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松乐

作品数:72 被引量:232H指数:8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杆菌
  • 16篇免疫
  • 11篇病毒
  • 10篇气溶胶
  • 9篇抗体
  • 9篇基因
  • 9篇大肠杆菌
  • 7篇蛋白
  • 7篇疫苗
  • 6篇炭疽
  • 6篇微生物
  • 6篇细胞
  • 6篇抗SARS-...
  • 6篇基因工程
  • 6篇存活
  • 5篇球蛋白
  • 5篇综合征
  • 5篇小鼠
  • 5篇免疫球蛋白
  • 5篇采样器

机构

  • 71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张家口医学院
  • 1篇武警医学院
  • 1篇银川市第一人...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乌鲁木齐军医...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作者

  • 72篇张松乐
  • 21篇张朝隆
  • 19篇王希良
  • 18篇陈梅玲
  • 15篇车凤翔
  • 14篇王忠泽
  • 14篇荫俊
  • 13篇侯晓军
  • 10篇姜黎
  • 10篇宋伟
  • 10篇赵光宇
  • 10篇童咏仪
  • 9篇罗德炎
  • 9篇张良艳
  • 7篇石辛甫
  • 7篇陈振生
  • 7篇杨海荣
  • 6篇寇志华
  • 6篇田光
  • 6篇邢丽

