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丹丹

作品数:13 被引量:19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海湾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海岸
  • 1篇地表
  • 1篇地理本体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貌
  • 1篇地震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多孔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杂化
  • 1篇杂化材料
  • 1篇灾害
  • 1篇人源
  • 1篇生物学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国家海洋环境...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3篇张丹丹
  • 7篇杨晓梅
  • 7篇苏奋振
  • 5篇孙晓宇
  • 3篇薛振山
  • 2篇周成虎
  • 2篇高义
  • 1篇张雪伍
  • 1篇高振宇
  • 1篇仉天宇
  • 1篇石忆邵
  • 1篇龚剑明
  • 1篇郭兆成
  • 1篇曾志刚
  • 1篇高雷
  • 1篇张俊
  • 1篇殷学博
  • 1篇吕婷婷
  • 1篇饶艳伟
  • 1篇贺惠忠

传媒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海洋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冲绳海槽中部沉积物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基于AMS^(14)C高精度测年,通过对柱状沉积物HOBAB2-S2的粒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对冲绳海槽中部区5 300a以来的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孔的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研究发现研究区沉积物质具有陆源属性,并且通过不同物源区沉积物的稀土元素散点图表明5 300a以来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台湾。文中将粒度特征作为研究区域沉积环境,尤其是水动力(黑潮)强弱的指示参数,根据粒度变化曲线,可将沉积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5.30~3.81ka BP),粒径由粗变细,黑潮强度逐渐减小;第二阶段(3.81~2.70ka BP),粒径波动较大,无明显增大或减小趋势,表明沉积环境处于相对波动状态,水动力强弱不稳定;第三阶段(2.70~0.97ka BP),粒径变化较小,表明沉积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研究区的水动力条件较稳定;第四阶段(从0.97ka BP至今),粒径逐渐变粗,水动力条件增强。
张丹丹曾志刚殷学博
关键词:冲绳海槽微量元素粒度沉积环境
汶川5.12大地震地表次生灾害评价与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针对汶川5.12大地震,对由地震引起的地质次生灾害发生的坡度和坡向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地表破坏的易发坡度、坡向及其与震中的关系等。另外,分别以不同震中距为缓冲区、以平行中央断裂带的各级缓冲区、以等烈度区为缓冲区对地震引起的地表破坏的空间分布以及发生地表破坏的坡度在各级缓冲区中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地震引发的滑坡及滑坡群共5093个,总面积大约958km2;②在30°~44°坡度区间地表破坏发生的数量最大,42°坡度为地表破坏发生概率的拐点。主要的地表破坏发生在迎着地震波传播的坡向上;③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表破坏的发生概率逐渐减小,震中距40km以内的速度减小非常迅速,40km以外则整体上缓慢减少,局部略有起伏。各缓冲区中发生地表破坏的平均坡度比缓冲区内的地形平均坡度大4°左右。④地震引发的地表破坏主要受到断裂带的控制,有64.17%的地表破坏发生在中央断裂带两侧10km范围内。⑤高地震烈度区域引发的地表破坏率远远大于低烈度区域,在烈度为Ⅺ度的区域内发生地表破坏率达到14.5%,而Ⅶ度烈度带上引发地表破坏率仅为0.01%。
孙晓宇周成虎郭兆成张俊苏奋振仉天宇张丹丹吕婷婷
关键词: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缓冲区
基于分形的中国大陆海岸线尺度效应研究被引量:54
2011年
以DEM为基础,并参照卫星影像,提取了不同比例尺下中国大陆海岸线,从海岸地质构造特征和海岸类型角度出发,对我国大陆海岸线整体、沉降隆起岸段和不同类型海岸尺度效应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引起尺度效应差异的地理环境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大陆海岸线整体分形维数为1.195,岸线长度受测量尺度影响显著,定量刻画海岸线长度不可忽略相应测量尺度;(2)岸线分形受地质构造特征和水动力因素控制明显,隆起段和沉降段海岸线分形维数有着显著差异:辽东半岛隆起段分形维数为1.153,辽河—华北平原沉降段分形维数为1.116,山东半岛隆起段分形维数为1.148,苏北—杭州湾沉降段分形维数为1.177,浙东—桂南隆起段分形维数则达1.239;(3)海岸线尺度效应同时随海岸类型不同有着显著差异,位于冀北平原和滦河三角洲平原岸段的砂质岸线分形维数为1.109;位于苏北平原的淤泥质岸线分维数为1.056,位于闽东南山地丘陵的基岩海岸线分形维数达1.293。海岸线是陆、海和气界面的交汇线,其分形性质的定量刻画,可为多尺度研究海气、陆气和海陆相互作用提供科学基础。
高义苏奋振周成虎杨晓梅孙晓宇张丹丹
关键词:海岸线分形维数隆起带
基于地理本体的海湾空间数据组织方法--以辽东湾为例被引量:21
2008年
数字海湾的建设,面临着空间数据组织问题。本文在对基于分层和基于地理特征的空间数据组织方式及元数据技术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海湾多要素、多层次、多资源和多领域的复杂系统,采用地理本体的思想进行海湾的认知表达,并由此提出了基于地理本体的海湾空间数据组织方法。通过对海湾地理本体的建模,建立了更能客观反映海湾地理实体各个层次体系的概念模型,再根据海湾概念和已有的多源空间数据集之间的映射关系,重构地理本体支持下的海湾空间数据库,从而实现海湾多源空间数据的海、滩、陆一体化集成与管理。最后,以辽东湾为例,对该海湾所涉及到的多源空间数据进行了有效的组织。结果表明,利用地理本体的思想对空间数据进行组织管理,可以消除不同领域对信息理解的鸿沟,有利于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
