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克亮

作品数:78 被引量:344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皮瓣
  • 14篇缺损
  • 12篇皮肤缺损
  • 9篇动脉
  • 9篇外科
  • 7篇皮瓣修复
  • 7篇骨折
  • 7篇臂丛
  • 6篇血管网
  • 6篇神经再生
  • 6篇手术
  • 6篇缺血
  • 5篇端侧
  • 5篇预处理
  • 5篇皮下
  • 5篇周围神经
  • 5篇自体
  • 5篇臂丛神经
  • 4篇电刺激
  • 4篇再灌注

机构

  • 71篇河北医科大学...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邯郸市中心医...
  • 2篇石家庄市第三...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河北省儿童医...
  • 1篇承德市中心医...

作者

  • 78篇张克亮
  • 44篇邵新中
  • 26篇朱晓光
  • 18篇张桂生
  • 12篇韩金豹
  • 11篇田德虎
  • 10篇周君琳
  • 10篇张哲敏
  • 10篇于亚东
  • 10篇龚志鑫
  • 7篇胡春鹤
  • 7篇凌彤
  • 6篇张继春
  • 5篇张冰
  • 4篇邓凯
  • 4篇于亚东
  • 4篇韩久卉
  • 4篇马维
  • 4篇洪光祥
  • 3篇郭清

