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权

作品数:45 被引量:1,567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生物学
  • 3篇矿业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植被
  • 7篇尾矿
  • 7篇废弃地
  • 6篇植被恢复
  • 6篇铅锌尾矿
  • 6篇矿业废弃地
  • 5篇植物
  • 5篇土壤
  • 5篇土壤种子库
  • 5篇种子库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南方红豆杉
  • 4篇红豆杉
  • 3篇氮素
  • 3篇豆科
  • 3篇豆科植物
  • 3篇养分
  • 3篇幼苗
  • 3篇双穗雀稗

机构

  • 42篇中山大学
  • 5篇广东教育学院
  • 4篇香港浸会大学
  • 2篇广东省中医研...
  • 2篇广东省南岭国...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2篇张志权
  • 18篇束文圣
  • 17篇蓝崇钰
  • 5篇廖文波
  • 5篇黄铭洪
  • 5篇李海生
  • 4篇韩德聪
  • 3篇杨兵
  • 2篇林淑金
  • 2篇任海
  • 2篇叶志鸿
  • 2篇黄立南
  • 2篇陈志明
  • 2篇黄溢明
  • 2篇黄庆昌
  • 2篇周凡
  • 1篇周先叶
  • 1篇李鸣光
  • 1篇杨开颜
  • 1篇王伯荪

