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理义

作品数:251 被引量:1,442H指数:20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军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4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2篇医药卫生
  • 119篇哲学宗教
  • 8篇军事
  • 7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5篇军人
  • 51篇心理
  • 48篇官兵
  • 36篇心身
  • 35篇心身健康
  • 31篇心理健康
  • 30篇军事人员
  • 27篇干预
  • 26篇量表
  • 25篇社会支持
  • 23篇分裂症
  • 22篇精神分裂症
  • 21篇影响因素
  • 18篇地震
  • 18篇睡眠
  • 18篇维和官兵
  • 17篇信度
  • 16篇抑郁
  • 16篇职业倦怠
  • 16篇倦怠

机构

  • 236篇解放军第10...
  • 50篇江苏大学
  • 37篇第二军医大学
  • 15篇成都军区昆明...
  • 15篇南京军区福州...
  • 13篇常州市妇幼保...
  • 12篇徐州医学院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解放军261...
  • 11篇解放军第23...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解放军第10...
  • 8篇解放军91医...
  • 7篇安徽省马鞍山...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安徽省阜阳市...
  • 5篇解放军第91...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阜阳市第三人...

作者

  • 250篇张理义
  • 81篇陈春霞
  • 76篇姚高峰
  • 33篇孔令明
  • 30篇徐志熊
  • 25篇李光耀
  • 24篇宋梓祥
  • 23篇李宁
  • 21篇汪广剑
  • 21篇涂德华
  • 19篇赵汉清
  • 16篇郭健
  • 15篇林海
  • 15篇仲爱芳
  • 15篇施建安
  • 14篇余海鹰
  • 13篇何明骏
  • 13篇任忠文
  • 13篇孙欣羊
  • 13篇张广亚

传媒

  • 40篇人民军医
  • 34篇解放军医学杂...
  • 28篇中国健康心理...
  • 2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1篇中国行为医学...
  • 9篇国际精神病学...
  • 8篇四川精神卫生
  • 8篇全军医学心理...
  • 7篇精神医学杂志
  • 6篇临床精神医学...
  • 6篇东南国防医药
  • 6篇世界睡眠医学...
  • 4篇中国临床心理...
  • 4篇中华保健医学...
  • 3篇中华精神科杂...
  • 3篇祝您健康
  • 3篇家庭医学(上...
  • 3篇山东精神医学
  • 3篇糖尿病之友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年份