传媒

  • 19篇中华手外科杂...
  • 10篇河北医药
  • 6篇中国修复重建...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第八届全国创...
  • 4篇中华显微外科...
  • 4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13篇2005
  • 8篇2004
  • 10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臂丛神经根性损伤
臂丛根性撕脱伤是上肢的严重伤残,预后极差.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显微外科、显微解剖及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测技术的进展,利用各种丛外与丛内神经移位,使“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臂丛由第5,6,7,8颈神经前支及第1胸神经前...
张克亮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解剖学
小腿远端皮支链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总结小腿远端皮支链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11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男9例,女2例;年龄20~70岁,平均46.5岁。其中外伤致软组织缺损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 h~21 d;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3例。缺损范围为4 cm×4 cm~7 cm×7 cm;创面伴骨、肌腱外露。采用大小为4.5 cm×4.5 cm~9.0 cm×9.0 cm的小腿皮支链血管皮瓣修复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1例皮瓣术后发生远端皮缘坏死,经换药后二期修整缝合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10例,Ⅱ期愈合1例。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外形不臃肿,色泽、质地优良,耐磨无破溃,穿鞋行走自如。结论小腿远端皮支链血管皮瓣不牺牲主要血管及皮神经,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成活率高,外观较好,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陈居文李媛张克亮韩金豹李超英
关键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应用AO微型钛板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骨折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评估切开复位,应用AO微型钛板螺钉治疗不稳定掌指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4月至2010年8月间经微型接骨板螺钉治疗掌指骨关节周围骨折302例。患者均随访8周以上,在末次随访时,根据TAM评分标准、平均掌指关节PROM、quick-DASH评分、握力、捏力和Kapandji评分等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应用全关节主被动活动优良率、掌指关节被动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quick—DASH评分等4项评估指标,在功能效果方面,将AO钛板固定与以前应用手法整复,石膏托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等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6个月。X线显示骨折线基本消失时间平均8.2周。103例(34.1%)掌指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掌骨头合并近节指骨基底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肌腱粘连发生率均高于单纯掌骨头骨折或近节指骨基底骨折。与以前应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对比,AO钛板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握力恢复94.5%,捏力恢复88.6%,Kapandji评分90%,P〈0.01)。结论掌指关节周围骨折解剖部位复杂,术后易产生肌腱粘连,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传统方法治疗效果较差。AO微型接骨板螺钉系统可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
张冰张英泽邵新中田德虎张经岐韩金豹张克亮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器
应用微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手部基本动作的完成不仅需要骨的支撑,关节的活动,肌肉、神经和血管的完整,而且覆盖全手皮肤的正常与否也直接影响手功能的发挥。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手部皮肤的缺损,如何修复,直接关系到后期手部的功能恢复状况。经过长期的临床...
龚志鑫邵新中张克亮韩金豹于亚东
关键词:手部皮肤缺损皮瓣设计
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被引量:21
2003年
目的 探讨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上肢皮肤肌肉缺损 3例 ,并重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功能 ;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上肢皮肤肌肉缺损 9例 ,其中 3例将胸背神经与桡神经缝合 ,另 6例将胸背神经与正中神经缝合。皮瓣切取面积为 7~ 15cm× 18~ 42cm。结果  12例皮瓣全部存活 ,4例肌力恢复至M4,6例恢复到M3 ,2例为M3 -。结论 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肌肉缺损时 ,能恢复伸屈肘关节的功能及大部分伸屈手指的功能。
张桂生邵新中周君琳朱晓光张克亮苗存良
关键词:背阔肌肌皮瓣皮瓣移植手术方法
自体静脉移植修复四肢陈旧性动脉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索自体静脉移植修复陈旧性动脉损伤的时机,为临床提供有关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家兔四肢陈旧性动脉损伤的动物实验模型,在股动脉损伤15、30、45、60、75、90天后,用自体静脉移植修复。术后8周进行活体观察及血流动力学观察后取材送组织细胞学检查。结果39条移植静脉11条栓塞,总通畅率为71.8%。损伤后15、30、45天组明显优于其它时间组(P<0.01)。实验侧末梢皮温较术前均有升高,但75、90天组不明显。多普勒超声检测:末梢血管床阻力增加,血流灌注不良。组织学观察: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移植静脉管壁增厚,内膜增生程度随动脉损伤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结论静脉移植距动脉损伤时间的长短,对移植血管远期通畅率有明显的影响。陈旧性动脉损伤应争取在伤后2个月内修复。
王洪彬凌彤常广邵新中邵新中张明显张克亮王政民
关键词:静脉移植动脉损伤自体移植血液动力学
FK506应用于冷藏保存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作用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研究FK5 0 6结合冷藏保存应用于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后对神经再生的实验效果。方法  60只雌性Wistar大鼠做为受体动物模型 ,按移植物的不同分为 4组 ,每组 15只大鼠。A组 :新鲜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 ;B组 :冷藏保存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 ;C组 :冷藏保存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 ,同时服用FK5 0 6,剂量为 ( 2mg/kg) 1·d-1;D组 :冷藏保存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 ,同时服用FK5 0 6,剂量为 ( 0 .5mg/kg) -1·d-1。于术后 4、8、10周各组分别行大体观察 ,测定比目鱼肌肌湿重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NCV)和运动动作电位 (CMAP)的波幅及组织学变化。结果 术后 8、10周时 ,4组中以C组神经再生最好 ,D组神经再生好于A、B组 ,但与C组相比则较差。轴突计数、肌湿重的统计学分析 ,有明显差别。结论 冷藏保存预处理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后可以加速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
张桂生苗存良邵新中张克亮于亚东许娅丽
关键词:同种异体神经移植FK506神经再生服用术后
手指伸肌腱装置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为陈旧性中央腱的损伤修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12具尸体标本的各手指伸肌腱装置进行形态学观察 ,测量手指在伸直时外侧腱内侧束到中央腱止点的距离及外侧腱到中央腱的水平距离以及手指近指间关节屈神运动时侧束的横向运动。结果 各指的伸肌装置相似 ,各指的中央腱到外侧腱的水平距离的范围为 9.0~ 11.0mm。结论 各指的伸肌装置是纵向、横向和斜向纤维组成的较复杂的结构 ,临床治疗应维持其完整性 。
于亚东郭清邵新中张克亮
关键词:应用解剖学
胚胎脊髓细胞移植至胫神经内的变化和作用
2003年
朱晓光周君琳张克亮邵新中张桂生马长生
关键词:胚胎运动神经元小鼠
肘管综合征B超诊断评价被引量:5
1998年
肘管综合征B超诊断评价于亚东洪光祥郭瑞军张克亮龚志欣王明花肘管综合征是Feindel等[1]于1958年首先提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手内在肌萎缩及手尺侧感觉障碍等。临床主要依靠此体征及肌电图检查等做出诊断。笔者通过对正常肘管和病理肘管及其内容物的对照研...
于亚东洪光祥郭瑞军张克亮龚志欣王明花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超声波诊断B超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