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运茂

作品数:163 被引量:569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2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8篇陶瓷
  • 35篇牙科
  • 23篇渗透陶瓷
  • 20篇氧化锆
  • 19篇牙科材料
  • 19篇GI
  • 17篇成骨
  • 14篇牵张
  • 13篇牵张成骨
  • 13篇细胞
  • 12篇氧化铝
  • 12篇全瓷
  • 12篇下颌
  • 12篇活性
  • 11篇纳米
  • 9篇生物活性玻璃
  • 9篇种植体
  • 8篇修复体
  • 8篇微晶
  • 8篇微晶玻璃

机构

  • 115篇四川大学
  • 36篇华西医科大学
  • 15篇四川大学华西...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广东省口腔医...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武汉市中医医...
  • 4篇四川琢新生物...
  • 3篇海南省人民医...
  • 3篇武汉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市人民医...
  • 3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川北医学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绵阳市中心医...

作者

  • 163篇廖运茂
  • 37篇巢永烈
  • 21篇孟玉坤
  • 19篇岑远坤
  • 19篇王航
  • 17篇鲜苏琴
  • 14篇王大章
  • 13篇胡静
  • 12篇梁星
  • 11篇柴枫
  • 11篇田卫东
  • 10篇李伟
  • 9篇蒋丽
  • 8篇朱智敏
  • 8篇李伟
  • 7篇李声伟
  • 7篇莫安春
  • 7篇李继华
  • 7篇李文
  • 6篇杨晓喻

