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岐山

作品数:22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肿瘤
  • 5篇肝癌
  • 4篇蛋白
  • 4篇原发性
  • 4篇肝肿瘤
  • 3篇血清
  • 3篇异质体
  • 3篇原发性肝癌
  • 3篇醛酮还原酶
  • 3篇细胞
  • 3篇甲胎
  • 3篇甲胎蛋白
  • 3篇肝炎
  • 3篇肝炎病毒
  • 3篇丙型
  • 3篇丙型肝炎
  • 3篇丙型肝炎病毒
  • 3篇病毒
  • 2篇调节蛋白
  • 2篇血栓

机构

  • 20篇中国医科大学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沈阳市传染病...

作者

  • 21篇张岐山
  • 12篇张玉魁
  • 7篇魏金荣
  • 6篇刘金兰
  • 5篇沙文阁
  • 5篇潘忠诚
  • 3篇王殿鸿
  • 3篇蔡至道
  • 3篇张岐山
  • 3篇张玉魁
  • 3篇李丹
  • 2篇周旭
  • 2篇孟繁浩
  • 2篇赵金满
  • 2篇傅宝玉
  • 2篇陈再兴
  • 2篇初阳
  • 2篇王琳
  • 2篇陈秋晨
  • 2篇刘金兰

传媒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胎蛋白异质体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1991年
通过扁豆凝集素亲和双向免疫电泳,对4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40例良性肝病,6例转移性肝癌血清AFP异质体进行研究,发现PHC患者血清扁豆凝集素结合型AFP为43.298±22.4%,明显高于良性肝病患者(10.35±17.053%)及转移性肝癌患者(4.167±6.646%)。以该值大于25%为诊断肝癌标准,则阳性率为82.98%特异性为90%。在14例AFP为阴性的PHC患者中,有10例该值大于25%,其阳性率为71.43%。对PHC患者行肝动脉栓塞术后其扁豆凝集素结合型AFP降低,故可用其做为观察疗效的指标。
刘金兰周旭蔡至道沙文阁张岐山张玉魁王殿鸿
关键词:甲胎蛋白异质体原发性肝细胞癌
大鼠血栓调节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2009年
目的研究大鼠血栓调节蛋白基因的扩增、克隆及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大鼠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用pMD18-Tsimple vector进行T克隆并测序。经EcoRⅠ和SalⅠ双酶切,将目的基因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质粒中,转化E.coliBL21(DE3)表达重组蛋白,通过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含有大鼠血栓调节蛋白基因的PCR产物约为1850bp。重组pMD18-Tsimple vector质粒和重组pET-28a(+)质粒经EcoRⅠ和SalⅠ双酶切后,有相应大小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正确。经IPTG诱导,重组pET-28a(+)质粒在E.coliBL21(DE3)中有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2000的融合蛋白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大鼠血栓调节蛋白基因,并成功表达了该基因编码的蛋白。
陈秋晨王琳陈再兴王岩孟繁浩SUN Xue-long张岐山
关键词:血栓调节蛋白克隆PCR
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同工酶鉴别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
1993年
对37例恶性腹水和35例良性腹水测定5′-NPD同工酶,结果表明:恶性腹水中5′-NPI)-Ⅴ和Ⅵ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腹水(P<0.01)。特异性分别为80%和74.3%;腹水5′-NPD-Ⅴ与血清相关性γ=0.7804(P>0.05)。提示:腹水5′-NPD同工酶检测有助于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在疑恶性腹水时有必要进行腹水5′-NPD同工酶检测。
赵金满沙文阁张岐山张玉魁
关键词:核苷酸磷酸二酯酶腹水肝肿瘤
几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通过47例原发性肝癌(PHC)、40例良性肝病、6例胃癌肝转移患者及正常对照30例,同时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异质体、唾液酸(SA)和5′核苷酸磷酸二脂酶同工酶(5′NPD),并与血清AFP值对照,结果:AFP异质体、SA和5′NPD对PHC的敏感性分别是82.98%、78.72%和87.23%;而特异性分别是90.0%、82.5%和75.0%。三者在APP阴性的PHC中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8.26%,73.91%和86.96%。如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使PHC的诊断敏感性达到93.62%,特异性增加到90%。
刘金兰周旭傅宝玉张岐山张玉魁李文相刘素媛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异质体
蜂房提取物对荷瘤鼠放化疗的增效作用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观察蜂房乙醇提取物对荷H22肝癌小鼠的放化疗增效作用。方法:移植H22肝癌的小鼠模型,给予蜂房乙醇提取物与化疗和放疗联合,计算抑瘤率及增效率。结果:蜂房乙醇提取物对荷H22肝癌小鼠放化疗的抑瘤率分别达60.5%和61.2%,增效率分别为33.3%和32.6%。结论:蜂房乙醇提取物对荷H22肝癌小鼠的放化疗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魏金荣张坤关一夫张岐山