  • 3篇2018
  • 8篇2017
  • 12篇2015
  • 24篇2014
  • 22篇2013
  • 29篇2012
  • 24篇2011
  • 23篇2010
  • 31篇2009
  • 15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8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2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生及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5
2011年
目的探讨医生及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护士486人,医生161人,施测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回归分析。结果医生和护士在成就感、躯体化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142和5.263,P=0.033和0.000);影响医生职业倦怠的因素包括付出与回报满意度、性别、独生子女,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包括付出与回报满意度和受教育程度。结论医生和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不同,护士群体较容易出现成就感和躯体化问题。
张理义张金美高玉芳王建芳陈春霞姚高峰
关键词:医务人员军人职业倦怠量表
灾难性事件对遇难者亲属躯体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性研究被引量:23
2008年
目的:探讨灾难性事件对遇难者亲属躯体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灾难事件的103名遇难者亲属和未遭遇灾难的9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躯体及心理症状的调查,对前者采取相应的心理及药物干预措施。结果:遇难者亲属的躯体及心理症状得分(除泌尿生殖症状外)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压较事件前升高。其躯体及心理健康受影响程度主要与与遇难者关系有关,遇难者亲属与遇难者关系越密切,其躯体及心理健康受影响程度则越大。经予心理及药物干预可收到好的效果。结论:灾难性事件可给遇难者亲属躯体及心理健康造成明显损害;对他们实施心理及药物干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理义施建安李光耀石海明崔雪莲徐志熊陈春霞
关键词:亲属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干预
军人心身健康与社会支持、家庭情感表达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53
2008年
目的探讨军人心身健康与社会支持、家庭情感表达及相关因素的关系,为实施干预措施以提高军人心身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取样法抽取陆军、海军、空军共3865例军人,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社会支持量表(SSRS)、家庭情感表达量表(FEES)对其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直线相关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等。结果军人心身健康的心理障碍分(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显著低于中国心身健康常模(t=-36.669^-29.724,P<0.01),躯体化症状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皮肤、生殖及内分泌、神经系统)略高于中国心身健康常模(t=2.681~15.491,P<0.01);空军躯体化症状分(眼和耳、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生殖及内分泌)显著低于陆军、海军(P<0.05);心身健康各因子与社会支持、家庭情感表达和一般情况有显著的正或负相关关系(民族和军兵种除外)(r=-0.269~0.439,P<0.05~0.01);用主成分回归分析,为军人心身健康总分建立了简单、有效的主成分回归方程。结论军人心理健康比一般人群好,而躯体健康与一般人群相比略差;其心身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家庭情感表达和一般情况密切相关。
崔雪莲张理义张志斌邹华根刘晓辉陈继军
关键词:军事人员心身健康社会支持主成分回归
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在新兵精神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在入伍新兵精神疾病筛查中的价值,并探究入伍后新兵精神疾病发病的高危因子,为新兵精神疾病筛查工作提供客观工具。方法选择新兵共83 327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军人心理健康量表进行筛查,同时结合线索调查,心理访谈,以及《中国精神病与分类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三级检诊明确临床诊断,将确诊患精神疾病的新兵共256例作为病例组,另从健康新兵中分层抽取2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和临床诊断检出率的一致性。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分析军人心理健康量表8个因子(X1-X8)对新兵精神疾病的筛查效果。结果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对新兵精神疾病复检的敏感度为87.89%,特异度为95.94%。判别函数为:对照组Y=-1.913+0.097 X1+0.176 X2-0.488 X3+0.519 X4-0.042 X5+0.456 X6+0.282 X7+0.156 X8。病例组Y=-6.099+0.324 X1+0.036 X2-0.672 X3+0.844 X4-0.275 X5+0.105 X6+0.537 X7+0.735 X8。总体判别符合率为89.5%,其中病例组符合率为79%,对照组符合率为100%,总误判率为10.5%。CMMHS中的强迫、焦虑、抑郁、躯体化及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是健康新兵入伍后新发精神疾病的高危因子。结论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对新兵精神疾病筛查诊断符合率较高,其检测结果与CCMD-3临床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可作为中国军人精神疾病的筛查工具。
王艳玲张理义陈春霞姚高峰
关键词:军事人员
军人睡眠问题测量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编制军人睡眠问题测量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回顾、预测验等构建初问卷,并采用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修改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①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9,重测信度为0.825,分半信度为0.896。②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了日间功能、失眠、嗜睡、运动性异样睡眠及非运动性异样睡眠五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50.321%;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χ2/df、RMSEA、RMR、GFI、AGFI、NFI、CFI分别为2.526、0.051、0.022、0.916、0.897、0.842、0.897。③各分测验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399-0.826之间,各分测验间相关在0.034-0.502之间(P<0.01)。④总分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其各分测验存在中、高度相关。结论:军人睡眠问题测量问卷的信效度指标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作为军人睡眠问题筛选工具。
刘西芹张理义
关键词:睡眠问题军人信效度检验
