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松兴

作品数:29 被引量:155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针刺
  • 4篇血压
  • 4篇针灸
  • 4篇中医
  • 4篇高血压
  • 3篇中风
  • 3篇中医体质
  • 3篇疗效
  • 3篇高血压病
  • 3篇干预
  • 2篇电针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针刺治疗

机构

  • 18篇辽宁中医药大...
  • 11篇辽宁省中医研...
  • 10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山西省人民医...
  • 2篇沈阳市皇姑区...
  • 2篇沈阳市皇姑区...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29篇张松兴
  • 3篇孙晶
  • 3篇汤宇
  • 2篇霍华英
  • 2篇董波
  • 2篇周微
  • 2篇杨欣
  • 1篇李博
  • 1篇李秋月
  • 1篇董宝强
  • 1篇王博
  • 1篇王东海
  • 1篇杨欣
  • 1篇张立德
  • 1篇林星星
  • 1篇李翔宇
  • 1篇陈磊
  • 1篇刘悦
  • 1篇唐前
  • 1篇徐月英

传媒

  • 10篇实用中医内科...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包头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郝学君教授“三神穴”治疗抑郁症被引量:3
2014年
郝学君教授根据"脑为元神之府"之说,以"脑神"立论,认为抑郁症的病机是脑之元神失调,进而脏腑损伤,气血郁滞而发病;同时,根据现代生理学理论脑具有主精神思维、感觉、运动、记忆和情志的生理功能,认为本病与脑关系最为密切。临床善用针灸治疗本病,以调神解郁为治疗大法,以"三神穴"(神庭、本神、神门)为主穴,随症加减取穴,临床疗效确切,手法简单、易于操作。
张松兴
关键词:抑郁症针灸疗法
高血压病中医体质学研究概况被引量:13
2013年
收集整理近十年来中医体质学的发展和在高血压病防治领域的研究以及应用中取得的进展,从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分类关系、高血压多发的中医体质类型、中医体质学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干预等方面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标准化、个体化的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张松兴董波陈磊
关键词:高血压治未病中医体质
针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只进行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言语训练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失语症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较单纯针刺治疗疗效更好。
张松兴刘悦李秋月
关键词:中风运动性失语针刺治疗言语训练
从脾论治抑郁症被引量:1
2023年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础物质,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依靠全身气机的升降有序、出入协调。脾胃是人体气机的枢纽,可调节全身气机。脾胃气机失常,尤其是脾“升”的功能失常,会使人体气机郁结不畅,郁久成疾,最终发展成抑郁症。该文主要从脾脏的生理特性、功能作用探讨其与抑郁症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抑郁症提供新的思路。
张浩张松兴
关键词:抑郁症郁证中焦
自拟舒倦膏方治疗劳倦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异质性,可分为多个亚型,其中疲劳型亚健康居于首位(占一半以上),主要表现与中医"劳倦"极为相似,已经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1]。研究表明肝郁脾虚是劳倦的主要证型,中医以疏肝健脾立法干预疲劳型亚健康的疗效已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2-4]。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以滋补为主。
汤宇张松兴霍华英
关键词:膏方肝郁脾虚疏肝健脾气郁证候要素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65例吞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症状之一,发生率为50%-70%左右。由于吞咽神经、舌下神经等的核性损伤引起球麻痹,患者吞咽中枢部位或脑神经受到损伤,舌肌、咽喉肌活动受限,随意性舌运动延迟,吞咽反射消失或减弱,继而不能协调地完成吞咽动作,最终导致脑卒中吞咽困难。
刘颖李翔宇汤宇张松兴
关键词: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吞咽反射球麻痹吞咽动作饮水试验
皮内针干预在血液透析合并便秘患者中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皮内针干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便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净化室行MHD并伴有便秘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n=23)和B组(n=24)。两组均行西医常规治疗,而A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麻仁润肠丸,早晚各1丸;B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皮内针干预治疗,疗程4周。评定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观察两组患者便秘症状变化,评价皮内针对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症状的干预作用。结果 B组治疗后便秘症状积分显著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效率为75.0%(18/24),显著高于A组的43.5%(10/2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透析治疗的基础上,皮内针疗法能够帮助缓解MHD患者的便秘症状,有效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杨欣周微蒋娜张松兴
关键词:皮内针血液透析便秘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失语症疗效的Meta分析及选方用药探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以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失语症(stroke aphasi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选方用药的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脑卒中失语症的临床用药,提高脑卒中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从建库到2019年6月,纳入全部有关脑卒中失语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用改良Jadad记分法对纳入的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纳入方剂的中药进行频次和种类统计。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患者共计820例。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由68.45%(256/374)提高到86.07%(315/366)(P<0.01),其合并效应量OR=2.74,95%CI(1.50,4.99),Z=3.29(P=0.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中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脑卒中失语症对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WMD=26.47,95%CI(6.36,46.59),Z=2.58(P=0.010)]、谈话能力[WMD=4.56,95%CI(3.11,6.01),Z=6.17(P<0.00001)]、理解能力[WMD=7.09,95%CI(3.95,10.23),Z=4.43(P<0.00001)]、复述能力[WMD=11.95,95%CI(5.89,18.01),Z=3.86(P=0.0001)]、命名能力[WMD=6.80,95%CI(2.20,11.41),Z=2.90(P=0.004)]、阅读能力[WMD=5.77,95%CI(4.96,6.57),Z=14(P<0.00001)]、书写能力[WMD=17.67,95%CI(2.91,32.44),Z=2.35(P=0.02)]、CFCP评分[WMD=7.21,95%CI(2.22,12.19),Z=2.83(P=0.005)]的疗效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将11篇纳入文献剔除相同的方剂,总共纳入9首方剂。统计9首方剂的主方用药频次,暂不统计主方后的加减用药,其中总共有65味中药,每一味中药的使用频次总和为90次。其中,运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主要为石菖蒲、远志、川芎、甘草、胆南星等;中药种类主要为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等。结论相比于单一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失语症的临床疗效较高,并且中医用药�
李博张松兴
关键词:脑卒中失语症META分析选方用药方剂
郝学君独创“近病灶”针刺疗法介绍
2021年
郝学君教授在精研古代经典医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经过40余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独到的“近病灶”治疗学术思想,创新独到的近病灶针刺方法,如:督脉刺法、阿是刺法、三针刺法、骨面刺法、多针排刺法、额叶刺法等。“近病灶”针刺疗法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与软伤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齐祉帆张松兴
关键词:针刺
中风病的经络辨证探讨被引量:4
2019年
经络辨证法中作为中医基本辨证方法之一,与中医其他辨证方法有着同样的作用。将经络辨证运用到中风病的治疗中。结合中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从阳明经,肾经及督脉探讨与中风病的关系。
车锦礼李佳靓孙晶张松兴
关键词:中风经络辨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