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勇

作品数:177 被引量:681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领域

  • 111篇农业科学
  • 20篇生物学
  • 11篇文化科学
  • 8篇化学工程
  • 7篇医药卫生
  • 6篇理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0篇斑蝥
  • 29篇斑蝥素
  • 17篇菜蛾
  • 14篇瓢虫
  • 13篇小菜蛾
  • 13篇马铃薯
  • 12篇杀虫
  • 12篇马铃薯瓢虫
  • 11篇种群
  • 10篇凋亡
  • 9篇苹果
  • 8篇西瓜
  • 8篇细胞
  • 8篇害虫
  • 7篇药剂
  • 7篇吡虫啉
  • 7篇消解动态
  • 6篇幼虫
  • 6篇种群动态
  • 6篇小菜蛾幼虫

机构

  • 132篇北京农学院
  • 22篇河南省农业科...
  • 11篇北京市林业保...
  • 8篇西北农业大学
  • 7篇洛阳农业高等...
  • 7篇农业应用新技...
  • 6篇青岛农业大学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4篇北京农业质量...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西北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卢氏县农业局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北京凯达恒业...
  • 1篇江苏大学

作者

  • 175篇张志勇
  • 66篇王进忠
  • 52篇杨宝东
  • 48篇孙淑玲
  • 41篇张民照
  • 17篇张鹏飞
  • 14篇郝少东
  • 12篇张来喜
  • 11篇张爱环
  • 11篇陈利平
  • 10篇孟琳琳
  • 10篇董兆克
  • 8篇杨柳
  • 8篇张屹东
  • 7篇李定旭
  • 7篇袁锋
  • 7篇李明全
  • 6篇赵建庄
  • 6篇覃晓春
  • 6篇魏艳敏

