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传智

作品数:169 被引量:58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35篇专利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8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8篇油藏
  • 36篇含水
  • 32篇含水期
  • 32篇高含水
  • 32篇高含水期
  • 21篇压裂
  • 21篇油田
  • 18篇低渗
  • 18篇低渗透
  • 17篇低渗透油藏
  • 16篇剩余油
  • 16篇数值模拟
  • 16篇特高含水
  • 16篇特高含水期
  • 16篇驱油
  • 14篇注水
  • 14篇采收率
  • 13篇稠油
  • 12篇水平井
  • 12篇平井

机构

  • 162篇中国石油大学...
  • 3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9篇中国石化胜利...
  • 17篇中国石油化工...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化
  • 5篇长江大学
  • 5篇中国石油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海石油(中...
  • 3篇中海石油(中...
  • 2篇阿尔伯塔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油气钻采工程...

作者

  • 168篇崔传智
  • 19篇赵晓燕
  • 17篇姚同玉
  • 13篇杨勇
  • 9篇黄迎松
  • 7篇王振
  • 6篇王建
  • 5篇祝仰文
  • 5篇张戈
  • 5篇曹刚
  • 4篇李静
  • 4篇邴绍献
  • 4篇李立峰
  • 3篇刘慧卿
  • 3篇吕广忠
  • 3篇范海军
  • 3篇侯健
  • 3篇元福卿
  • 3篇牛栓文
  • 3篇吴义志

传媒

  • 17篇科学技术与工...
  • 16篇油气地质与采...
  • 7篇特种油气藏
  • 6篇断块油气田
  • 5篇大庆石油地质...
  • 5篇石油学报
  • 5篇石油钻探技术
  • 5篇油气藏评价与...
  • 4篇中国科技论文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石油天然气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数学的实践与...
  • 2篇河南石油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水动力学研究...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电脑开发与应...

