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麻风
  • 4篇麻风杆菌
  • 4篇杆菌
  • 2篇生殖
  • 2篇生殖支原体
  • 2篇利福
  • 2篇利福平
  • 2篇裸鼠
  • 2篇抗麻风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药物疗法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浓度
  • 1篇原体
  • 1篇支原体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生殖道
  • 1篇生殖支原体感...
  • 1篇鼠血清

机构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9篇张伟云
  • 8篇王荷英
  • 6篇施美琴
  • 5篇喻林冲
  • 5篇王红春
  • 1篇叶顺章
  • 1篇刘季和
  • 1篇吴勤学
  • 1篇李阿梅
  • 1篇陈祥生
  • 1篇花菊香
  • 1篇高新元

传媒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国外医学(微...
  • 1篇中国麻风杂志
  • 1篇北京实验动物...

年份

  • 2篇1999
  • 2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2
  • 1篇199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灵长类动物麻风模型研究的进展
1992年
灵长类动物麻风模型近年来已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黑长尾猴、恒河猴、非洲绿猴、黑猩猩、长臂猿及树鼩等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生物学特点分别进行了阐述,这些动物感染麻风菌后可发生播散性感染,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学观察见到类似于人麻风的病变,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病原菌为麻风杆菌。资料表明,这些模型的应用有广阔前景。
张伟云王荷英
关键词:麻风
麻风杆菌多途径接种裸鼠的研究
1992年
用麻风杆菌经静脉内、后足垫和耳皮下多途径接种裸鼠。在裸鼠接种菌后307、334、497、和625天分别剖杀1—2只裸鼠,取接种足垫和耳部皮损、胭窝淋巴结、鼻、坐骨神经、尾部皮肤损害、舌、肝、脾、肺、肾和心脏称重后制成匀浆,作菌计数。同时各取部分组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表明,裸鼠经过多途径接种麻风杆菌后,其菌量增殖明显高于以往报告的单途径接种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尤其在接种部位的后足垫及耳部,最高菌量分别达到2.85×10~11/g(497天)和6.28×10~12/g(625天)。虽然麻风杆菌的世代时间近似,但对数生长期时间明显延长。结果也表明,多途径接种方法能使裸鼠发生更严重的病变和系统性播散。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经抗酸染色的足垫组织切片中,在横纹肌、血管壁内皮细胞和血管中均可见到大量抗酸杆菌(AFB)及菌团,皮神经束膜内外和雪旺氏细胞中也找到了许多AFB。最终在整个足垫组织中充满了AFB。HE染色呈瘤型麻风进行性病变,肉芽肿浸润由含大量AFB的泡沫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直至泡沫细胞组成的麻风瘤病变完全代替了正常结构。各个部位相比较,低体温部位如足垫、耳、鼻及尾部仍然是麻风菌繁殖的优势部位。横纹肌及外周神经是麻风菌好侵犯之处,也显示了麻风菌在裸鼠体内感染的特点。
王荷英张伟云喻林冲施美琴
关键词:麻风杆菌接种
利福平对21株麻风杆菌的最小有效剂量的研究
1999年
王荷英张伟云喻林冲施美琴王红春
关键词:麻风杆菌药物疗法利福平最小有效剂量
应用裸鼠实验观察氟嗪酸和二甲胺四环素的抗麻风效果被引量:1
1991年
用裸鼠模型进行了麻风实验化疗研究。用动力法投药,观察0.05%氟嗪酸和0.01%二甲胺四环素的抗麻风活性,并同0.01%利福平的疗效作了比较。结果表明0.05氟嗪酸、0.01%二甲胺四环素与0.01%利福平有相似的抗麻风作用,而在停药早期以0.01%二甲胺四环素为最佳,值得进一步研究。用CFW系免疫正常小鼠的实验结果表明,以150mg/kg氟嗪酸每周5次灌饲有高度的杀菌活性,而用750mg/kg的低剂量仅有抑菌作用。
王荷英喻林冲施美琴张伟云
关键词:氟嗪酸二甲胺四环素抗麻风药
用ND-O-BSA-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麻风杆菌IgM抗体的研究
1999年
目的 为了探讨感染麻风杆菌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的变化情况。 方法 用ND O BSA ELISA检测了 5 0只未感染小鼠及 12 7只感染小鼠的IgM抗体水平。结果 感染小鼠血清中IgM抗体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未感染正常小鼠 (P <0 0 1) ;未治疗组小鼠与治疗组小鼠间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而且不同抗麻风药物及同一药物不同剂量组之间抗体水平也出现明显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感染小鼠IgM抗体水平与菌负荷一致 ,并与感染程度和实际化疗结果相关。
王荷英张伟云吴勤学施美琴王红春陈祥生花菊香
关键词:分支杆菌麻风血清学IGM抗体
泌尿生殖道中生殖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1997年
生殖支原体(MG)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由于它生长缓慢,因此难以通过培养的方法将它分离。多聚酶链反应(PCR)的应用,使得临床检测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MG的生物学特性、在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的感染以及检测MG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张伟云
关键词:生殖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道
树实验麻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1996年
为了探讨低等灵长类动物——树作为实验麻风新模型的可能性,我们用人麻风杆菌(5.0×104~2.67×107)经静脉、前后足垫、鼻、耳皮下和睾丸内不同途径接种10只树。从感染到剖杀时间为373~786天,平均感染期为546天。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在接种部位出现大片麻风性肉芽肿损害,肉芽肿内抗酸杆菌(AFB)形态指数高达40%以上。细菌密度指数为5+~6+,仅少数为3+~4+。病变部位以皮下为多见。皮神经及横纹肌为好发部位。在皮神经内外见到浸润细胞内含大量的AFB及菌团,正常神经结构受到严重破坏或呈洋葱皮样改变,近似人麻风的界线类偏瘤型病变。菌计数检查结果表明,最高增殖菌量达5.97×109/g组织。根据树所发生的组织病变及对增殖菌的鉴定证明,树实验麻风动物模型已经建立。
王荷英刘季和喻林冲施美琴张伟云王红春李阿梅高新元
关键词:麻风树QU组织病理学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生殖支原体的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具有致病性的生殖支原体(Mg)生长缓慢,不易培养,而血清学诊断与肺炎支原体又有交叉反应,这给Mg的临床诊断带来困难。为了进一步解决Mg的临床检测问题,本研究采用Mg粘附因子基因序列合成一对引物MgPa1和MgPa3,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Mg。结果表明,对Mg能产生特异性扩增,片段大小为281bp,而对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及淋球菌等则不能扩增出任何片段。作者认为,PCR为一种高度特异和敏感性的方法,它为Mg的临床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我们还对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模板量对PCR扩增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张伟云王荷英叶顺章施美琴王红春
关键词:生殖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NGU尿道炎
利福平对麻风杆菌抑菌的临界浓度的实验研究
1996年
用鼠足垫实验将4例新发麻风病人菌液感染小鼠,采用管饲法给以3种不同剂量利福平(RMP),测定麻风菌对RMP的敏感性及RMP的最小有效剂量(MED)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4株麻风菌的MED均≤5mg/kg,其中3株为2.5mg/kg,对其中3株所感染的小鼠血清中RMP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给药组小鼠血清中浓度有显著差异,RMP对不同菌株的MIC也有差异,分别为1.5μg/ml,0.8μg/ml,0.5μg/ml。
张伟云王荷英王红春喻林冲
关键词:利福平麻风杆菌抑菌浓度抗麻风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