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新民族国家叙事策略下的主旋律小说的内在构成
- 主旋律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宏大叙事型作品,它们以现代民族国家叙事为基础,以政党利益为核心,通过“同心圆式”叙事策略,将革命叙事、启蒙叙事与文艺消费的通俗意识相杂糅,创造了侧重点不同,策略不同,但都统摄于“...
- 彭明伟
- 关键词:叙事模式艺术特色文化内涵
- 冷酷与温暖的文学想象与现实——兼论鲁迅与余华的“童年”被引量:1
- 2015年
- 从余华作品不仅可看到当代作家余华,也让我重新发现现代作家鲁迅,余华的小说和文学随笔将小说叙述的地位凸显出来,这让我重新思索小说叙述之于鲁迅的问题,以往的学者往往忽略或是轻易越过叙述、想象这一环节来谈鲁迅。我想文学想象对于文学创作或研究仍有其必要性。本文可说是因余华而想起鲁迅的想象性文学创作的初步构想,借助余华来解放受捆绑的鲁迅,重新认识鲁迅文学中非现实、非理性的,诸多疯狂、幻想、梦魇的成分,甚至是即兴、无厘头的表演。本文将着重探讨鲁迅、余华的文学想象,想象与现实的关联,特别分析一些想象性与富于童趣的作品,以具体说明想象力与童年趣味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关联。
- 彭明伟
- 关键词:文学想象鲁迅精神小说叙述现代作家文学随笔
- 爱罗先珂与鲁迅1922年的思想转变--兼论《端午节》及其他作品被引量:21
- 2008年
- 彭明伟
- 关键词:爱罗先珂端午节世界语
- 周氏兄弟的翻译与创作之结合:以鲁迅《明天》与梭罗古勃《蜡烛》为例被引量:5
- 2008年
- 一、周氏兄弟早年的文学翻译与创作 如《呐喊》自序所述,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求学时受了幻灯片事件的刺激而决定“弃医从文”,他返回东京后和刚到日本的二弟周作人展开“善于改变精神”的文艺运动。①1906年至1909年在东京留学时期是鲁迅和周作人兄弟投身现代文学事业的开端,当时他们着重的并非创作,
- 彭明伟
- 关键词:文学翻译《蜡烛》《明天》兄弟梭罗《呐喊》
- 失去了远景之后——读胡学文《我们为她做点儿什么吧》被引量:2
- 2016年
- 胡学文(一九六七-)这位出生于河北张家口的作家从新世纪之初陆续发表代表性作品,如中篇小说《秋风绝唱》(二○○○)、《飞翔的女人》(二○○二)、《命案高悬》(二○○六)等,他擅长写小人物的故事,创作的质量和数量在同辈人当中都相当可观,中篇小说尤其突出,但他在读者圈的名气显然不能与他的创作成就成比例,二○一五年鲁迅文学奖终于落在他头上,算是对他的成就给予了迟来的肯定。
- 彭明伟
- 关键词:鲁迅文学奖叙事者活着
- 当两个“鲁蛇”同在一起:田耳的欲望之翼被引量:1
- 2014年
- 田耳小说有鲜明的通俗色彩,这并不是坏事,我认为通俗反倒是当代作家该走的广阔道路。他的作品能够通俗而不下流,能从平凡的题材观照人生,提炼出一些严肃的人生哲理。纵观他的作品,描写知识分子、作家、艺术家不如市井小人物来得多,少了都市文学的小资文艺腔,小说里的生活气味格外浓厚,有时甚至能让人嗅到一点江湖气和草莽味,这种风格在70后这一代小说家里头并不多见。
- 彭明伟
- 关键词:欲望当代作家人生哲理小说家都市文学通俗
- 自我凌迟的艺术:略论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写的是人生活在无边无际的威胁恐惧之中,无依无靠的孤独感受。通过对这部长篇小说的剖析,发掘出余华自我凌迟的写作艺术风格。
- 彭明伟
- 关键词:《在细雨中呼喊》写作技巧艺术特色
- 悲哀的推移——从《明天》、《祝福》谈鲁迅小说叙事的特点被引量:2
- 2012年
- 鲁迅小说之所以感人,主要由于作者掌握"悲哀的推移"的原则,透过巧妙的组织布局,将小人物一生的悲欢集中浓缩于某个事件或某个象征之中,不仅让读者为之动容,更产生深刻的批判力量。细读《明天》和《祝福》这两篇小说可见,鲁迅始终聚焦在小人物莫大的悲哀上,从容而曲折地叙述人物内心在希望与幻灭之间不断起伏交错,悲哀之感推移变化终至于绝望。另外,从《明天》到《祝福》,亦可看出鲁迅小说创作由简趋繁的发展变化,鲁迅在《祝福》中将知识分子与小人物的题材综合组织起来,既刻画小人物的悲哀,也传达知识分子的困惑与无力感,更为全面而复杂地展现社会文化的困境。这变化显示了鲁迅小说从《吶喊》到《彷徨》的转变,呈现出鲁迅思想焦点转移的轨迹。
- 彭明伟
- 关键词:小说叙事悲哀《明天》《祝福》
- 娜拉的下落——《马兰》对妇女解放与左翼革命的反思叙事被引量:1
- 2015年
- 《马兰》是师陀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耗费作者时间心力最大的一部作品,对师陀个人的创作与思想的转变历程具有独特意义。从现代文学史来看,《马兰》在五四妇女解放和30年代左翼革命两个议题上都有深刻的反思与批判性的推展,蕴含着值得重视的文化思想意含。从小说艺术来看,《马兰》以同一故事的两性诠释和深入的心理描写而成就不凡。
- 彭明伟
- 关键词:师陀妇女解放自由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