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星

作品数:294 被引量:2,585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7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4篇医药卫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5篇中医
  • 54篇注射液
  • 49篇成药
  • 48篇中成药
  • 48篇中医药
  • 47篇META分析
  • 45篇随机对照试验
  • 32篇安全性
  • 28篇苦碟子
  • 28篇苦碟子注射液
  • 25篇临床实践指南
  • 22篇中药
  • 21篇循证
  • 20篇注射
  • 18篇梗死
  • 17篇中医临床
  • 17篇卫生技术
  • 17篇卫生技术评估
  • 14篇用药
  • 14篇结局指标

机构

  • 286篇中国中医科学...
  • 88篇北京中医药大...
  • 6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0篇北京中医药大...
  • 16篇北京中医药大...
  • 15篇中国人民大学
  • 14篇天津中医药大...
  • 11篇北京大学
  • 1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0篇长春中医药大...
  • 9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成都中医药大...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广东省中医院
  • 6篇兰州大学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5篇长春中医药大...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94篇廖星
  • 129篇谢雁鸣
  • 25篇王永炎
  • 22篇于丹丹
  • 19篇贾敏
  • 16篇胡晶
  • 14篇刘建平
  • 13篇赵晖
  • 12篇陈薇
  • 12篇杨薇
  • 12篇支英杰
  • 10篇鲁喦
  • 10篇章轶立
  • 9篇杨伟
  • 9篇苗青
  • 8篇姜俊杰
  • 8篇王志飞
  • 8篇樊长征
  • 8篇张霄潇
  • 7篇申浩