传媒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生态科学
  • 3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广东教育学院...
  • 2篇植物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中药材
  • 1篇植物生态学与...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第六届全国土...
  • 1篇第七次“土壤...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7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欧洲3种常见乔木幼苗在两种光环境下叶片的气体交换、叶绿素含量和氮素含量被引量:46
1999年
在室内测定了分别栽培于全光照和20%光照条件下的垂枝桦Betulapendula,欧洲水青冈Fagussylvatica和欧洲白栎Quercusrobur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叶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和氮素含量,并分析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回归关系.20%光照条件引起净光合速率的光饱和点下降,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的光合物质积累减少,但氮素含量上升.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成正相关.3种植物的幼苗对荫蔽条件有一定的适应性,其中B.pendula和Q.robur的耐荫能力比Fsylvatica强.
赵平张志权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
粤北南方红豆杉的群落类型及物候与繁殖生物学特性被引量:41
2002年
对粤北地区的南方红豆杉 (Taxusmairei)植物进行物候学观察 ,以及植物群落调查 ,并着重研究其种子萌发和扦插繁殖特性 .结果表明 ,在粤北地区 ,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于南亚热带或中亚热带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 ;种群个体顶芽展梢在 4月中旬开始 ,5月中旬雄球花现蕾 ,花期 7月底至 1 1月下旬 ,8月下旬雌球花现蕾 ,花期 1 0月下旬至次年 1月底 ,果期在次年 1 0月上旬 ,1 0月下旬顶芽形成 ;在自然条件下种子需 2~ 3年才能萌发 ;在山地条件下对种子进行湿沙藏 ,再播入沙床中 ,萌发率达到 95 2 % ,但周期较长 (1年半 ) ;在实验条件下对种子采用变温层积 (先 2 5℃ 3 6周 ,再转入 5℃ 1 2周 ,共 4 8周 ,即 3 3 6d) ,取出培养萌发率最高 ,达 82 .2 % ;扦插繁殖方面 ,以成熟一年生枝为插穗 ,用生根粉ABT1 浓度在 1 0 0mg·L-1 时处理效果较好 ,扦插时期在 1 0~ 1 1月份最合适 ,生根率达 95 % .
廖文波张志权陈志明唐长根邓世福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群落类型物候种子萌发扦插繁殖
双穗雀稗重金属耐性种群在铅锌尾矿生长的野外实验研究(英文)被引量:9
2000年
利用双穗雀稗 (Paspalumdistichum)的重金属耐性生态型 ,结合土壤、垃圾和石灰改良尾矿 ,在广东乐昌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尾矿植被重建的野外试验 .重金属毒性和极端贫瘠是乐昌铅锌尾矿植物定居的限制因子 .野外试验第 1次收割结果表明 (3个月 ) ,双穗雀稗可以在乐昌铅锌尾矿正常生长 ,而尾矿覆盖 5cm的土壤或垃圾则可大幅度提高它的生物量 .施用石灰不仅促进植物的生长 ,同时可抑制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第 2次收割结果表明 (1年 ) ,除了TDL处理 (尾矿 +5cm垃圾 +石灰 )双穗雀稗的生物量较第 1次收割有着极显著的提高 ,但各处理组 (尤其是TDL处理 )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普遍有所降低 .实验证明利用耐性植物可在经轻度改良的尾矿上成功定居 .
束文圣张志权黄立南蓝崇钰黄铭洪
关键词:双穗雀稗重金属耐性铅锌尾矿野外试验
广东黑石顶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研究被引量:49
1993年
本文采用标准木和回归分析法(乔木层)及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研究了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 1.四种回归模型:(a)Y=a+bX,(b)Y=aX^b,(c)Y=ac^(bx),(d)Y=a+blnX都能成功地应用于该森林的生物量研究,但一般以(b)及(c)的相关系数较高。对较大胸径的样木组(D≥10cm)直线方程是唯一显著的模型。 2.森林总生物量为357.976t·ha^(-1),其中树干223.017(62.30%),枝45.834(12.80%),叶15.609(4.36%),根(D≤3mm的细根除外)73.517(20.54%)。生物量绝大部分集中于乔木层(353.520t·ha^(-1),98.76%)。总生物量及树干生物量随高度分布呈金字塔形,而枝的生物量相反。叶生物量以15m以上的林冠层比例较大,但林下层仍有相当比例,反映了森林结构的复杂性。叶面积指数为17.1。生物量径级分布显示出正态分布特点。 3.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是树干生物量的1.27倍和1.60倍。对其他热带亚热带森林分析也得到相似的结果。
陈章和张宏达王伯荪张志权
关键词:黑石顶常绿阔叶林生物量生态
酸度(pH值)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01年
通过水培方法 ,就环境中酸度 (pH值 )对茶幼苗生长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茶幼苗耐酸性较强 ,在 pH为 3.5~ 5 .5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 .但是随着酸度的增加 。
李海生张志权
关键词:酸度PH值幼苗
土壤种子库被引量:151
1996年
土壤种子库张志权(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广州510275)SoilSeedBank.ZhangZhiquan(DepartmentofBiology,LifeScienceSchol,ZhongshanUniversity,Guangzhou...
张志权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
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生物学研究被引量:62
2000年
对南方红豆杉种子的萌发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主要结果表明 :(1)种子在自然条件下有很深的休眠特性 ,但种皮透性不是休眠的原因 ;(2 )对新鲜种子进行“暖温 (2 5℃ )层积—低温 (5℃ )层积”,以“36周— 12周”的模式效果最好 ,能促进胚纵向生长和打破种子休眠 ,发芽率达 6 4 .0 %~82 .2 %
张志权廖文波钟翎陈志明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低温层积
土壤种子库与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研究I.Leonard瓶-罐装置在土壤种子库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1
1999年
1前言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和动态的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把土壤样品铺在垫有沙子(经消毒除去沙子内可能有的种子)的花盆或其它发芽框上,给予合适条件使土样中的种子萌发,记录幼苗数及种类[1~5];另一种是用物理方法分离土样直接得到种子,检测种子活力和统计...
张志权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
巴戟天生物学的研究 Ⅱ.光对插植一年生苗成活与生长的影响
1989年
扦插种植巴戟时,间种木茨等遮荫作物.荫蔽度约65%左右,能有效地降低气温,地温,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创造一个插植苗度夏的良好小环境,提高插条成活率20%以上,并能促进一年生苗的生长,使之在根、茎、叶等的生物量分配比例更为合理和生长茁壮,整丛生物生产比纯种地的高34%。
张志权韩德聪赵达辉
关键词:插植生物量分配荫蔽度叶层生态因子
中国矿业废弃地的复垦对策研究(Ⅰ)被引量:209
2000年
述评了中国矿业废弃地的现状及其环境影响 ,系统总结了几十年来中国矿业废弃地复垦的理论研究、法规建设和实践方面的进展情况和不足之处。同时指出 :根据中国国情 ,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废弃地复垦的技术体系和模式、卓有成效的促成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结合、修订完善现有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政策法规是中国矿业废弃地复垦工作的当务之急。
束文圣张志权蓝崇钰
关键词:矿业废弃地复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