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伤性心搏骤停急诊早期开胸心肺复苏转运与院内无缝隙连接一体化研究附20例报告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创伤性心搏骤停患者早期应用开胸心肺复苏术(OCCPR)及高效安全转运和与院内无缝隙连接进一步诊治对提高复苏成功率是至关重要的。方法120疑似求救电话,OCCPR手术组随综合急救车赴现场,气管插管控制通气,左前外侧第Ⅳ肋间进胸,膈神经前纵形切开心包,单手按压。结果2004年4月~2006年10月连续对20例胸部及复合外伤致心搏骤停患者施行了OCCPR,其中11例恢复循环,9例复苏失败,恢复循环11例中6例住院死亡,5例完全康复。结论急诊早期OCCPR对于外伤性心博骤停患者是一个效果肯定的复苏方法,尽早施行是成功的关键,在充分条件支持下现场Ⅰ期OCCPR可大大提高胸心穿透开放伤致心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
- 刘文海刘挺闫波贾如冰刘家炜张海滨
- 关键词:开胸心肺复苏术转运
- 急性腹痛与腹腔内脏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治被引量:4
- 2018年
- 腹腔内脏动脉夹层主要分为主动脉夹层累及内脏动脉分支和自发性孤立性腹腔内脏动脉夹层两种情况。腹腔内脏动脉主要包括腹腔动脉干、肠系膜动脉、肝动脉、脾动脉和肾动脉。其中主动脉夹层累及内脏动脉分支在临床上相对多见,而自发性孤立性内脏动脉夹层较为少见。
- 张海滨张磊
- 关键词:急性腹痛
- 院外院内无缝隙链接对猝死患者心肺脑复苏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院外与院内无缝隙链接对猝死患者心肺脑复苏预后的影响。方法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2004年5月-2011年5月间收治228例猝死患者,分为两组,A组108例,为急诊科医生出诊到现场并接回急诊科的猝死患者,整个心肺脑复苏抢救均由同一团队完成,B组120例,急诊科医生接诊“120”急救中心的猝死患者;采用自主循环恢复、存活等2项指标,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院外与院内无缝隙链接对猝死患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存活率、出院率优于传统复苏组。结论院外急救与院内急救工作完全由一个团队完成,抢救连贯,猝死患者预后及转归明显优于传统复苏组。
- 薛峥张海滨王连馥闫波
-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猝死院外急救
- 炎性细胞因子监测在判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时机选择中的应用
- 目的 通过监测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介入时间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探讨CBP治疗SAP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 SAP患者入院后即行CBP治疗,CBP治疗模式为连续...
- 张海滨
- 加强急诊科急救绿色通道的方法学研究330例报告
- 目的研究加强急诊科急救绿色通道建设的方法学,探讨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无缝隙链接的标准化。方法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0例,实验组330例。对照组病情评估采用传统的血压、脉搏、呼吸生命体征评估法;实验组病情评估采用血压、脉...
- 姜正伟闫波王连馥李东君刘文海薛峥刘挺刘家炜张海滨林财威
- 关键词:急诊科急救
- 航天医院急诊科657例就诊资料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研究航天职工及家属急症患者院外与院内的全程急救保障,探讨院外与院内急救全程无缝隙连接的作用.方法 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50例,实验组657例.对照组为急诊科医生接诊"120"急救医生转运的患者;实验组为急诊科医生院外急救出诊到现场进行初步检查、治疗后接回急诊科并继续急救的患者,从急症患者的预后转归等方面进行t 检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航天部直机关、航天二院职工及家属多为科研技术人员,院外急救的急症患者从年龄构成来看多为老年人,从急症患者病种分布来看,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实验组急症患者的预后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验组转运急救与院内急救工作完全由一个团队完成,抢救与治疗有比较好的连续性,使急症患者的转归好于对照组.
- 薛峥王连馥闫波姜正伟李东君刘文海刘挺刘家炜张海滨林财威
- 关键词:急诊科航天
- MDT诊疗模式救治急诊危重批量伤患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在急诊危重批量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评价MDT诊疗模式在救治急诊危重批量伤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7例危重批量伤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模式分为MDT诊疗组42例和非MDT诊疗组45例,MDT诊疗组采取MDT诊疗模式进行治疗,非MDT诊疗组则行传统救治模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急诊诊断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平均住院日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比较急诊诊断准确率、抢救成功率,MDT诊疗组和非MDT诊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T诊疗组的急诊诊断准确率、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非MDT诊疗组;②比较平均住院日,MDT诊疗组和非MDT诊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T诊疗组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非MDT诊疗组。结论在急诊实施MDT诊疗模式能够提高急诊危重批量伤患者的急诊诊断准确率、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在急诊积极推行MDT诊疗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急诊对危重批量伤患者的救治能力,值得推广。
- 张海滨史海娜王旭东
- 关键词:急诊
- 血清肌钙蛋白Ⅰ对急诊创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ardiactroponinI,cTnI)升高与急诊创伤患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293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存活组266例和死亡组27例;比较两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nty score,ISS)与cTnI值的差异;同时依据ISS的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创伤组(≤16分)267例、中度创伤组(16~25分)21例、重度创伤组(>25分)5例,记录患者28天死亡率,比较轻度创伤组、中度创伤组及重度创伤组cTnI与死亡率的关系,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nI对急诊创伤患者预后的意义。结果死亡组ISS评分及cTnI值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度创伤组、中度创伤组及重度创伤组死亡率及cTnI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cTnI值的增加,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急诊创伤患者cTnI值与ISS评分呈正相关(r=0.784,P<0.01);绘制ROC曲线,计算cTnI曲线下面积(AUC)为0.776(95%CI:0.691~0.862),对急诊创伤患者的预后具有中等预测价值。ISS评分AUC为0.717(95%CI:0.637~0.797),联合ISS评分与cTnI值AUC为0.792(95%CI:0.716~0.867),高于二者单独预后诊断价值。结论创伤患者cTnI水平与死亡率相关,可以成为急诊创伤死亡率的预测因子。
- 张海滨史海娜王旭东
- 关键词:损伤严重程度评分血清肌钙蛋白I创伤死亡率
- 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330例研究报告
-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无缝隙链接,探讨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无缝隙链接的技术方法。方法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0例,实验组330例。对照组病情评估采用传统的血压、脉搏、呼吸生命体征评估法;实验组病情评估采用血压、脉搏...
- 闫波姜正伟王连馥李东君刘文海薛峥刘挺刘家炜张海滨林财威
- 关键词:急诊科急救院前
- 航天职工与家属急症患者的全程急救保障657例报告
- 目的研究急症患者院前与院内的全程急救保障,探讨急症患者病情评估的技术指标,完善航天职工健康保障体系。方法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51例,实验组657例。对照组为急诊科医生接诊'120'急救医生转运的病人;实验组为急诊科医生...
- 王连馥闫波姜正伟李东君刘文海薛峥刘挺刘家炜张海滨林财威
- 关键词:急诊科航天健康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