MicroRNA在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外周血中的异常表达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研究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外周血中miRNA的异常表达.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筛查技术对3例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和健康儿童外周静脉血的miRNA进行筛查,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选取其中10个感兴趣miRNA,运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在34例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与32例正常个体之间进一步验证芯片筛查的结果.结果 经筛查27个miRNA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调或者下调倍数变化值≥2.0,P≤0.05),其中22个表达上调,5个表达下调.经实时定量PCR验证miR-664a-5p,miR-1207-5p,miR-3141,miR-1228-5p,miR-4505在病例组(3.93±3.82,2.48±3.45,2.75±3.62,10.03±3.59,5.35±3.44)中表达较对照组(5.47±3.59,3.95±1.3.57,4.14±3.68,13.23±5.05,6.85±3.22)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0.01).结论 多种miRNA在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外周血中有异常表达.
赵林张梁孙欣羊宋红涛范惠民张理义钟爱芳师征
关键词:小分子RNA基因芯片
有自杀意念的7国维和官兵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有自杀意念的7国维和官兵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提高维和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7国维和官兵共1143名,以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CMMHS)、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有自杀意念的维和官兵CMMHS总分及抑郁因子分[(61.06±3.99)分,(10.114±1.67)分]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的维和官兵[(59.97±3.73)分,(8.97±1.81)分](P〈0.05);参加维和官兵的CMMH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有自杀意念的维和官兵社会支持总分[(28.50±1.69)分]低于无自杀观念的维和官兵[(28.92±1.78)分](P〈0.05);强迫、焦虑、抑郁、恐怖、神经衰弱、躯体化及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是有自杀意念维和官兵发生心理障碍的高危因子,尤其是抑郁因子最为显著(OR=27.00,X^2=439.46,P〈0.05);维和官兵CMMH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明显的负相关(r=-0,199—0.434,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水平、性别及社会支持是影响7国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年龄t=2.428,受教年数t=-3.310,社会支持t=1.990,P=0.047~0.01)。结论自杀意念与维和官兵心理障碍关系密切,7国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受年龄、受教育水平、性别及社会支持等多因素影响,社会支持缺乏对7国维和官兵心坪僻康影响较大。
张理义王艳玲郭健林海陈春霞姚高峰
关键词: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社会支持自杀意念
维稳官兵述情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维稳官兵述情障碍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参加某地区维稳官兵1446例为观察组,未参加维稳官兵1197例为对照组,采用军人述情障碍量表对其进行述情障碍水平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述情障碍总分值及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述情障碍总分、情感体验缺失因子和城乡因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躯体化倾向因子与军龄、城乡、职务3因素间,情感应对因子与城乡、文化程度2因素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因素进入以情感体验缺失因子、总分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军龄、城乡因素进入以躯体化倾向因子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文化程度因素进入以情感应对因子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维稳官兵述情障碍水平偏高,且与军龄、城乡和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张理义黄家伶徐莲莲陈春霞姚高峰宋华淼李秀珍徐亚金
关键词:述情障碍影响因素
维稳官兵心理素质与述情障碍关系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维稳官兵心理素质与发生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参与某地区维稳官兵1620例为观察组,未参与维稳官兵1728例为对照组,采用军人核心素质量表和军人述情障碍量表对其进行测评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事业心和意志品质因子分值高于对照组,而应对能力、人际技能、适应性、情绪调控、组织领导能力因子分值和核心素质总分值则低于对照组,其中意志品质、情绪调控和组织领导能力3因子分值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军人核心素质量表各因子与军人述情障碍量表各因子间均呈现显著负相关(P<0.01),述情障碍总分与核心素质各因子间相关系数为-0.253~-0.177,述情障碍各因子与核心素质各因子间相关系数为-0.204~-0.11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际技能、情绪调控、应对能力、适应性、事业心、组织领导能力和职务因子进入述情障碍总分回归方程。结论:重大事件可引发官兵述情障碍,述情障碍的发生与军人核心素质直接相关。
张理义陶凤燕徐亚金宋华淼李秀珍陈春霞姚高峰徐志熊
关键词:述情障碍
心理干预对维和官兵适应障碍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A国和B国维和官兵适应障碍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军人适应不良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A国和B国维和官兵心理适应不良水平进行测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适应不良各因子分值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心理干预前,A国和B国维和官兵适应不良总分值及各因子分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3个月心理干预后,除B国维和官兵环境适应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外(P>0.05),A国和B国维和官兵适应不良总分值及各因子分值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A国维和官兵适应不良总分值及各因子分值较B国降低更为显著。两国维和官兵干预前适应不良总分值及各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中国陆军常模(P<0.05)。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国人际关系因子分值与受教育年限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适应不良各因素均不能进入适应不良各因子的回归方程(P>0.05)。结论: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维和官兵适应障碍的发生率。
张理义郭健林海王艳玲陈春霞姚高峰
关键词:维和官兵社会支持量表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