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美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亚胺
  • 1篇氧还原
  • 1篇氧还原反应
  • 1篇质子
  • 1篇质子导体
  • 1篇熔融
  • 1篇熔融聚合
  • 1篇双相
  • 1篇酞菁
  • 1篇酞菁铁
  • 1篇桥联
  • 1篇自由基
  • 1篇自由基聚合
  • 1篇酰胺
  • 1篇酰胺基
  • 1篇酰亚胺
  • 1篇密度泛函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反应性
  • 1篇泛函

机构

  • 4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张立美
  • 3篇孙晓然
  • 1篇刘巧芬
  • 1篇李钒
  • 1篇周会珠
  • 1篇李光跃
  • 1篇戴磊
  • 1篇夏定国
  • 1篇李跃华
  • 1篇王岭
  • 1篇靳超

传媒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对酰胺基酞菁铁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13年
以邻苯二甲酸酐、4-羧基邻苯二甲酸酐、尿素以及氯化亚铁为原料,钼酸铵为催化剂,通过熔融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酞菁类化合物——对酰胺基酞菁铁(APcFe),探讨了合成条件对APcFe产率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为混酐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8,钼酸铵用量3%,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4h。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光谱分析以及热重分析对APcFe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合成的物质是含酰胺结构的酞菁化合物,而且该酞菁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稳定性,800℃以上APcFe的大环结构才会全部被破坏。
张立美孙晓然
关键词:熔融聚合
均苯四甲酰亚胺桥联的聚酞菁亚铁的氧还原反应(英文)被引量:2
2013年
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一种均苯四甲酰亚胺桥联的聚酞菁亚铁的氧还原反应.设计了三个模型分子以研究此催化剂在不同聚合度时的氧还原催化反应性能.使用BP86泛函和SVP基组进行构型优化得到模型分子及其氧气复合物的电子和分子结构.此催化剂中心的铁原子和氧气以双键结合并发生电荷转移时,氧气被还原.这证明此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氧还原能力.通过前沿轨道分析以及模型分子氧气复合物稳定性分析证实,具有较高聚合度和较强吸电子取代基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氧还原活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通过一个电催化循环来实现.在此循环过程中,氧气结合氢离子被还原为水,因此此催化剂需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
孙晓然李光跃夏定国张立美李钒
关键词:氧还原反应性密度泛函理论
双相质子导体BaCe_(0.9)Y_(0.1)O_(3-δ)/La_(1.95)Ca_(0.05)Ce_2O_(7-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双相质子导体BaCe0.9Y0.1O3-δ/La1.95Ca0.05Ce2O7-δ(7∶3、6∶4、5∶5、4∶6、3∶7)。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对样品在CO2和沸水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应用IM6e型电化学工作站测定了其在空气、氩气、湿润的4%H2/Ar 3种气氛从450~850℃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复合的样品经1500℃烧结后均形成了明显的双相结构且获得了致密的烧结体。随着样品中La1.95Ca0.05Ce2O7-δ比例的增加,其对CO2和沸水的化学稳定性增加。在所研究的各种比例的复合材料中,BaCe0.9Y0.1O3-δ-La1.95Ca0.05Ce2O7-δ(3∶7)具有最高的电导率,850℃时在湿润的4%H2/Ar气氛下的电导率为2.49×10-2S/cm,电导活化能为1.13eV。
靳超王岭戴磊李跃华周会珠张立美
关键词:BACE0LA1
自由基聚合表面改性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自由基聚合是工业生产高分子产品的重要技术,也是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时对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重要手段。综述了自由基聚合表面改性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分别对普通自由基聚合和活性聚合表面改性纳米粒子机理和分类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张立美刘巧芬孙晓然
关键词:自由基聚合表面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