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舜欣

作品数:41 被引量:32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超声
  • 13篇前列腺
  • 12篇静脉
  • 11篇血栓
  • 11篇静脉血
  • 11篇静脉血栓
  • 9篇老年
  • 9篇超声检查
  • 8篇深静脉
  • 7篇血栓形成
  • 7篇直肠
  • 7篇下肢深静脉
  • 7篇静脉血栓形成
  • 7篇聚体
  • 6篇直肠超声
  • 6篇深静脉血栓
  • 6篇前列腺癌
  • 6篇下肢深静脉血...
  • 6篇腺癌
  • 6篇经直肠超声

机构

  • 3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作者

  • 37篇张舜欣
  • 20篇李俊来
  • 15篇王节
  • 14篇唐杰
  • 12篇曹晓林
  • 11篇林倩
  • 11篇刘欣
  • 7篇杨敬春
  • 7篇余美琴
  • 5篇刘萃
  • 5篇宋丹绯
  • 5篇李娟
  • 4篇赵欣
  • 4篇李岩密
  • 3篇徐丽
  • 2篇汪娜
  • 2篇高德伟
  • 2篇李欣
  • 2篇谭国娟
  • 2篇王旸

传媒

  • 5篇中华老年心脑...
  • 4篇中华医学超声...
  • 3篇北京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第九届全军保...
  • 1篇2013中国...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RT)、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结合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方法,对30例病理证实为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穿刺标本中的TRT、VEGF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30例PCa标本中,TRT、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3.3%(19/30)和76.7%(23/30);30例BPH标本中,TRT、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6.7%(5/30)和46.7%(14/30),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RT与VEGF的表达显著相关(r=0.833 3,P<0.05)。结论:TRT、VEGF的表达可能是PCa的恶性表型,两者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其确切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李欣汪娜张彦张舜欣林倩唐杰
关键词:前列腺癌端粒酶逆转录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免疫组化
第9例 无痛性阴囊肿物一例——手术所见及病理诊断结果被引量:2
2006年
唐杰张舜欣
关键词:病理诊断结果阴囊肿物手术所见睾丸表皮样囊肿无痛性肿物穿刺活检
经直肠超声结合MRI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结合MRI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对前列腺癌(PCa)的检出率。资料与方法 168例疑似PCa患者于穿刺前行经直肠超声和MRI检查,超声与MRI医师共同分析图像,确定可疑病灶。如超声和MRI均未发现病灶,则行系统6针穿刺;如超声和(或)MRI发现病灶,则在病灶横切面与纵切面各取材1针,然后行系统6针穿刺。结合病理结果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及二者结合对PCa的检出率。结果 168例患者中,69例为PCa,3例为前列腺上皮肉瘤变,96例为前列腺增生。52例PCa发生于外周腺,6例PCa为弥漫性病变,余11例为移行区肿瘤。穿刺活检前超声诊断PC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4.0%、53.4%,MRI诊断PC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4%、63.9%,二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5%、72.7%。结论经直肠超声结合MRI检查有助于提高PCa的检出率,特别是DWI序列有助于检出移行区PCa。
张舜欣王节陈穗惠赵欣刘欣李俊来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直肠
超声在老年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本研究总结我院2006年12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年龄〉60岁的193例老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旨在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对老年AP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6年12月至2013年5月本院住院,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AP患者193例,男性158例,女性35例(我院长期保健对象以老年男性为主),年龄60~96岁,平均(73±10)岁。所有病例均符合2004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的诊断标准[1]。193例患者共发病261例次,
刘萃李俊来王节张舜欣林倩曹晓林宋丹绯刘欣
关键词:老年急性胰腺炎超声声像图特征老年男性影像学资料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李俊来史宪全张舜欣
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引起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的出血性并发症及其有关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对252例行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比分析穿刺后出现出血事件者和非出血组的相关因素(年龄、病理诊断、前列腺体积、高血压、糖尿病、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穿刺针数),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血尿是最常见的穿刺后出血事件(19.1%)。特征分析年龄和前列腺体积在两组的构成情况有差异。多因素分析出血事件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OR=0.97,95%CI:0.942~1.000)和前列腺的体积(OR=0.989,95%CI:0.979~0.999)。穿刺后血尿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有3个:前列腺癌患者(OR=0.479,95V0CI:0.236-0.975)、前列腺体积(OR=0.987,95%CI:0.976-0.999)、穿刺前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者(OR=3.589,95%CI:1.133~11.366)。结论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安全、有效的。年龄和前列腺体积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有关;前列腺癌患者及前列腺体积是穿刺后出现血尿的相关因素;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是穿刺后出现血尿的危险因素。
李岩密唐杰徐丽杨敬春张舜欣费翔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前列腺疾病出血
紫杉醇长效缓释微球的制备与评价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制备包含肉豆蔻酸异丙酯 (IPM )的紫杉醇长效缓释微球 ,并对制备工艺及体内外缓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使用改良的单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紫杉醇长效缓释微球。通过分析粒径分布、突释、体外释放及体内的抑瘤效果等指标 ,对其进行评价。结果 :所得微球平均粒径小于 10 μm ,外观圆整 ,具有良好的体外释放曲线。含有30 %IPM的微球体内抑瘤效果明显。结论 :使用改良的单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的微球 ,可以达到缓释效果 ,体外释放4周的微球对小鼠体内的固体肿瘤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王辰允刘燕曲恒燕张舜欣梅兴国
关键词:紫杉醇微球体外评价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D-二聚体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患者148例,共183条上肢静脉,置入PICC的上肢静脉进行定期检查。于置入PICC前行超声及D-二聚体检测,置入PICC后每周进行D-二聚体检测,每2周进行超声检查,如上肢出现浮肿、疼痛等症状或D-二聚体值大于标准值500μg/L,即行超声检查。结果 148例患者183条上肢静脉中,32条(17.5%)被临床确诊为血栓,均被超声检出。置入PICC后发生血栓的患者D-二聚体显著高于未发生血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2±717)μg/L vs(423±420)μg/L,P<0.01]。结论 PICC置管后上肢静脉发生血栓的概率较高,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D-二聚体检测对静脉血栓的早期发现有重要价值。
张舜欣李俊来刘萃曹晓林宋丹绯赵欣
关键词:上肢静脉血栓形成
彩超与D-二聚体联合诊断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7年来我院年龄大于60岁且均具有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和D-二聚体检测的住院患者资料共394例(肿瘤患者103例,近期施行过手术...
李俊来余美琴曹晓林张舜欣李娟王节
文献传递
动静脉足泵对老年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病患者腘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动静脉足泵对老年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病(PAOD)患者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PAOD患者的43条下肢(PAOD组),25例健康体检者的50条下肢(健康组),2组分别使用动静脉足泵治疗前、治疗30 min即刻及停用的60 s内测量胭动脉平均容积流量、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速度和直径,分别比较PAOD组和健康组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PAOD组和健康组治疗30 min即刻、停用的60 s内胭动脉平均容积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和收缩期峰值速度明显提高(P<0.01);与治疗30 min即刻比较,停用的60 s内胭动脉平均容积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和收缩期峰值速度明显下降(P<0.01)。结论动静脉足泵可能会成为一种改善老年PAOD患者下肢动脉血流量安全、无创的新手段。
张璐李小鹰王节张舜欣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外周血管疾病血流速度物理治疗技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