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权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性状
  • 2篇生化
  • 2篇生理
  • 2篇花叶
  • 2篇花叶病
  • 2篇大豆
  • 2篇大豆花叶
  • 2篇大豆花叶病
  • 1篇性状变化
  • 1篇症状
  • 1篇症状类
  • 1篇症状类型
  • 1篇生化性状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性状
  • 1篇花叶病毒
  • 1篇大豆花叶病毒
  • 1篇大豆品种

机构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吉林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王金陵
  • 2篇张志权
  • 2篇廖林
  • 1篇马淑时
  • 1篇赵荣林

传媒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国油料

年份

  • 1篇1993
  • 1篇199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初析大豆花叶病若干症状类型生理、生化性状变化被引量:7
1992年
在防虫网室中,接种SMVⅡ—2毒株的合半25号大豆植株产生花叶、疱状凸起、矮缩和顶枯症状。测得各症状型的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叶绿素a/b值略低于对照,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花叶、疱状凸起)或低于对照(矮缩,顶枯);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对照,顶枯症过氧化物酶活性是对照的13.5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分为快(A)、中(B)和慢带区(C),从电泳扫描图上看,各症状型的谱带总数低于对照,但顶枯症的快带区比对照多出一条迁移率最高的谱带(Ag)。另外,对照快带区的谱带峰值低于慢带区,而各症状型却相反。
廖林马淑时张志权王金陵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症状生理生化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感染大豆花叶病毒后一些生理生化性状的变化被引量:11
1993年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直板凝胶电泳等方法测定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接种SMVI—1毒株后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及酶活性。结果表明,感病品种和中感品种比健林分别多2条和1条酶带。感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是对照的14.5倍,其次是中感品种和抗病品种。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仅为对照的18.57%,抗病品种为74.43%。
廖林赵荣林张志权王金陵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生理生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