年份

  • 23篇2023
  • 15篇2022
  • 16篇2021
  • 16篇2020
  • 13篇2019
  • 13篇2018
  • 9篇2017
  • 11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水平井产能公式预测精度的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在水平井开发可行性论证及水平井优化设计中,水平井产能预测是决策方案的重要依据。实际计算分析表明,目前常用的水平井产量公式计算结果偏高,与实际值相差较大;具原因在于公式推导中假定地层是均质的、流体做单相流动等。通过考虑储层表皮系数、非均质性、多相流等影响水平井产量的因素,提出了校正产量公式的方法,校正后公式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接近,提高了水平井产能的预测精度。
崔传智赵晓燕
关键词:水平井产能预测
特高含水阶段新型水驱特征曲线被引量:52
2015年
水驱油藏开发进入特高含水阶段之后,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比值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会偏离直线,常规水驱特征曲线也会偏离直线,此时再应用常规水驱特征曲线预测开发指标会产生较大误差。针对此现象提出了新型渗流表征关系即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表达式,该表达式能够对中后期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进行高精度拟合。在此基础上,运用油藏工程方法推导了一种新型水驱特征曲线。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数据对新型水驱特征曲线与常规水驱特征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水驱特征曲线对高含水期及特高含水期的数据拟合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很好地解决了特高含水阶段曲线上弯和预测误差偏大的问题,有较好的现场实用价值。
崔传智徐建鹏王端平杨勇刘志宏黄迎松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相对渗透率曲线含水饱和度水驱特征曲线
一种一注多采井组定注水量确定油井产液量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针对注水开发油藏在平面上实现最大程度均衡驱替提供一种一注多采井组定注水量确定油井产液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注采控制面积劈分及参数等效处理,将实际一注多采井组等效处理为多个一维线性驱替的一注一采单元;步骤...
崔传智万茂雯王端平杨勇张以根刘忠宏黄迎松曹刚
文献传递
考虑压驱注水诱发裂缝影响的注水井压力分析
2023年
压驱注水井底压力分析对压驱效果评价与储层参数反演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获得压驱注水井井底压力响应和压驱注水产生的动态裂缝参数,从裂缝扩展角度出发,运用渗流力学理论与数值模拟方法,在考虑裂缝扩展、裂缝形态、注入流体滤失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形成了考虑压驱注水诱发裂缝影响的注水井压力分析模型,获得了压驱注水井井底压力响应,分别分析了注入流量、产液量、地层渗透率和井距因素对压力的影响,并将其运用于实际压驱井,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发现:压驱注水井流体流动分为5个流动阶段,分别为压驱起裂初期阶段、裂缝扩展阶段、线性流动阶段、过渡流动阶段和边界控制流动阶段;随着注入流量的增大,裂缝扩展阶段越明显,且产液量越大,在压驱注水后期双对数压力分析曲线上翘幅度越小。该研究对压驱注水开发低渗透油藏不稳定渗流机理的研究和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注水井动态裂缝对水井井底压力的影响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崔传智李怀亮吴忠维张传宝李弘博张营华郑文宽
关键词:注水井压裂液滤失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压裂直井非稳态复合产能模型被引量:8
2018年
产能预测对油藏开发方案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地质特征,结合直井压裂开发特点,建立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复合产能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求得Laplace空间解,再运用stehfest数值反演得到实空间产量。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新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由无因次产量曲线变化趋势可知,流体流动阶段共分为7个阶段,分别为人工裂缝线性流动阶段、过渡阶段A、天然裂缝线性流动阶段、裂缝耦合双线性流动阶段、过渡阶段B、基质线性流动阶段和边界控制流动阶段。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储容比影响前期和后期产能,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之间的相对储容比越大,前期产能越小;基质与溶孔之间的相对储容比越大,后期产能越小;而中期产能受窜流系数的影响,窜流系数越大,中期产能降低速度越小。
崔传智吴忠维杨勇刘志宏黄迎松曹刚吕广忠
关键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三重介质非稳态
一种确定水力压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力压裂开发油藏压裂优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确定水力压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方法,沿着裂缝,任意裂缝位置处的裂缝宽度计算;楔形裂缝的离散;在裂缝宽度截面上,裂缝元中支撑剂铺置层数确定;裂缝元的孔隙体积确定;裂缝元...
吴忠维崔传智韩兴源张团李怀亮杨永超苏鑫坤王国彪
文献传递
基于层间均衡驱替的低渗透油藏径向钻孔油藏工程优化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低渗透油藏受层间储层物性差异的影响,层间动用程度差异大,层间矛盾突出。层间径向钻孔技术是解决层间矛盾的重要技术之一。依据层间均衡驱替的原则,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应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建立了径向钻孔长度及分支个数的优化模型,并提出了现场实用的交会图版求解方法。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证实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崔传智王秀坤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交会图
底水油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针对河流相沉积正韵律储层特征,建立了底水油藏地质概念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底水区大小、水平井射孔段长度、油层厚度、避水高度、垂向与水平渗透率比值、渗透率级差、水平渗透率和原油粘度这些参数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确定了各参数与水平井产能的关系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技术建立了水平井初期产量与递减率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为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评价、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崔传智赵晓燕
关键词:正韵律储层底水油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
氮气吞吐式次生气顶形成条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9年
复杂断块油藏是中国重要的油气资源类型之一,具有构造复杂、含油面积小和地层倾角大等特点,难以形成完善的注采井网结构,构造顶部滞留的“阁楼油”挖潜难度较大。吞吐式次生气顶驱技术作为一种能够有效保持地层能量、改善驱油效率的方法,提出并应用于该类型油藏的开发过程中。针对复杂断块油藏的典型特征,分析吞吐方式下次生气顶驱的作用机理,结合油藏工程方法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确定次生气顶的形成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氮气吞吐过程中次生气顶的形成阶段。结果表明:氮气吞吐开发过程中,当复杂断块油藏中的气顶指数大于或等于0.5时,即可形成具备一定驱动能量的次生气顶;地层原油溶解气油比较低、地层压力较小且累积注气量和产油量较大的复杂断块油藏更有利于次生气顶的发育成形。
崔传智曾昕杨勇杨紫辰
关键词:复杂断块油藏
基于吸水剖面资料的油藏层间平均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方法被引量:4
2014年
层间采出程度差异大是多层合采油藏在高含水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正确认识层间采出程度状况对开发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吸水剖面资料是反映层间吸水状况差异的重要信息,分层吸水量的差异主要受各小层的储层物性和剩余油饱和度的差异影响。利用吸水剖面资料,以水电相似原理和非活塞式水驱油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多层合采油藏各小层平均剩余油饱和度的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的相对误差小于5%。
张世明吴晓东李坤崔传智
关键词:多层油藏层间矛盾吸水剖面渗流阻力剩余油饱和度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