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城

作品数:6 被引量:172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有机碳
  • 2篇水稻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1篇氮素
  • 1篇氮素水平
  • 1篇稻米
  • 1篇稻米品质
  • 1篇典型森林类型
  • 1篇增产
  • 1篇增产潜力
  • 1篇蒸煮
  • 1篇蒸煮品质
  • 1篇施肥
  • 1篇施肥量
  • 1篇示踪
  • 1篇示踪研究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水稻品种

机构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张城
  • 5篇王伯伦
  • 2篇王慧新
  • 1篇于贵瑞
  • 1篇吕军
  • 1篇何洪林
  • 1篇王术
  • 1篇赵新华
  • 1篇黄元财
  • 1篇寇洪萍
  • 1篇秦阳
  • 1篇蒋文春
  • 1篇陈庆美
  • 1篇冯跃
  • 1篇王绍强
  • 1篇吴志峰
  • 1篇张文娟

传媒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垦殖与稻作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水稻品种播期与品质的关系被引量:55
2004年
通过对6个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稻米品质性状在播期间和年季间的变异特征。通过对各播期米质性状的综合评定得出,沈农315、奥羽316和沈农9457适于推迟播期到第2期或第3期;垩白是辽宁省地区推迟播期、品质改良的关键因素,垩白度较高的品种随着播期延迟垩白度显著降低,相反则升高;温度因子中灌浆结实期的日较差和齐穗后的有效积温对品质性状影响较大;品种的灌浆速率与垩白度有较大关系,而播期对灌浆速率影响很大。
秦阳蒋文春张城黄元财王伯伦
关键词:水稻播期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分处理对北方粳稻蒸煮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03年
以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中肥节水灌溉、高肥节水灌溉、高肥正常灌溉、中肥正常灌溉处理对粳稻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胶稠度不同:弯穗型品种>杂交稻>半直立穗型品种>直立穗型品种;施氮量对胶稠度的影响差异接近显著水平,水分对胶稠度的影响不显著,肥水之间存在耦合效应;氮肥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大于水分处理,中肥节水灌溉使直链淀粉含量升高,高肥节水灌溉可降低辽优3225、沈农8801及沈农8714直链淀粉含量,节水灌溉使弯穗品种粳稻的蒸煮品质变劣;肥水处理对碱消值没有影响。
寇洪萍王伯伦王术吕军张城
关键词:粳稻蒸煮品质氮素水分处理
不同肥密条件处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影响被引量:25
2007年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大田条件下建立了不同播种量、插秧密度和氮、磷、钾施用量处理的水稻群体,调查并模拟其产量和品质性状。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与氮肥施用量呈二次曲线趋势,氮肥施用量过多,会导致参试水稻品种贪青晚熟,籽粒不饱满,成粒率和千粒重下降,垩白增加,并使沈稻7号加工品质下降,但沈稻3号高产群体的需氮量超过沈稻7号。沈稻3号插秧穴距10~15cm时适量施用钾肥,沈稻7号插秧穴距15~20m时,适当施用氮、磷、钾肥,可以显著提高产量。扩大穴距,会减少单位面积穗数,但可显著增加每穗粒数。但插秧穴距超过20cm或每盘播种量超过80g会降低加工品质。单位面积穗数与每穗粒数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垩白度与垩白粒率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王慧新王伯伦张城冯跃
关键词:水稻稻米品质施肥量
沈稻3号综合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被引量:2
2006年
为了进一步挖掘沈稻3号增产潜力,采用规范化设计,研究了播种密度、插秧穴距、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对沈稻3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沈稻3号产量的影响较大,在生产中应特别重视合理施用氮肥,合理搭配播种密度与施钾量、施氮量与施磷量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措施。采用最佳模拟配合法,建立大于9375kg/hm2的高产栽培农艺组合方案为播种密度76.08~78.35g/m2,插秧穴距14.65~15.21cm,施氮量161.00~164.55kg/hm2,施磷量39.92~41.51kg/hm2,施钾量145.23~151.27kg/hm2。
张城王伯伦王慧新赵新华
关键词: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增产潜力
亚热带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同位素示踪研究
人类活动产生的CO2浓度急剧上升和由此导致的温室效应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变化问题。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其较小的变幅即能导致大气CO2浓度较大的波动,因此土壤碳库在全球碳平衡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因此...
张城
关键词: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同位素示踪碳循环
文献传递
中国东部地区典型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分析被引量:83
2006年
森林土壤有机碳(SOC)是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有机碳库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国东部地区7个典型森林的土壤样区碳储量进行了野外调查与对比研究,分析了6种土壤类型和28种植被类型的SOC储量及其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SOC储量的分布范围在4.01kg^30.12kg/m3之间,在各土壤类型中,长白山棕黑毡土的有机碳储量最高,SOC储量为24.41kg/m3,千烟洲红壤的有机碳储量最低,SOC储量为6.47kg±1.01kg/m3;在各植被类型中,鸡公山的黄山松林SOC储量最高,SOC储量为30.12kg±22.76kg/m3。千烟洲常绿阔叶林土壤的有机碳储量最低,SOC储量为4.01kg±3.56kg/m3,部分地区SOC储量还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年均温与SOC储量呈负相关,但7个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碳储量的分布,在由北向南的方向上没有明显的特征。初步分析认为,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本研究所调查地区SOC储量分布的主要因子。7个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碳储量随土层深度的下降而降低,其中自然林土壤碳储量降低幅度相对较大,人工林土壤碳储量降低的幅度相对较小。人工林土壤剖面上层SOC储量相对较低,导致了人工林土壤整体有机碳储量比较低。
张城王绍强于贵瑞何洪林张文娟王伯伦陈庆美吴志峰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