杜云艳张丹丹苏奋振杨晓梅贺惠忠
关键词:地理本体数据组织
近20a广东省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48
2011年
在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1985年和2005年广东省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对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农用地面积变化最大,减少了2 048 km2,占研究区内1985年农用地总面积的31.4%;(2)研究区内共围填海370 km2,其中粤东、粤西和珠江口分别占12.6%,31.2%和56.2%;(3)珠海、广州、东莞、深圳、汕头和大亚湾等地城区面积扩张均在10倍以上,形成了环珠江口城市带;(4)近20 a来,研究区内整体土地利用综合变化率达24.2%,其中粤东、粤西和珠江口分别为15.6%,22.8%和28.2%。研究揭示了20 a间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模式及其驱动力,为该区域土地资源规划、近岸海洋环境保护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其他海岸带及近海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高义苏奋振孙晓宇杨晓梅薛振山张丹丹
关键词: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围填海
大亚湾近岸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异及其与地貌因子关系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字地形分析方法,以地处海陆交接部位、具有优越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优势的大亚湾海岸带为研究区,利用我国1980年-1986年海岸带调查数据和2004年的908遥感调查数据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时空分异规律,及其与地貌因子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大亚湾近岸陆域和潮间带滩涂的开发利用变化受到高程、坡度和地貌成因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高程和坡度对海湾近岸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农业用地,而地貌成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②大亚湾近岸0~30m高程范围内,各种海湾开发利用类型变化最为显著;③大亚湾近岸农用地变化受坡度、高程影响较大,相关系数达到了0.8438和0.6857;林草地变化受地貌成因的影响较大,其相关系数为0.9344;水域变化受坡度的影响相对较大,相关性系数为0.4573。
张丹丹杨晓梅苏奋振杜云艳孙晓宇薛振山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地貌
几种新型杂化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初探
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的需求及环境保护的需要,研究开发绿色氢能源显得十分重要。储氢技术被认为是氢能利用走向实用化的关键。而氢能的存储关键在于储氢材料的开发。目前储氢材料的研究大多仍处于实验室的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新材料...
张丹丹
关键词:金属配合物比表面积储氢材料
人源P2Y1嘌呤能受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张丹丹
基于PVS的海湾开发利用程度评价——以大亚湾为例被引量:13
2009年
海湾作为海岸带的重要区域,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正因如此,海湾承受了人类高强度的开发利用活动。海湾开发利用程度的研究对海湾资源的保护及后续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海湾空间结构和海陆相互作用复杂性的特点,提出了顾及海湾脆弱性的PVS(压力-脆弱性-状态)概念框架来构建海湾开发强度的指标体系,对整个海湾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其过程如下:首先,对压力、脆弱性、状态3个系统层次的近岸陆域、潮间带滩涂和近岸海域的指标要素进行粗选;再利用遥感影像、实测、统计和文献资料等多源数据,通过经验模型或数学模型对各个指标进行量化/半定量化处理;然后利用特尔斐法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筛选,确定最终的指标体系;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大小顺序,并结合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海湾开发利用程度评价的指数模型对大亚湾20世纪80年代和2004年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20年来,大亚湾的开发利用程度已由过去的中等开发,演变为目前的强开发。文章最后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张丹丹杨晓梅苏奋振孙晓宇薛振山
关键词:海湾
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研究进展被引量:32
2007年
随着空间数据获取技术的进步,空间数据量日益增大,已超出人们的分析能力。传统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无法满足人们获取知识的需要。空间关联规则是空间数据挖掘一个基本的任务,是从具有海量、多维、多尺度、不确定性边界等特性的空间数据中进行知识发现的重要方法。本文从基本概念、分类、挖掘过程、挖掘方法、目前研究成果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效率的改进策略、基于不确定空间信息的挖掘方法、挖掘过程及结果的可视化、弱空间关联规则的挖掘方法等。通过对现有空间关联规则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的深入剖析,指出了其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张雪伍苏奋振石忆邵张丹丹
关键词:空间数据数据挖掘空间关联规则地理信息系统(GI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