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桥贵

作品数:32 被引量:191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6篇历史地理
  • 5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宗教
  • 3篇独龙族
  • 3篇文化
  • 3篇旅游
  • 3篇民族
  • 3篇多元宗教
  • 2篇道教
  • 2篇神灵
  • 2篇宗教旅游
  • 2篇旅游开发
  • 2篇基督
  • 2篇基督教
  • 2篇教士
  • 2篇白族
  • 2篇传教
  • 2篇传教士
  • 1篇地方文化
  • 1篇心态
  • 1篇信仰
  • 1篇仪式

机构

  • 16篇云南民族大学
  • 3篇云南民族学院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大理大学

作者

  • 19篇张桥贵
  • 1篇明世法
  • 1篇曾黎
  • 1篇刘春芳
  • 1篇陈娟娟

传媒

  • 5篇世界宗教文化
  • 3篇云南文史丛刊
  • 2篇新华文摘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民族研究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云南民族学院...
  • 1篇社会学评论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1
  • 3篇200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宗教旅游开发的思路、原则和措施——以云南为例
在多民族聚居的边疆民族地区的各种资源开发中,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当地群众的利益最密切相关,当地群众对项目的参与度最高,从开发中获利最多,同时也对当地群众的传统信仰影响最深。对近年来信教群众较为集中的边疆民族地区宗教文...
张桥贵
文献传递
多元宗教和谐与冲突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宗教之间的相遇、交流与互动将更加频繁,如何引导多元宗教和谐共处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元宗教信仰和谐共处是两种以上宗教在交往相处过程中,持续动态的互益共存状态。不在同一空间、时间和人口范围...
张桥贵
文献传递
转译的神灵:大理白族金圭寺村“六月六”祖师节研究
2023年
擀毡祖师苏武在大理白族金圭寺村是一个转译的神灵。面对村内全面衰败的擀毡业,金圭寺村不同行动体合力推动“六月六”祖师节在村落中的影响,重构节日意义与内涵,扩展和转译了擀毡祖师苏武的神力。研究擀毡祖师苏武崇拜以节日形式在当下的复兴与意义重构,有助于探析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村落共同体建构的多元实践,从而为汉文化在边疆地区的在地化重构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实践提供典型例证。
张桥贵杨东霞
关键词:转译村落共同体
仪式与文化结构--云南建水祭孔仪式与地方文化内在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本文以云南建水县祭孔仪式为对象,讨论仪式和身体实践对于社会文化结构形成的作用。从该仪式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时代背景可以发现,仪式被赋予的意义体现在仪式操演中。这些意义通过人的身体实践外化而形成了与仪式相关联的特定文化结构,由此展现出从社会赋予仪式意义,再从仪式传承意义到个人的过程,这正是社会记忆的传承与更新过程。
张桥贵曾黎
关键词:社会记忆文化结构
云南宗教旅游开发的思路、原则和措施被引量:10
2011年
在多民族聚居的边疆民族地区的各种资源开发中,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当地群众的利益最密切相关,当地群众对项目的参与度最高,从开发中获利最多,同时也对当地群众的传统信仰影响最深。目前宗教旅游开发中的过分市场化运作和商业化经营,将严重有损宗教教职人员和宗教团体的形象。在宗教旅游开发中应积极引导优秀宗教文化与健康旅游活动良性互动,促进旅游、宗教文化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方共赢,以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宗教旅游氛围。开发中应遵循文化性、生态性、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和合理性的原则。
张桥贵
关键词:宗教旅游
宗教旅游“场域”:冲突与共赢策略——基于我国宗教旅游景点开发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7
2008年
在我国宗教旅游开发中,对于宗教文化中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旅游资源开发,往往各相关利益主体间存有分歧和冲突。建立宗教旅游"场域"间的主体自觉参与和协调机制,对于调适主体间冲突,实现"场域"的共建共赢具有重要性。
明世法张桥贵
关键词:宗教旅游共赢策略
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云南经验被引量:5
2014年
多民族、多宗教和谐相处是云南文化的典型特征。云南多宗教和谐相处的经验即通过文化自觉或社会无意识机制的作用,使宗教生活与日常生活有机融合、良性互动,在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上,最大程度实现信徒身份、神灵体系、宗教场所等各类资源的共享,并以特定的社会再生产机制将之积淀延续下去。
张桥贵
关键词:多元宗教
建构的神灵与地方的知识:剑川白族“己弄吾”信仰探析
2022年
一、问题的提出剑川县位于横断山中段,境内世居着白、汉、回、彝、纳西、傑傑等民族,其中白族占人口比重超过92%,是全国白族最集中、白族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县份。剑川白族神灵体系中的“己弄吾”信仰不仅是境内多元宗教交汇融合的结果,也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还是元明清以来政权力量与地方社会、民间文化互构互建的结果。
张桥贵李雪梅
关键词:白族文化人口比重多元宗教元明清
美国传教士在云南的传教历程及其影响
2020年
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早期带来的积极社会影响与其形成的负面形象同步而行,在西南边疆的云南省亦是如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传教士已进入云南传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随着美国势力的深度介入,美国传教士在云南的活动更加活跃,成为推动云南基督教发展的主要力量。纵观不同历史时期,美国传教士在滇传教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传教伊始聚居在边境沿线,然后逐渐向内扩展,同时加强在省会昆明的活动。在1950年之前,美国传教士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滇西、滇西北等地,最终与其他国家传教士“二分天下”,这一格局至今仍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张桥贵林建宇
关键词:基督教美国传教士
独龙族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上)
2000年
独龙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比珞巴族、高山族、赫哲族和塔塔尔族稍多,人口排在倒数的第5位。据199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独龙族总人口为5816人,其中约有80%的独龙族人口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乡。
张桥贵
关键词:独龙族社会形态历史演变政治制度
全文增补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