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宇民

作品数:178 被引量:391H指数:10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72篇专利
  • 3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7篇化学工程
  • 19篇理学
  • 16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机械工程
  • 7篇电子电信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电气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9篇碳化硅
  • 31篇复合材料
  • 31篇复合材
  • 30篇陶瓷
  • 17篇反射镜
  • 13篇金属
  • 13篇合金
  • 13篇残余应力
  • 12篇多孔
  • 12篇燃烧合成
  • 11篇石墨
  • 11篇石墨烯
  • 11篇纤维增强
  • 11篇纳米
  • 10篇碳纤维
  • 9篇单晶
  • 9篇碳化硅反射镜
  • 7篇树脂
  • 7篇碳纤维增强
  • 6篇增强树脂

机构

  • 176篇哈尔滨工业大...
  • 7篇清华大学
  • 4篇山东理工大学
  • 3篇佳木斯大学
  • 2篇燕山大学
  • 2篇青岛海信电器...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有色金属...
  • 1篇航天材料及工...
  • 1篇荆门职业技术...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景德镇陶瓷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上海卫星工程...
  • 1篇双鸭山市第一...

作者

  • 177篇张宇民
  • 102篇韩杰才
  • 56篇周玉锋
  • 31篇赫晓东
  • 28篇宋波
  • 24篇孟松鹤
  • 23篇杜善义
  • 19篇姚泰
  • 14篇姚旺
  • 13篇左洪波
  • 13篇董善亮
  • 11篇于永澔
  • 10篇张剑寒
  • 10篇王伟
  • 9篇李加杰
  • 9篇李金平
  • 8篇朱嘉琦
  • 8篇韩媛媛
  • 7篇胡路阳
  • 7篇张云龙

传媒

  • 8篇材料导报
  • 8篇兵器材料科学...
  • 8篇宇航材料工艺
  • 5篇人工晶体学报
  • 3篇硅酸盐学报
  • 3篇无机材料学报
  • 3篇材料工程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金属学报
  • 2篇电波科学学报
  • 2篇Transa...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塑料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佳木斯大学学...
  • 1篇宇航学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年份