传媒

  • 7篇中国卫生检验...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免疫学杂志
  • 4篇解放军预防医...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卫生研究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4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7篇1996
  • 7篇1995
  • 4篇1994
  • 3篇1993
  • 3篇1992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光辐射对水中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和宿主菌及野生株存活影响的初步研究
1996年
本工作观察了自然日光照射下对水中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茵(MM3)和宿主菌(C600)及野生株(8099)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180min,日光累积总辐射5.86MJ/m2,MM3和C600及8099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38.33%,39.27%和40.05%。在散射条件下,暴露180nim.日光累积辐射2.008MJ/m2,MM3的平均存活率为61.67%,C600为93.84%,8099为94.98%。黑暗条件下,暴露24h,MM3和C600及8099的平均存活率依次为70.11%,97.54%和89.77%。日光总辐射对三种细菌的灭活作用最强,散射次之,黑暗条件下存活最好。
张松乐童咏仪陈梅玲张朝隆李劲松车凤翔
关键词: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存活
牙髓紫卟啉菌内毒素对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介导作用被引量:9
1999年
牙髓紫叶琳菌ATCC35406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重要致病性专性厌氧菌,采用改良酚-氯仿-石油醚法提取牙髓紫卟啉菌ATCC35406内毒素脂多糖,通过Kramer测定法、软琼脂细胞培养法以及胸腺细胞增殖法测定脂多糖的细胞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纯化脂多糖可不同程度地诱导小鼠模型生成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和白介素-1(IL-1),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型,提示牙髓紫卟啉菌内毒素在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中具有显著的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活性.
荫俊王忠泽侯晓军陈跃峰张松乐张郁孙叶方
关键词:内毒素细胞因子
仔猪腹泻基因工程疫苗在环境中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1996年
观察不同辐射强度的自然光照射下,对不锈钢表面上的仔猪腹泻基因工程疫苗(MM3)和大肠杆菌野生株(8099)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光总辐射条件下.暴在10min,累积辐射0.476MJ/m2.MM3同8099的存活率比值为113.9;散射条件下.暴露80min,累积散射0.897MJ/m2,MM3同8099的存活率比值为1:11.2;黑暗条件下,暴露80min,MM3同8099的存活率比值为1:8.0。t检验.无论日光总辐射、散射还是黑暗环境,差别都高度显著(P<0.01).用含有氯霉素的LB培养基测定日光总辐射对MM3质粒稳定性的影响,未发现有质粒丢失.
张松乐张朝隆陈梅玲童咏仪李劲松车凤翔
关键词: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野生株存活
空中细菌三种采祥方法的比较被引量:6
1992年
空气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和国计民生有密切关系。因而,作为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技术在医疗卫生、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技术的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在此期间,陆续研制出原理不同,结构型式不一的多种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文献已有报导。我们在北京。
胡庆轩车风翔陈振生徐桂清徐秀芝张松乐史传英孟令英
产黑普氏菌内毒素脂多糖的免疫生物学活性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在体外细胞培养系统和小鼠模型中检测产黑普氏菌ATCC25845内毒素脂多糖对内源性细胞因子的介导活性。方法采用Kramer测定法、软琼脂细胞培养法和胸腺细胞增殖法测定内毒素脂多糖对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的诱导活性以及局部皮肤斯氏反应(SPD50)。结果产黑普氏菌ATCC25845内毒素可显著地诱导TNF、CSF和IL-1的产生,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型。并可导致家兔典型的皮肤局部斯氏反应。
荫俊张松乐侯晓军陈跃峰陈跃峰张郁王忠泽
关键词:细胞因子内毒素类生物学活性
一种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SARS-CoV的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F(ab′)2抗体,特征在于该抗体为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F(ab′)2抗体,同时本发明公开该抗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抗体能特异消灭S...
王希良杜新安石辛甫张松乐刘建源李岩赵光宇田光周华
文献传递
一步法提取RNA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汉坦病毒RNA被引量:3
1996年
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汉坦病毒(Hantavirus)的基因RNA,同时与细胞分离病毒的敏感性进行比较。用异硫氰酸胍-载体吸附法,一步提取汉坦病毒RNA。将脑腔接种汉坦病毒频临死亡的乳鼠脑制成10%的悬液,并系列稀释,从10(-1)到10(-12)的12梯度。结果表明,该引物能够扩增出汉坦病毒H8205株的RNA,说明汉坦病毒H8205株与76-118株在M片段上具有共同的保守序列。RT-PCR可以检测出4.64×10(-3)TCLD(50)/ml的病毒,而用Vero-E6细胞只能分离检测出4.64×10(-2)TCLD(50)/ml,所以RT-PCR检测病毒比细胞分离检测病毒敏感。
李劲松翟俊辉孟令英陈梅玲李军保张松乐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
BALB/c小鼠滴鼻免疫灭活SARS病毒对全身性免疫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了解灭活SARS病毒滴鼻免疫小鼠对全身性免疫的影响。方法 将 5周龄雌性BALB 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0只 ,免疫组小鼠每只免疫 5 0 μg的灭活病毒悬液 ,对照组注射等体积PBS。分别在免疫的 8d和 14d处死小鼠 ,分离脾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仪观察其淋巴细胞表型 ;间接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抗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结果 第 8天脾脏的CD4 + T细胞的构成比增加 (P =0 .0 2 7)。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在第 8天即开始发生改变 ,在第 14天变化明显 ,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CD4 + ,CD8+ ,CD3+ T细胞构成比和T B比值显著降低 (P <0 .0 5、0 .0 1、0 .0 1、0 .0 1) ,同时CD4 5R B2 2 0 + 细胞 (B细胞 )构成比显著增加 (P =0 .0 0 0 )。但是此时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未能被检测到。结论 在未应用佐剂的情况下 ,小鼠滴鼻接种灭活SARS病毒虽然可以导致诱导机体免疫细胞表型的变化 ,却未能诱导抗体的产生。
寇志华张松乐邢丽李彬赵光宇王东勇杨海荣张强周育森
关键词:小鼠免疫作用滴鼻免疫流式细胞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炭疽AVA疫苗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应用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建立一种检测炭疽AVA免疫后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的方法,用于检测和评价炭疽无菌培养滤液抗原特异性抗体形成细胞的功能.方法 无菌分离小鼠脾细胞,建立一系列特异性ELISPOT检测炭疽无菌培养滤液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的参数:包括抗原最佳包被浓度、细胞最适孵育时间、反应体系中细胞浓度以及亲和素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同时检测上清中抗体效价,并以不相关抗原包被,检验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当抗原包被浓度为7.5μg/mL时,不同细胞浓度反应曲线最稳定 细胞数为5×10^6/mL时,不同包被浓度形成的斑点数适量,易于计数 且在抗体稀释度相同情况下,脾细胞孵育时间为3~6 h所获得的斑点数最清晰,背景着色最浅,容易被仪器识别 同时,特异性抗原包被组所获得的斑点频数高于无关抗原包被组(P<0.01) 反应体系上清中未检测到抗原特异性抗体.结论 该方法敏感、特异,可用于AVA抗原免疫后体液免疫评价.
吕进张松乐董梅何蕊江海燕张良艳邢丽杨海荣王希良
一种抗SARS-CoV IgY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公开一种新型的用于治疗、预防SARS-CoV的鸡抗SARS-CoV IgY抗体蛋,同是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的用于治疗、预防诊断SARS-CoV的鸡抗SARS-CoV IgY抗体。本发明抗体能特异消灭SARS-CoV...
王希良杜新安石辛甫张松乐赵光宇田光刘士山朱和平周华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