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传眺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痛泻
  • 3篇痛泻要方
  • 3篇脾虚
  • 3篇肝郁
  • 3篇肝郁脾虚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嗜铬
  • 2篇嗜铬细胞
  • 2篇胃病
  • 2篇胃病与幽门螺...
  • 2篇细胞
  • 2篇螺杆菌
  • 2篇门脉
  • 2篇门脉高压
  • 2篇结肠
  • 2篇腹泻型
  • 2篇肝硬化
  • 2篇肝硬化门脉
  • 2篇肝硬化门脉高...

机构

  • 2篇福建省人民医...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作者

  • 5篇陈朝元
  • 5篇张传眺
  • 5篇何顺勇
  • 3篇高全达
  • 3篇吴晖
  • 2篇张洪生
  • 2篇王岩
  • 2篇高全达
  • 1篇王岩

传媒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甘肃中医学院...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结肠粘膜VIP和SP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的可能现代医学机制。方法电子肠镜下夹取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粘膜,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VIP和SP含量在服用痛泻要方前后的变化。结果①痛泻要方治疗后结肠粘膜VIP和SP含量明显减少,差异非常显著(P<0.01);②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与结肠粘膜VIP和SP含量均呈正相关性。结论调节VIP和SP的正常分泌,可能是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D-IBS的作用机制之一。
王岩陈朝元吴晖张洪生何顺勇张传眺高全达
关键词:腹泻型肝郁脾虚痛泻要方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确诊...
陈朝元何顺勇高全达张传眺
文献传递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肝硬化患者57例,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Warthin-Starry银染色及抗Hp-IgG法测定来判断Hp感染。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组Hp感染率为31.3%,显著低于慢性胃炎组(65.5%,P<0.05)和消化性溃疡组(83.3%,P<0.05);Hp感染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无显著性相关(P>0.05);Hp感染率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加而下降(无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57.1%,有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21.0%,P<0.05;轻度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32.4%,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10.75%,(P<0.05)。结论Hp感染不是PHG的主要致病因素;肝硬化门脉高压影响Hp感染率;Hp感染与患者肝功能分级无关。
陈朝元何顺勇高全达张传眺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幽门螺杆菌食管胃静脉曲张
加味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肠嗜铬细胞分泌5-HT的影响
目的观察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患者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粘膜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陈朝元王岩何顺勇高全达吴晖张传眺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加味痛泻要方肠嗜铬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文献传递
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结肠黏膜5-HT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罗马II诊断标准及中医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的D-IBS患者30例设为治疗组,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2组均通过结肠镜取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黏膜,运用Envision法观察肠嗜铬细胞(EC细胞)数量和5-HT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5-HT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及5-HT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5-HT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及5-HT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不论是健康人还是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黏膜EC细胞的数量和5-HT的含量呈正相关性;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结肠黏膜EC细胞的数量及其5-HT的含量与患者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抑制EC细胞的异常增生、调节5-HT的正常分泌,可能是痛泻要方治疗D-IBS的作用机制之一。
王岩陈朝元吴晖张洪生何顺勇张传眺高全达
关键词:痛泻要方肠嗜铬细胞五羟色胺肝郁脾虚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