关键词:小鼠H22肝癌
醛酮还原酶AKR7A5蛋白的纯化及其对萘醌类化合物的底物特异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小鼠醛酮还原酶AKR7A5蛋白对萘醌及其衍生物的底物特异性。方法:IPTG(异丙基硫代半乳糖糖苷)诱导BL21pLysS大肠杆菌中His标签的AKR7A5融合蛋白大量表达,利用FPLC系统通过HiTrap亲和柱纯化His-AKR7A5融合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鉴定纯化的AKR7A5蛋白。使用AKR酶活性实验检测纯化的重组AKR7A5蛋白对萘醌类化合物的底物特异性。结果: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成功纯化了His标签的AKR7A5融合蛋白;AKR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重组AKR7A5蛋白对散沫花醌有中等亲和力,对胡桃醌和维生素K3有较低的亲和力,对1,4-萘醌无亲和力。结论:成功纯化了重组AKR7A5蛋白,并检测了其对萘醌类化合物的底物特异性,结果表明醛酮还原酶很可能选择性地参与萘醌类化合物的代谢。
李丹刘雅茹张岐山初阳
关键词:醛酮还原酶蛋白纯化底物特异性
大肠癌自由基清除酶谱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改变及意义
1994年
大肠癌自由基清除酶谱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改变及意义张丹,金成兰,樊代明,张岐山,孙玉芝,越秀文,张玉魁,潘忠诚本文测定了大肠癌患者自由基清除酶谱及脂质过氧化水平,同时设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了解大肠癌时它们的变化及意义。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大肠癌...
张丹金成兰樊代明张岐山孙玉芝越秀文张玉魁潘忠诚
关键词:大肠肿瘤自由基过氧化脂质酶谱
腹水中发现5’-核苷酸磷酸二脂酶
1994年
腹水中发现5’-核苷酸磷酸二脂酶赵金满,沙文阁,张岐山,张玉魁5’-核苷酸磷酸二脂酶(5’-NPD)是一种核酸外切酶,水解DNA或RNA产生5’-核苷酸。最早记述此酶的是Razzell(1961)。在人类体液中最高活性是精液,继之为血清、胆汁、脑脊液...
赵金满沙文阁张岐山张玉魁
关键词:腹水核酸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被引量:10
1997年
为探讨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HBV和HCV)感染与肝细胞癌(肝癌)发生的关系,采用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沈阳地区117例肝癌、107例肝硬化和45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进行了HBV和HCV血清标志及HBVDNA和HCVRNA检测,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其中73例HCVRNA阳性血清进行了HCV基因分型。结果,肝癌组HBV感染率(607%)显著高于HCV感染率(333%,P<001),肝硬化组HBV感染率(439%)明显高于HCV感染率(290%,P<005);血液透析组HBV和HCV重叠感染率(267%)明显高于肝硬化组(103%,P<005);各组均以HCVⅡ型为主(652%~800%),HCVⅢ型次之(200%~314%)。结果提示:沈阳地区肝癌的诱发因素仍以HBV为主,血液透析患者HBV和HCV重叠感染的机会更大,HCVⅡ型感染在本地区HCV相关性肝癌和肝硬化的发生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魏金荣刘金兰张玉魁张玉魁
关键词:肝炎病毒肝肿瘤
敲减AKR1A1基因对H_2O_2及4-羟基壬烯醛诱导的1321N1脑星形细胞瘤细胞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初步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细胞中的醛酮还原酶1A1(AKR1A1)在抗氧化应激和有毒醛代谢中的作用。方法通过LipofectamineTM RNAiMax以siRNA转染1321N1细胞,用Western blot法和qRT-PCR检测1321N1细胞中AKR1A1基因抑制水平。siRNA转染后的细胞经H2O2和4-羟基壬烯醛处理后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成活率;采用2',7'-二氯二氢荧光黄双乙酸酯(DCFH-DA)标记法检测敲减AKR1A1基因对H2O2诱导的1321N1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法和qRT-PCR结果显示1321N1细胞经特异性siRNA转染后,AKR1A1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70%)。MTT法检测结果显示,siRNA-AKR1A1转染后的1321N1细胞在H2O2或4-羟基壬烯醛压力下的细胞成活率显著降低,而且敲减AKR1A1的1321细胞内H2O2诱导的R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细胞。结论使用的特异性siRNA能有效抑制AKR1A1基因在1321N1星形细胞瘤细胞中表达,AKR1A1参与1321N1脑星形细胞瘤细胞中的4-羟基壬烯醛代谢,并且很可能参与调节脑细胞的抗氧化应激机制。
李丹张岐山周立娜刘融
关键词:小干扰RNA醛酮还原酶4-羟基壬烯醛氧化应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