍高的敏感性(76.07%vs 71.17%)和略低的特异性(72.55%vs 78.43%);AFA-ELISA与ASMA-IFA相比,检测AIH-Ⅰ型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76.07%vs 64.42%,72.55%vs 60.78%);AFA-ELISA检测AIH-Ⅰ型的约登指数与AFA-IFA相近(0.49 vs 0.50),比ASMA-IFA高(0.49 vs 0.25)。AFA-ELISA检测AIH-Ⅰ型的ROC面积为0.86,当浓度为54.06 U/ml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结论 AFA-ELISA检测AIH-Ⅰ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AFA-IFA相近,但操作更方便,与ASMA-IFA的敏感性相近,但特异性更好。AFA-ELISA可作为AIH-Ⅰ型较好的筛查方法。
刘玲黄洁彭晓明肖明中李晓东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抗平滑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
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IL-28B SNP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refractory chronic hepatitis C,RCHC)患者中医证型与白细胞介素28B(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相关性,探讨中医证候相关合适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收集200例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中医证型和肝功能指标(ALT、AST、ALP和ALB)、HCV基因型及RNA含量、PT及PLT,采用DNA测序技术检测IL-28B SNPs(rs12980275、rs12979860、rs8099917和rs10853728)4个位点的基因型。SPSS 20.0软件分析各数据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200例RCHC患者中医证型中,肝郁脾虚证最多(100例,50%),其余非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湿热内阻证、瘀血内阻证)共100例,占50%;肝郁脾虚证组患者年龄、肝功能四项和HCV基因型及RNA含量与非肝郁脾虚证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组患者PT与非肝郁脾虚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组患者rs12979860 CC基因型的检出率高于非肝郁脾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s12980275 AA基因型、rs8099917 TT基因型和rs10853728CC基因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HC中医证型中,肝郁脾虚证最多;PT在不同中医证型中存在差异,RCHC患者中医证型与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相关。
韩竖霞彭晓明赵友云
关键词:中医证型SNP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Mg^(2+)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Mg^(2+)水平以及其表面活性抑制分子PD-1、CD95和活化分子CD38、NKG2D的表达情况,为HBV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肝病门诊就诊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患者62例及健康对照者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外周血HBV DNA水平将HBV感染患者分为高病毒载量组和低病毒载量组。检测HBV感染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及CD8+T细胞内Mg^(2+)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组对象CD8+T细胞表面分子PD-1、CD95、CD38和NKG2D的表达水平。结果 HBV感染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Mg^(2+)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感染者CD8+T细胞中Mg^(2+)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高病毒载量组患者CD8+T细胞中Mg^(2+)浓度显著低于低病毒载量组(P<0.05)。HBV感染患者CD8+T细胞表面分子P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高病毒载量组患者PD-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病毒载量组(P<0.05);高病毒载量组患者CD9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病毒载量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低病毒载量组与健康对照组CD9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病毒载量组患者CD3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低病毒载量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低病毒载量组与健康对照组CD38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患者NKG2D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高病毒载量组患者NKG2D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低病毒载量组(P<0.05)。结论 HBV感染者外周血CD8+T细胞内Mg^(2+)浓度下降可能与CD8+T细胞功能耗竭存在一定的关联,可能与Mg^(2+)转运体功能异常有关。
邵红玲彭丽彭晓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CD8+T细胞MG^2+
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HLA-DP基因SNP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RCHC)中医证型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相关性,寻找中医证型的分子标志物,为中医辨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200例RCHC住院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中医证型和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清蛋白(ALB)]、丙型肝炎病毒(HCV)RNA、HCV基因型、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检测结果;同时以100例该院其他科室收治的非RCHC患者为对照,采用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RCHC不同中医证型和对照组的HLA-DP基因rs927753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分析各数据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200例RCHC中医证型中,肝郁脾虚证最多(100例,50.0%),然后依次是非肝郁脾虚型包括湿热内阻证(48例,24%)、肝肾阴虚证(32例,16.0%)和淤血阻络证(20例,10.0%);肝郁脾虚型与非肝郁脾虚型之间,年龄、肝功能指标和HCV基因型及HCV-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RCHC患者的肝郁脾虚组和非肝郁脾虚组的HLA-DP基因rs9277535基因型GG和AA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P基因rs9277535位点基因型GA杂合型和AA突变型在RCHC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等位基因G和A的分布在肝郁脾虚组和非肝郁脾虚组有差异趋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韩竖霞郑毅彭晓明赵友云