传媒

  • 125篇中国中药杂志
  • 28篇中国实验方剂...
  • 15篇中国中西医结...
  • 13篇中医杂志
  • 11篇中华中医药杂...
  • 9篇中国中医基础...
  • 9篇中国循证医学...
  • 9篇中西医结合学...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北京中医药
  • 4篇中国针灸
  • 4篇第九届中医/...
  • 3篇中国研究型医...
  • 3篇首届两岸四地...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2016全国...
  • 2篇2017第十...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39篇2023
  • 38篇2022
  • 24篇2021
  • 27篇2020
  • 19篇2019
  • 21篇2018
  • 22篇2017
  • 18篇2016
  • 20篇2015
  • 21篇2014
  • 13篇2013
  • 10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0篇2008
2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碟脉灵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编制说明被引量:5
2019年
2019年4月17日《碟脉灵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所组织的专家论证会,同意发布。至此,起始于2017年11月的项目,在历经1年半的时间,按照规范的制作程序研制完成。该文将对用于展示制订过程的编制说明进行具体介绍,旨在让有关人员及时了解该共识制订的背景,制订目的和依据,并解析主要内容,包括立项、起草、征求意见、专家共识,以及现状问题和不足。编制说明是对整个共识制订过程的动态跟踪,它也对整个共识的制订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作用,是共识制订质量的有力保障。该文所撰写的编制说明内容是共识制订过程的重要辅助文件,是共识内容的延伸和补充,是充分理解共识技术内容的依据,是共识制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件。
廖星张允岭谢雁鸣史大卓于丹丹代表编制组
喜炎平注射液符合说明书适应症用药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6
2016年
系统评价喜炎平注射液符合说明书适应症用药的安全性。计算机检索国内、外8个数据库中有关喜炎平注射液符合说明书适应症(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用药的临床研究,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按照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估,提取数据,并做分析。纳入118个研究,最终分析94个研究,包括70个随机对照试验,8个非随机对照试验,16个病例报告,共4 716名患者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发生0例不良事件(AE),148例不良反应(ADR)。其中15例严重不良反应,包括1例植物状态,4例过敏性休克及其他心血管一般损害等;133例一般ADR中以腹泻最多,皮疹次之。大部分研究按说明书剂量使用。现有证据表明,临床应用中不合理配伍及使用可能导致部分ADR。大部分研究无法获知具体用药过程及患者情况,不能明确推测ADR与年龄、溶媒等关系。建议临床工作者按相关规定及标准判读因果关系,并上报不良反应报告,为评价此药安全性提供更多有力证据。
陈媛媛谢雁鸣廖星陈红玉
关键词:喜炎平安全性
2018-2022年我国中药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估2018-2022年我国中药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的质量,了解国内中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发展状况和问题,为今后中药药物经济学的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获取2018年1月1日-2022年11月21日我国公开发表的中药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对文献的基本情况、研究概况、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与内容进行总结;使用CHEERS2022清单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通过统计每篇文献具体条目的得分计算文献总得分,并将文献质量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结果共纳入71篇研究,包括60篇中文文献和11篇英文文献。53.52%的文献有基金支持;研究最多的中药剂型为注射剂(31.03%);仅有不到半数(46.48%)的文献报告了研究角度;以短期经济性评价为主(69.01%);中文研究以成本-效果分析为主(70.00%),英文研究以成本-效用分析为主(54.55%)。文献质量评价的平均得分为11.02分,其中2篇文献(2.82%)质量为良好,9篇文献(12.68%)质量为合格,大多数文献(84.51%)质量不合格。中文文献平均得分9.98分,英文文献平均得分16.73分,后者质量明显优于前者。结论目前中药药物经济学研究主要存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选择缺乏科学性、成本测算不规范、研究时限选取不合理、健康产出指标的证据质量有待提高、评价方法的选择有待完善、阈值的选择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为支持高水平中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实施与开展,政策制定者需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制定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以促进评价结果的应用转化。
李文爽戴泽琦孙庆冉万楚川廖星席晓宇
关键词:中药药物经济学
构建苦碟子注射液再评价证据体的研究
文献中散在报道了有关该注射液有效性或安全性的各种研究,但是鲜有全面系统将其上市前和上市后的研究资料相结合进行分析的报告.该文将从安全性循证证据研究角度出发,系统收集多个源头的证据,如药品质量控制、非临床安全性、成分提取研...
廖星华国强谢雁鸣刘东辉
关键词: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再评价安全性循证证据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Meta分析被引量:74
2014年
系统评价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纳入有关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0评价标准和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35名受试者。无研究提及失访,亦未做意向性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总有效率(OR=4.17,95%Cl[2.27,7.69])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入的10篇研究报道的不良反应表现轻微。西医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可以提高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增加了本次系统评价结论产生偏倚的风险,因此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符子艺刘小虹任吉祥常天瀛廖星胡晶谢雁鸣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META分析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摘录)被引量:160
2012年
由中医老年病专业、中医骨伤专业、中医妇科专业、内分泌专业、临床流行病学专业等多学科人员组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编写组,通过文献检索、证据评价、合成推荐建议等程序,历时4年制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循证临床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指南的每个建议之后的右上角方括号中提供了证据强度和建议强度,通过这种方法,使用者可以了解到每个建议的证据级别和建议强度。指南草案形成后,通过4次全国范围内的专家论证、3家医院的临床试应用后,修改完善,形成指南定稿。本指南针对的患者群体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无并发骨折者。本指南供专业中医师使用,拟3年修订1次。
谢雁鸣宇文亚董福慧孙树椿王和鸣刘庆思华中健马良宵廖星徐桂琴支英杰牛潞芳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循证医学
偏头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征求意见稿)被引量:38
2020年
该指南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三五"重点研究领域重点项目专项组组织专家撰写,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的编写规范,以"循证为举,共识为主,经验为鉴"为指导,在偏头痛中医药实践与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与方法,综合专家经验、目前最佳证据以及患者价值观,将国际公认的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分级系统与中医经典古籍处方用药记录、名老中医专家经验、现代临床研究证据相结合。对偏头痛急性期及预防性治疗所应用的针灸疗法、经典名方与中成药进行归纳,总结出川芎茶调散、川芎定痛饮、散偏汤、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5种经典名方及正天丸、头痛宁胶囊、通天口服液、养血清脑颗粒(丸)4种中成药,并针对其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制订该指南旨在规范偏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减轻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发作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医药治疗偏头痛提供临床依据,保障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从而推动中医治疗偏头痛工作的开展。该指南由于受到使用者地域、民族、种族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依照实际情况而定。
徐榛敏贾敏梁晓魏竞竞付国静雷林陈倩鲁喦张允岭廖星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临床指南的解读被引量:101
2017年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占儿科门诊患者60%以上。经过检索,收集到了国内相关组织机构先后发布的5个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临床诊疗指南,该文逐一进行简要回顾和解读,发现该类指南存在数量较少、质量较低、更新较慢的问题。同时,针对于目前儿科临床上存在的抗生素滥用问题,讨论了中医补充/替代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优势和前景。
李立廖星赵静谢雁鸣
关键词: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西医中医
补肾类中成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类中成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临床试验注册库,筛选补肾类中成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根据Cochrane评价标准和工具进行评价,并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补肾类中成药单用或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方面比西医常规治疗具有优势[RR=1.22,95%CI(1.08,1.37),I^2=57%,P=0.002;RR=1.12,95%CI(1.05,1.20),I^2=7%,P=0.0003];在提高血磷、血钙方面,仅部分研究显示具有一定疗效。5项研究报告了中成药组有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但无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论补肾类中成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安全性较好。
尚洁谢雁鸣廖星章轶立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成药补肾随机对照试验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中“共识”形成的方法和流程被引量:28
2017年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过程中,从专家共识到形成推荐意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如何科学、规范形成共识,如何融入中医药特色证据,如中医经典和传承经验。从共识到推荐意见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国际上公认的共识形成方法以使形成过程透明化、结构化。该文从共识与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关系作为切入点,阐述其基本方法和原理,进而提出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共识"形成的流程和技术要点,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廖星胡晶谢雁鸣王永炎
关键词: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