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林忠

作品数:38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手术
  • 12篇麻醉
  • 8篇术后
  • 6篇细胞
  • 5篇全身麻醉
  • 4篇围术期
  • 3篇心肌
  • 3篇血浆
  • 3篇源性
  • 3篇镇痛
  • 3篇缺血
  • 3篇蛛网膜
  • 3篇蛛网膜下
  • 3篇网膜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3篇围术期管理
  • 3篇膜下
  • 3篇老年
  • 3篇骨折

机构

  • 38篇山西医科大学...
  • 24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38篇张林忠
  • 6篇陈丽
  • 4篇李琳
  • 4篇李琪
  • 2篇张瑞林
  • 2篇郭政
  • 2篇朱爱萍
  • 2篇王天龙
  • 2篇林献忠
  • 2篇赵利军
  • 2篇李非
  • 2篇马平
  • 2篇刘丽梅
  • 2篇欧阳文
  • 2篇杨建新
  • 2篇冯毅
  • 1篇吕智
  • 1篇温建忠
  • 1篇王静
  • 1篇唐秋萍

传媒

  • 6篇临床医药实践
  • 5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国际麻醉学与...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山西临床医药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神经科学通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麻醉安全与质...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骨代谢调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一种活性蛋白多肽物质,具有舒张血管、促生长、创伤修复、促进骨合成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IGF-1通过与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细胞的同源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介导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基因的激活,在骨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李琳李琪张林忠
关键词:舒张血管创伤修复代谢调节受体结合
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浆IGF-1、NPY与BAP的变化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骨折的患者围术期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及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对糖尿病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蛛网膜下隙麻醉下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70例,根据是否有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糖尿病组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59.80±8.33)岁。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54.37±13.07)岁。分别于术前、术毕24 h抽取肘静脉血2 mL,分离血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IGF-1、NPY及BAP的含量。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血浆IGF-1、NPY及BAP含量在术后24 h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组术前、术后血浆IGF-1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血浆NPY和BA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血浆NPY升高幅度(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GF-1、NPY及BAP均参与调节骨愈合修复过程;糖尿病患者骨折术后早期IGF-1降低、NPY升高幅度较低和BAP持续升高可能与骨折延迟愈合相关。
李琪李琳孟珊珊张林忠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碱性磷酸酶骨折愈合
布托啡诺预防麻醉后寒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预防麻醉后寒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21年8月14日有关布托啡诺预防麻醉术后寒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研究组为布托啡诺,对照组至少包含0.9%氯化钠注射液、曲马多、芬太尼及哌替啶中一个或多个,采用RevMan5.3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根据不同对照组、麻醉方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1580例受试者。在有效性方面,布托啡诺组寒战率明显低于0.9%氯化钠注射液组(RR=0.18,95%CI:0.13~0.25,P<0.001)、芬太尼组(RR=0.32,95%CI:0.16~0.63,P=0.001)和哌替啶组(RR=0.71,95%CI:0.52~0.97,P=0.030);与曲马多组(RR=0.60,95%CI:0.23~1.60,P=0.3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麻醉方式亚组(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中,布托啡诺组寒战发生率低于0.9%氯化钠注射液组(RR=0.18,95%CI:0.08~0.42,P<0.001);在安全性方面,布托啡诺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哌替啶组(RR=0.09,95%CI:0.03~0.24,P<0.001)和曲马多组(RR=0.23,95%CI:0.11~0.51,P<0.001),与0.9%氯化钠注射液组(RR=0.89,95%CI:0.47~1.69,P=0.7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布托啡诺组嗜睡发生率高于0.9%氯化钠注射液组(RR=31.94,95%CI:9.03~113.04,P<0.001),与哌替啶组(RR=2.38,95%CI:0.78~7.19,P=0.130)和曲马多组(RR=0.84,95%CI:0.45~1.57,P=0.5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布托啡诺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与0.9%氯化钠注射液组(RR=5.00,95%CI:0.61~41.26,P=0.1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托啡诺可以有效预防麻醉术后寒战的发生,效果与哌替啶、曲马多及芬太尼相当,且在促进镇静的同时未增加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
马崇皓张妙李怀亮张林忠
关键词:布托啡诺寒战麻醉有效性META分析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对食管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对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26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组(F组,n=13)和舒芬太尼镇痛组(S组,n=13)。两组患者都接受相同的气管插管、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分别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和单纯舒芬太尼行静脉术后镇痛,采用VAS镇痛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并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4h、术后24h和术后48h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及NK细胞(CD16+、CD56+/CD3-)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CD3+、CD4+淋巴细胞在术毕、术后4h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24h,48h有所恢复;CD8+细胞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CD8+、NK细胞在S组患者术后各时点均低于术前(P<0.05),而F组患者在术毕及术后4h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48h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和单纯舒芬太尼术后镇痛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前者更有利于食管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张林忠朱镭