关键词:中医证型单核苷酸多态性丙型肝炎病毒
急性荨麻疹549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了解急性荨麻疹患者的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49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150例健康体检者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及比例(NEUT%)、嗜酸性粒细胞(EO#)及比例(EO%)、血小板(PL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比较两组之间上述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急性荨麻疹发病年龄以21~30岁居多,且女性多于男性;各检测指标中,WBC和EO#,EO#和PLT,PLT和EO%无相关性(P>0.05),WBC与NEUT#、NEUT%、EO#、PLT、CRP显著相关(P<0.05),CRP和各指标均相关(P<0.05);急性荨麻疹患者WBC、NEUT#、NEUT%、CRP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O#和EO%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LT在两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荨麻疹患者的血WBC及NEUT#易受个体、药物等影响,应结合CRP检测结果综合分析,鉴别是否存在感染,给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
彭丽韩竖霞彭晓明
关键词:急性荨麻疹血常规C反应蛋白
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TANK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联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TANK(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family associated factor family member-associated NF-κBactivator,TANK)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的关联。方法:运用Taqman MGB探针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24例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AsC组)和2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LC组)TANK基因rs3820998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以及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TANK基因rs3820998位点AsC组中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6%,33.9%,8.5%,与LC组中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sC组中G等位基因频率为68.3%,与L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隐性模型中,T/T基因型进展为肝硬化的风险降低,与G/G+G/T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R=0.430,95%CI:0.195~0.991,P=0.034)。继续分层研究显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和瘀血阻络型患者T/T基因型进展为肝硬化的风险较G/G+G/T基因型患者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湿热中阻OR=0.462,95%CI:0.253~0.913;肝郁脾虚OR=0.319,95%CI:0.216~0.881;瘀血阻络OR=0.268,95%CI:0.140~0.805;均P<0.05),而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患者中TANK rs3820998位点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转归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TANK rs3820998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在AsC组和LC组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T/T基因型在湿热中阻、肝郁脾虚和瘀血阻络的患者中,是肝硬化进展的防护性因素,而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患者中T/T基因型可能与其肝硬化进展无相关性。
刘庆凌家艳李晓东张赤志宋启龙谭婕黄洁彭晓明王江平吴建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单核苷酸多态性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各种肝病中的变化情况,探讨RDW在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11例HBV感染相关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73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HBV-LC)患者73例、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HBV-HCC)患者6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各组患者及健康体检人员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和RDW水平的差异;探讨HBV-HCC组患者的RDW与肝功能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RDW对其的诊断价值。结果:CHB组、HBV-LC组和HBV-HCC组患者肝功能各指标和RDW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HBV-LC组、HBV-HCC组患者的RDW水平比对照组和CH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HBV-HCC组患者的RDW与肝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RDW与AST、GGT、TBil、DBil、ALP呈正相关性,与Alb呈负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可见HBV相关肝病患者RDW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9,cutoff值的敏感性为47.9%,特异性为98.3%;而在HBV-HCC患者时AUC为0.802,cutoff值的敏感性为73.8%,特异性为79.5%。结论:HBV感染后不同肝病患者的RDW水平有差异,并与肝功能指标呈一定的相关性,RDW对于判断HBV感染后是否发展为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韩竖霞饶珺彭晓明赵友云
关键词:肝硬化肝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