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保生

作品数:23 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药材
  • 7篇ITS2
  • 5篇基因
  • 5篇DNA条形码
  • 4篇基因组
  • 3篇药用
  • 3篇座位
  • 3篇物种
  • 3篇灵芝
  • 3篇快速鉴定方法
  • 3篇交配
  • 3篇交配型
  • 2篇道地
  • 2篇药材产地
  • 2篇饮片
  • 2篇生态适宜性
  • 2篇受体
  • 2篇人参
  • 2篇物种鉴定
  • 2篇结构域

机构

  • 15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广东食品药品...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武汉轻工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药...

作者

  • 22篇廖保生
  • 10篇韩建萍
  • 8篇陈士林
  • 7篇徐江
  • 6篇陈晓辰
  • 6篇王丽丽
  • 5篇宋经元
  • 4篇李西文
  • 4篇王晓玥
  • 3篇朱英杰
  • 3篇王丽芝
  • 3篇钱俊
  • 3篇孙超
  • 3篇李秋实
  • 2篇焦文静
  • 2篇张鹏
  • 1篇盛玮
  • 1篇金钺
  • 1篇张鑫
  • 1篇谢彩香

传媒

  • 3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第十五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中药材溯源系统研究
中药材是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中药材市场流通过程存在较多问题,传统中药材市场产品单一、交易方式落后,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问题严重;流通环节囤积居奇、恶意炒作事件屡屡出现,部分药材价格波动剧烈,市场信息扭曲失真;...
廖保生
关键词:中药材追溯体系DNA提取
文献传递
基于SNP位点鉴定砂仁药材物种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为建立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鉴别砂仁3个基原(阳春砂Amomum villosum、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var.xanthioides)的方法,对这3个种共计60份材料ITS2序列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将实验所得砂仁ITS2序列,应用CodonCode Aligner软件进行序列拼接比对。用MEGA 5.0导出各序列变异位点,并对变异位点进行分析。为验证结果准确性,下载砂仁3个基原GenBank的所有ITS2序列,共计34条,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砂仁ITS2序列比对后长度为230 bp,3个不同基原在135 bp和199 bp处存在稳定SNP(s)变异位点。结论:本研究开发的两个稳定的SNP(s)位点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砂仁药材3个基原。
焦文静张鹏廖保生王丽丽韩建萍
关键词:砂仁ITS2SNP位点
DNA条形码技术在国家药品抽验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国家药品抽验工作中发现中成药红金消结胶囊、红金消结片和柴黄颗粒处方中部分饮片来源复杂,存在掺伪现象,但常规检验方法难以确定混伪品基原物种。故本研究收集其处方中部分中药,包括柴胡、八角莲、黑蚂蚁和鼠妇虫饮片及相关药材样品184份,采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基原物种鉴定。结果显示,115份市售柴胡类药材及饮片获得111条ITS2序列,其中71份为柴胡(Bupleurum chinense)、3份为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31份为同属混伪品,另检出非同属伪品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1份、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2份、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rens)3份;22份市售八角莲药材样本获得21条ITS2序列,其中15份为混伪品南方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6份为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等鬼臼属植物;22份市售黑蚂蚁饮片基因组DNA降解均未能获得COI序列;38份市售鼠妇虫饮片样本获得24条COI序列,其中9份为平甲虫(寻常卷甲虫Armadillidium vulgare)、11份为光滑鼠妇(Porcellio laevis)、2份为中华蒙潮虫(Mongoloniscus sinensis),另有2份不能判定物种。本研究证实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适用于中成药处方投料的基原鉴定,有助于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
辛天怡闫海霞李冉郡娄千郝利军廖保生刘颖陈晶陈有根杜小伟郭洪祝傅欣彤宋经元
关键词:DNA条形码ITS2COI
基于分子身份证的三七药材快速鉴定方法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为建立三七药材的快速鉴定方法,依据Gen Bank中人参属248条ITS2序列和本实验获得的46条三七ITS2序列比对结果筛选出可用于三七药材快速鉴定的分子身份证。方法实验所获得的三七ITS2序列经过Codoncode Aligner软件拼接,与Gen Bank中下载的人参属序列一起导入MEGA 6.0软件中,使用MUSCLE方法进行比对,查找三七所特有的序列片段。结果三七ITS2序列长度为230 bp,所有人参属序列比对后长度为258 bp,依据三七与人参属其他物种的SNP位点,开发了一段三七所特有的分子身份证序列,5'-AACCCATCATTCCCTCGCGGGAGTCGATGCGGAGG-3',如果未知物种扩增产物中含有此段特异序列,就可以判断该物种是三七,否则鉴定为其他物种。结论本实验开发了一段三七分子身份证序列,可用于三七药材、粉末的快速鉴定,对于鉴定DNA降解严重的材料的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廖保生王丽丽王晓玥韩建萍
关键词:分子身份证ITS2
蛇足石杉1-羟基-2-甲基-2-(E)-丁烯基-4-焦磷酸还原酶基因HsHDR1与HsHDR2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背景和目的]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包括两条途径,其中一条是定位于高等植物质体中的2-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MEP)途径,其中,1-羟基-2-甲基-2-(E)-丁烯基-4-焦磷酸还原酶(HDR)是MEP途径...