传媒

  • 33篇北京农学院学...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农药
  • 6篇应用昆虫学报
  • 6篇中国植物保护...
  • 5篇植物保护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环境昆虫学报
  • 4篇昆虫学报
  • 4篇河南农业科学
  • 4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食品安全质量...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西北农业大学...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果树学报
  • 2篇中国食用菌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瓜菜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3篇2015
  • 18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22篇2010
  • 12篇2009
  • 10篇2008
  • 12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1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检测桃果实中吡虫啉含量的条件优化
吡虫啉作为一种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它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等特点,兼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应用广泛,对于防治蚜虫、飞虱、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效果最为明显。桃蚜(Myzus persica Sulz...
王新伟周晗颖张鹏飞孙淑玲杨宝东赵建庄张志勇
关键词:桃果实
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P2A与草莓果实的早期发育
PP2A(Protein serine/threonine phosphatases)是一种丝/苏氨酸磷酸酶,能使蛋白质脱磷酸,在新陈代谢、DNA复制、转录、翻译、细胞周期、信号传导等过程中均起到显著作用。但关于PP2A...
王伊琨张志勇秦岭沈元月
关键词:草莓果实发育
文献传递
斑蝥素诱导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细胞系Sf9凋亡的临界条件被引量:9
2011年
为进一步利用昆虫细胞研究斑蝥素对鳞翅目昆虫的毒杀机理,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法和DNA凝胶电泳法研究斑蝥素诱导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细胞系Sf9细胞凋亡的临界条件。结果表明:供试细胞凋亡率与斑蝥素处理剂量、时间呈现密切相关性;在较低剂量处理下,可观察到细胞凋亡。当斑蝥素质量浓度达到6.25μg/mL,处理细胞3 h或3.125μg/mL处理细胞12 h时,斑蝥素处理Sf9导致细胞出现明显畸形、形成凋亡小体等凋亡症状。DNA Ladder条件要求严格,在冰浴条件下,当斑蝥素处理质量浓度达到6.25μg/mL处理细胞24 h时,或者12.5μg/mL处理细胞12 h时,可观察到明显的DNA梯度条带。
张来喜杨宝东张民照王进忠张爱环张志勇
关键词:斑蝥素凋亡
啶虫脒防治葡萄斑叶蝉的残留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解啶虫脒在葡萄上使用的安全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研究了啶虫脒于葡萄不同物候期防治斑叶蝉时,在果实与叶片上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3%啶虫脒微乳剂在葡萄开花期至硬核期叶片上的半衰期为3.55~3.93d,在葡萄着色期至成熟期果实上的半衰期为4.14~5.60d,虽然在果实中降解稍慢,但最终残留量相差较小。按推荐剂量22.5g·hm-2(a.i.)和加倍剂量45g·hm-2(a.i.)各施3%啶虫脒微乳剂3次,间隔期7d,末次施药后7d葡萄果实中的残留量均小于0.2mg·kg-1,14d残留量均小于0.1mg·kg-1,本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0.5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kg-1。参照美国、韩国与日本的最大残留限量(MRL),药后7d葡萄果实是安全的。建议用3%啶虫脒微乳剂在葡萄开花期防治斑叶蝉的第1代若虫、成虫,硬核期至着色期防治第2代若虫、成虫,最多使用3次,用量为22.5g·hm-2(a.i.),安全间隔期为7d。
王鹏飞许树坡张志勇赵建庄魏朝俊陈信友李福新
关键词:啶虫脒葡萄斑叶蝉物候期
芽孢杆菌BJ-6产抗菌物质发酵条件初探被引量:12
2007年
芽孢杆菌(Bacillus sp.)BJ-6分离自北京市门头沟区杏树根围土壤,它能够产生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烈拮抗作用的抗菌物质。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了发酵条件的筛选,发现:芽孢杆菌BJ-6产生抗菌物质的最适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20g,蛋白胨10g,麸皮10g,CaCO310g,Na2HPO32g,KH2PO31g和水1000ml;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种龄10h、接种量1%、发酵温度30℃ ̄35℃、转速为210r/min、培养时间60h和起始pH为9。
任争光张志勇李丹陈冉魏艳敏
关键词:芽孢杆菌发酵抗菌物质
斑蝥素处理鳞翅目昆虫细胞Sf-9的光学特征及生长抑制作用
斑蝥素是一种昆虫天然产物,是存在于芫菁科等昆虫体内的一种倍半萜类物质,在自然界中容易被降解,利用其进行害虫防治有绿色环保意义。本实验利用显微镜相差技术、荧光染色技术等检测斑蝥素对供试昆虫细胞生命活动的影响,建立响应剂量/...
周晗颖陈利平张来喜张鹏飞杨宝东孙淑玲王进忠张志勇
关键词:斑蝥素鳞翅目昆虫
文献传递
斑蝥素诱导草地贪夜蛾(Sp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细胞系IOZCAS-Sf-9凋亡的临界条件
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DNA凝胶电泳法,研究不同浓度的斑蝥素(CTD)对鳞翅目昆虫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系IOZCAS-Sf-9(简称sf-9)药物浓度范围和致死方式,主要结果如下:CTD处理sf-9可导致细胞出现明显畸形,处...
张来喜周晗颖陈利平杨宝东孙淑玲王进忠张志勇
关键词:斑蝥素
绿豆蚜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田间调查表明,绿豆上的蚜虫主要为豆蚜AphiscraccivoraKoch。其发生规律与绿豆生育期密切相关:1~3复叶期,豆蚜迁入绿豆田,始花期蚜量增长最快,盛花至初英期蚜量最大,为害最重,盛荚期后蚜量迅速下降。防治策略为前期加强栽培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中期辅以药剂防治,后期充分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药剂防治以40%氧敌乳油1500倍液,盛花期施用1次即可控制其为害。
李定旭田娟张志勇
关键词:绿豆豆蚜蚜虫
一种机制木炭的制备方法及其机制木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制木炭的制备方法和机制木炭,该方法包括首先对农林废弃物板栗外蓬和板栗壳干燥、粉碎,接着对粉碎后的板栗外蓬、板栗内壳进行挤压成型处理,制成薪棒,然后对薪棒进行炭化反应而成,本发明以农林废弃物----板栗外...
綦菁华张志勇王芳庞美霞黄漫青
百菌清在设施草莓上的残留被引量:11
2007年
采用自行建立的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SPE-CGC)分析方法,研究了75%百菌清WP在春季温棚草莓和夏季大棚草莓果实上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实验表明,百菌清在不同设施条件下草莓上的残留消解方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另外,环境条件是影响百菌清残留的重要因素,春季温棚草莓果实上比夏季大棚百菌清残留量高,消解速度慢;百菌清大部分残留于果实表面,果内残留远低于全果残留。测定方法最小检知量为8.6×10-3ng,在草莓中最低检出质量分数为0.86μg/kg。其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8.17%~99.01%,标准偏差为4.43%~6.4%。
肖艺张志勇孙淑玲王进忠杨宝东乔富强
关键词:百菌清草莓消解动态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