关键词:术后镇痛淋巴细胞
舒更葡糖对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舒更葡糖是一种新型肌松拮抗药,可以与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等氨基甾体类肌松药结合形成螯合物,达到逆转肌松作用的目的。有研究发现舒更葡糖会影响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数量与功能,导致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围手术期患者的恢复及预后。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过敏反应、细胞膜磷脂等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舒更葡糖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马崇皓张妙张林忠
关键词:罗库溴铵血液凝固因子血小板凝血功能
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及麻药用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及麻药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组)、单次输注右美托咪定组(D组)及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组(C组),每组20例。全身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C组按同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之后以0.15μg/(kg·h)速率持续泵注至术毕前30 min;P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记录患者在注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 min(T4)、气腹后(T5)、术毕停药即刻(T6)、拔管后即刻(T7)和拔管后3 min(T8)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结果 C组T3、T5、T7时点SBP,T5、T7时点DBP及T1~T7时点HR低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3、T5时点SBP及T1~T7时点HR低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T3、T5、T7时点SBP,T7时点DBP均高于T0时点,T2和T4~T6时点HR均低于T0时点,T7时点HR高于T0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2~T6时点HR均低于T0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T6时点HR均低于T0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瑞芬太尼用量较P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低剂量输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减轻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气管插管、气腹和术后拔管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并能减少瑞芬太尼的用量。
李静张林忠陈丽
关键词: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丙泊酚瑞芬太尼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及外周血白细胞源性强啡肽含量变化
2020年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及WBC源性强啡肽A(dynorphin A,DYN-A)含量变化。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腰椎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患者,分为非糖尿病组(NDM组,49例)和糖尿病组(DM组,23例)。记录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WBC总数及分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计数。于麻醉前(T1)、麻醉结束苏醒后(T2)分别采集非输液侧肘静脉血3 ml,ELISA法测定血浆DYN-A水平,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测定WBC中含DYN-A荧光阳性细胞百分数和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结果T2时,NDM组患者外周血WBC总数[(12.9±4.1)×10^9/L比(6.3±1.6)×10^9/L]、粒细胞计数[(10.7±4.0)×10^9/L比(3.7±1.3)×10^9/L]、单核细胞计数[(0.66±0.30)×10^9/L比(0.46±0.15)×10^9/L]均高于T1时(P<0.05),淋巴细胞计数[(1.2±0.5)×10^9/L比(2.0±0.7)×10^9/L]明显低于T1时(P<0.05);DM组患者外周血WBC总数[(11.7±3.5)×10^9/L比(6.8±2.1)×10^9/L]、粒细胞计数[(9.6±3.9)×10^9/L比(4.1±2.1)×10^9/L]亦高于T1时(P<0.05),淋巴细胞计数[(1.1±0.4)×10^9/L比(1.8±0.6)×10^9/L]明显低于T1时(P<0.05),而T2时单核细胞计数呈现升高趋势。与T1时比较,DM组与NDM组T2时血浆DYN-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NDM组比较,DM组T1时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中含DYN-A荧光阳性细胞百分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T2时DM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中含DYN-A荧光阳性细胞百分数明显降低(P<0.05),而NDM组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与T1时比较,T2时NDM组粒细胞中含DYN-A MFI降低(P<0.05),DM组粒细胞中含DYN-A MFI呈降低趋势(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WBC总数升高,以粒细胞增高最为明显,而WBC分类中DYN-A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降低,血浆及外周血粒细胞中DYN-A含量亦下降;上述变化与糖尿病围手术期应激和免疫状态有关。
胡旭兰霍海燕孟珊珊张林忠
关键词:围手术期白细胞强啡肽
心肌缺血伤害性刺激对大鼠丘脑束旁核痛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鼠发生心肌缺血后其丘脑束旁核痛敏神经元的放电反应,探索发生在心肌缺血动物模型上的心脏痛觉在脊髓上中枢的反应。方法12只心梗模型大鼠分为经皮电刺激组(groupTES,n=6)和冠状动脉阻断组(groupCAO,n=6),先以TES作为伤害性刺激,用微电极探查到束旁核痛敏神经元后,两组均记录3次基础状态下的自发放电,其放电均数作为基础放电频率。TES组记录1h内对TES的放电反应;CAO组以实施CAO的时刻为起点,记录1h内对CAO的放电反应。结果TES组对TES刺激的放电反应在60min内的各记录点均显著高于基础状态,但各记录点之间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CAO组,CAO后在5,10,15min的各记录点均显著高于基础状态,在20min时放电达到高峰,显著高于前各记录点和基础放电并持续到60min(P>0.05)。两组间对伤害性刺激的平均放电反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丘脑束旁核是躯体和内脏(心脏)伤害性刺激传入的共同的信息整合中枢。
原大江张林忠温建忠张策郭政
关键词:心肌缺血束旁核放电
两种麻醉方法对膀胱肿瘤电切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近年来提出的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新理念在许多临床科室应用,其使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加速,改善患者预后,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对于膀胱肿瘤患者,快速康复...
秦瑞霞李鹏辉张林忠
关键词:闭孔神经阻滞
微创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体会被引量:1
2002年
樊凌云张林忠李元
关键词:体外循环CPB麻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