吕海舟张鑫廖保生罗红梅陈士林
药用模式真菌灵芝交配型座位A和B的鉴定
本文以药用模式真菌灵芝的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为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定位并分析灵芝交配型位点A和B。结果表明,灵芝交配型位点A位于灵芝基因组scaffold 1,其HD1编码基因为GL30607,HD2编码基因为GL30...
徐江李建琴王丽芝李秋实郭溆朱英杰李西文钱俊骆翔季爱佳廖保生宋经元孙超陈士林
关键词:灵芝交配型
文献传递
人参NBS-LRR抗病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人参药用部位为多年生宿根,生长周期长,土壤病害多,品质和产量受到严重制约.抗病基因是植物免疫过程中参与识别病菌、抵抗侵染及扩散的基因,是植物抗病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和选育抗病品种的重要分子标记.本文以人参全基因组草图为基础,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根据基因结构及序列特征成功预测7个家族,共1652个人参抗病基因.通过与其他8种被子植物抗病基因家族比较,对人参抗病基因结构、家族进化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并使用13个转录本数据,系统分析人参抗病基因在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年限的表达模式,发现人参抗病基因具有明显的功能分化和器官特异性.以锈腐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侵染不同时间后转录本表达模式,对病原体特异识别抗病基因NBS-LRR家族及其他基因进行关联分析,解析人参防御过程中次生代谢活动与病原微生物防御反应的协同作用,本工作将为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初旸徐然苏贺廖保生吴明丽徐江
关键词:人参抗病基因
基于黄花蒿低覆盖度高精度基因组SSR分子标记开发
2022年
不同产地黄花蒿品质差异较大,因此开发黄花蒿特异性分子标记对于筛选鉴定优质种源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结合形态标记及化学计量学对相同环境下不同种源黄花蒿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再利用Krait软件对黄花蒿不同覆盖度CCS数据及全基因组进行SSR位点数据挖掘,使用Primer Premier 3.0软件设计引物,筛选出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并鉴定种源。结果表明,相同培养环境下黄花蒿的形态特征及有效成分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黄花蒿1X CCS数据能够有效反映基因组SSR的特征,二者的6种SSR重复类型的重复次数集中于5~13次,长度大多分布于10~30 bp。以1X CCS数据筛选出的SSR位点为基础,设计筛选得到373187对引物,随机挑选的20对引物用于有效性检测,14对引物扩增出条带,其中引物S1能在材料间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可用于对不同产地黄花蒿进行区分。本研究以1X CCS数据为基础,开发黄花蒿SSR标记,结合形态学标记及有效成分含量,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种源的黄花蒿,为黄花蒿遗传多样性分析、资源鉴定保护、基因功能研究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分子标记。另外低覆盖度CCS具有测序量小,无需拼接组装,读长长,精确度较高且成本较低等优势,可作为开发SSR标记的基础数据,为具有超大基因组的物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贺文瑞廖保生沈晓凤郭帅廖雪娇梁毓孟莹徐江徐江
关键词:基因组SSR分子标记
基于GMPGIS的沉香全球产地适宜性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开展南药沉香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为合理布局沉香的人工引种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沉香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方法:采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系统对搜集到的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道地产区、主产区及野生分布区共94个样点进行生态因子的聚类分析,得到沉香全球范围的生态适宜区和潜在种植区。结果:沉香在世界范围的生态适宜产区主要为中国,其次巴西、老挝、越南等国家也有白木香的生态适宜区;沉香在中国的主要适宜产区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结论:GMPGIS为沉香的科学种植提供科学指导,同时也为沉香保护抚育、引种栽培及高品质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徐江汪鹏谭瑞湘李西文廖保生欧阳蒲月黄志海
关键词:白木香生态适宜性
南药巴戟天的全球产地区划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开展巴戟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为合理布局巴戟天的人工引种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巴戟天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方法:采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系统对搜集到的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道地产区、主产区及野生分布区共100个样点进行生态因子的聚类分析,得到巴戟天全球范围的生态适宜区和潜在种植区。结果:巴戟天在世界范围的生态适宜产区为中国、越南、巴西、老挝和加纳等国家;巴戟天在中国的主要适宜产区为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省区。结论:中国为巴戟天的最主要产区,应加强对巴戟天的人工种植研究。GMPGIS为巴戟天的人工种植区域选择提供科学指导。
宫璐汪鹏谭瑞湘许翔翔廖保生黄志海
关键词:巴戟天生态适宜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