  • 9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12篇2018
  • 11篇2017
  • 10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17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3
1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化硅反射镜材料性能预测被引量:3
2006年
预测了反应烧结SiC(RBSiC)的物理及部分力学性能与游离Si含量的变化关系,并对预测值与测量值进行比较以验证其符合程度。经预测,随Si含量的增加,RBSiC的密度呈线性下降,尤其是气孔对材料密度的影响非常明显;线膨胀系数和热导率均应呈加速上升趋势,比热容稍有下降;各模量均有下降趋势。随着气孔的增加,RBSiC的膨胀量变化不明显,比热容和热导率均呈减速下降趋势。RBSiC测量值与预测值产生偏差是因为材料中Si含量的增加导致缺陷增多以及计算性能用数据有偏差所致,但预测仍能较符合RBSiC性能随Si含量变化趋势,因此认为预测值较为合理可作为性能参考值使用。
姚旺张宇民韩杰才
关键词:碳化硅反射镜两相材料
反应烧结碳化硅磨削参数优化及机理研究
2007年
针对反应烧结碳化硅(RB-SiC)的磨削工艺参数及其磨削机理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磨削工艺参数对反应烧结碳化硅材料的表面粗糙度Ra、磨削效率和显微硬度以及磨削后陶瓷表面形貌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磨削工艺参数。最佳磨削条件为磨削深度0.47μm/s、工作台速度2.5r/min和光磨时间5min。磨削后碳化硅Ra最低(Ra<100nm),加工硬化变质层较小,表面完整性较好。同时对反应烧结碳化硅的磨削机理进行研究,确定其是以脆性断裂为主的材料去除方式,其形式包括晶粒去除、材料剥落、脆性断裂等。
张云龙张宇民韩杰才姚旺
关键词:脆性断裂碳化硅
三维多孔石墨烯/TiO2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阳极方面的应用
石墨烯材料是一种具有二维蜂窝状结构的单原子层材料,其是构成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的基本结构单元,具有优异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三维孔状石墨烯除了具有石墨烯本身的物化性质外还有许多其它优异的性质,如其独特的三维结构可以用...
李加杰张宇民韩杰才宋波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阳极
文献传递
优质短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优质短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目前,对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模压法、泥浆浸渗法、熔胶-凝胶法、先驱转化法、熔融浸渗工艺、化学气相沉积和反应烧结等。本发明的方法是将碳化硅颗粒表面改性,采用球磨...
韩杰才张宇民周玉锋孟松鹤杜善义左洪波赫晓东
文献传递
超声波法测定6061-T6铝合金残余应力
复合材料会因孔隙、分层、裂纹等缺陷的存在而产生一定的残余应力。它既会影响构件的使用性能,又对材料的结构失效强度和尺寸稳定性有影响。为精确快速地检测出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从理论上推导出适用于准各向同性复合材料...
邓亚张宇民王伟周玉锋
关键词:超声波临界折射纵波残余应力X射线衍射法
模板法制备三维石墨烯的方法
模板法制备三维石墨烯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模板法制备三维石墨烯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制备三维多孔氮掺杂石墨烯的成本高、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本方法:一、制备分散液;二、将稀硝酸、稀硫酸或磷酸加入步骤一所得分散液中,得到沉淀;三...
宋波李加杰张宇民姚泰韩杰才
文献传递
蓝宝石单晶纳米压痕蠕变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蓝宝石单晶的蠕变性能对结构失效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采用纳米压痕测试方法对蓝宝石单晶窗口材料的蠕变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分析表明,纳米压痕测试方法能够较为精确地测得蓝宝石单晶蠕变应力指数;不同的最大载荷对蓝宝石单晶的蠕变位移及蠕变应力指数没有明显的影响;蓝宝石单晶的蠕变位移及蠕变应力指数随着加载速率的减小分别减小和增大。
柯瑞张宇民陈子羿周玉锋宋志成
关键词:蓝宝石纳米压痕蠕变性能
燃烧合成氮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被引量:1
2002年
氮化物陶瓷是应用广泛的特种陶瓷,但传统的氮化物陶瓷烧结方法极为消耗能源、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为降低成本、能耗,采用燃烧合成工艺制备氮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包括氮化钛和六方氮化硼,燃烧合成工艺利用单质元素与氮气反应合成氮化物.研究结果表明:压坯与80MPaN2反应燃烧合成TiN制件致密度约75%,压坯为添加了TiN稀释剂和适量氧化铝的钛粉,压坯孔隙率45%;燃烧合成纯BN制件致密度为68%,BN基制件致密度为78%,压坯为添加了h BN稀释剂或SiO2添加剂的B粉压坯与80MPaN2反应合成,压坯孔隙率48%;在材料体系中,稀释剂起减小晶粒尺寸和降低燃烧温度的作用,而Al2O3和SiO2添加剂则起提高强度和相对密度的作用.
张宇民韩杰才赫晓东
关键词:陶瓷基复合材料燃烧合成氮化物陶瓷氮化钛氮化硼
陶瓷及金属陶瓷材料的燃烧合成研究
采用燃烧合成方法,在4~10MPa高压氮气压力下制备了AlN陶瓷粉末,研究了工艺参数对AlN粉末的燃烧合成的影响。采用燃烧合成与高压(20~100MPa)气相等静压工艺制备了氮化完全、致密度接近80%的AlN基及HBN基...
韩杰才张幸红赫晓东郑永挺张宇民
关键词:燃烧合成陶瓷金属陶瓷
文献传递
SiC纳米颗粒及SiC晶须混杂增韧ZrC基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C纳米颗粒及SiC晶须混杂增韧ZrC基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ZrC基超高温陶瓷致密度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SiC纳米颗粒及SiC晶须混杂增韧ZrC基超...
李金平张宇民刘时强孟松鹤韩杰才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