传媒

  • 3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0篇生物医学工程...
  • 8篇中国口腔种植...
  • 6篇口腔材料器械...
  • 6篇中华口腔医学...
  • 6篇华西医科大学...
  • 6篇口腔颌面修复...
  • 4篇临床口腔医学...
  • 4篇口腔医学研究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华口腔医学...
  • 3篇口腔医学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国际口腔医学...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 2篇国外医学(口...
  • 2篇合成化学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12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11篇2003
  • 21篇2002
  • 15篇2001
  • 8篇2000
  • 7篇1999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口腔护理用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该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属于Na<Sub>2</Sub>O-CaO-SrO-SiO<Sub>2</Sub>-P<Sub>2</Sub>O<Sub>5</Sub>-F系统,以重量百分比计,...
廖运茂钟亦思邓嵘董海德
文献传递
颅颌面牵张成骨的应用基础研究
胡静王大章李继华邹淑娟祝颂松戚孟春陈刚罗恩应彬彬唐正龙周海孝韩立赤廖运茂王志国
该项目属于口腔医学。牵张成骨(DO)是近年来矫形外科和颅颌面整复外科领域兴起的一项新技术,目前这项技术正迅速而广泛地渗透到颅颌面外科的各个方面。然而,关于DO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还有许多重要问题急待研究与解决。目前,关于...
关键词:
关键词:牵张成骨颅颌面颞下颌关节基因治疗细胞效应
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底层冠适合性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底层冠的适合性。方法在1个标准代型基础上分别制备8个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底层冠,黏结后测定底层冠适合性。结果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底层冠表现出良好的适合性,平均绝对边缘间隙量65.84μm,在120μm的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底层冠具有良好的适合性。
辜向东鲜苏琴魏伟廖运茂杨晓喻
关键词:代型
新型多孔纳米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体外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评价新型多孔纳米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 SD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矿化诱导培养、扩增并检测证实其已具成骨细胞表型后,分别与多孔纳米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实验组)、普通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对照组)体外复合培养。扫描电镜观察BMSCs在材料上的生长及生理功能表达情况;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及周期、倍体,比较细胞的粘附能力、增殖活力及成骨活性。结果 BMSCs经体外诱导形成钙结节,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免疫染色结果阳性。两组材料上皆有细胞附着生长,但实验组细胞的粘附能力、增殖活力及成骨活性均强于对照组。结论 SD大鼠BM
王涛田卫东刘磊陈希哲廖运茂李声伟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
无铅压电陶瓷与义齿基托树脂结合强度的研究
2009年
制备了3种不同类型的无铅压电陶瓷,包括钛酸钡(BT)、钛酸铋钠(BNT)、铌酸钾钠(KNN),用XRD对无铅压电陶瓷进行物相分析;将这3种无铅压电陶瓷与义齿基托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粘接,通过粘接剪切强度测试评价了无铅压电陶瓷与义齿基托树脂间的粘接强度。实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无铅压电陶瓷与义齿基托树脂之间的粘接剪切强度值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KNN>BNT>BT;所采用的无铅压电陶瓷与义齿基托树脂之间有良好的粘接性能;粘接破坏形式主要为内聚性破坏。研究结果为无铅压电陶瓷与义齿基托树脂将来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罗振华王辉张敏孙勇肖定全廖运茂
关键词:无铅压电陶瓷义齿基托树脂
可切削渗透陶瓷复合体试件断面的显微结构分析
2011年
目的比较不同制备条件下形成的可切削渗透陶瓷(MIC)复合体断面显微结构,从显微结构层面提供与陶瓷强度相关的证据。方法制备氧化铝基体,将可切削渗透云母玻璃渗透其中并晶化,根据烧结时间和渗透时间制备条件的不同分为:充分烧结渗透组、烧结时间不足组和渗透时间不足组。制作试件,测定其三点弯曲强度及弹性模量,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复合体断面。结果渗透时间不足组及烧结时间不足组的三点弯曲强度及弹性模量均低于充分烧结渗透组,并可在断面显微结构上找到典型的结构缺陷。氧化铝中玻璃渗透锋面和玻璃与氧化铝复合体界面分析显示:未渗透玻璃的氧化铝基体断面较已渗透的复合体断面整齐;单一玻璃内部有大而长的裂纹,复合体内则没有。结论足够的烧结和渗透时间是保证MIC材料均一性和强度的关键。
杨晓喻王华英雷欣廖运茂鲜苏琴刘长虹
关键词:显微结构
多孔中空柱状钛种植体复合牛骨形成蛋白的实验研究 Ⅰ生物力学测试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通过抗拔力和抗扭转力测试 ,评价种植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将多孔中空柱状钛种植体与牛骨形成蛋白复合 (B组 )植入狗的股骨中 ,以实心柱状种植体 (A组 )及单纯多孔中空柱状钛种植体(C组)为对照 ,分别于植入后2 ,4 ,8 ,16 ,24周处死动物 ,进行抗拉拔力及抗扭转力测试。结果 :在各时间点 ,B组的剪切强度都明显高于A组 ,除植入后24周 ,B、C两组的剪切强度无明显差异外 ,其余时间点B组都明显高于C组;扭矩值随时间增大 ,各时间点上 ,B组均大于A、C两组 ,C组大于A组。结论 :骨形成蛋白与中空多孔种植体复合 ,可提高种植体的力学性能 ,缩短种植周期 ,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廖湘凌廖运茂李声伟余自能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牙种植体
WCMM可切削微晶玻璃研究
<正>云母型可切削微晶玻璃的问世,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加工(CAD—CAM)高新技术的出现,为口腔硬组织修复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口腔修复中需求的这种微晶玻璃除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及切削性外,还应具有类似牙釉质的半透明性...
廖运茂岑远坤李成林
文献传递
一种全瓷口腔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瓷口腔修复材料,它是由微米、亚微米的Al<Sub>2</Sub>O<Sub>3</Sub>及纳米级Al<Sub>2</Sub>O<Sub>3</Sub>、纳米级ZrO<Sub>2</Sub>、生物微晶玻...
廖运茂李伟张静超
饰瓷烧结工艺对纳米氧化锆陶瓷光学性能的影响
蒋丽王传勇兰静廖运茂李伟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