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虎彬

作品数:47 被引量:18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著

领域

  • 24篇文学
  • 9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哲学宗教
  • 4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2篇史诗
  • 12篇民俗
  • 10篇文化
  • 10篇口头传统
  • 9篇文学
  • 9篇民俗学
  • 5篇史诗研究
  • 4篇语境
  • 4篇神话
  • 4篇诗学
  • 3篇多样性
  • 3篇信仰
  • 3篇叙事
  • 3篇艺术
  • 3篇语境研究
  • 3篇少数民族
  • 3篇文化多样
  • 3篇文化多样性
  • 3篇文学研究
  • 3篇民间传统文化

机构

  • 46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台州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学院
  • 1篇中国民俗学会
  • 1篇图尔库大学

作者

  • 47篇尹虎彬
  • 2篇徐鹏
  • 2篇巴莫曲布嫫
  • 1篇刘先福
  • 1篇吕微
  • 1篇陈泳超
  • 1篇王倩
  • 1篇王杰文
  • 1篇朝戈金
  • 1篇龙国贻
  • 1篇宋颖
  • 1篇陈连山
  • 1篇安德明
  • 1篇户晓辉
  • 1篇杰伊·梅克林

传媒

  • 12篇民族文学研究
  • 5篇民间文化论坛
  • 3篇民族艺术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民俗研究
  • 2篇西北民族研究
  • 2篇河南教育学院...
  • 2篇学术动态(北...
  • 1篇文艺评论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民族语文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满族研究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国际博物馆
  • 1篇第一届人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间叙事的神话范例——以后土信仰与民间口头叙事为例被引量:6
2004年
尹虎彬
关键词:后土寺庙崇拜明末清初民间叙事神话
绘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地图集的构想被引量:1
2018年
在新时代亟需加强语言国情研究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绘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地图集的构想,并讨论了其重要意义和大致做法。绘制语言使用情况地图集,不仅可以为国家宏观规划、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翔实材料和科学依据,而且可以将纷繁复杂的问题投射到地理平面,凸显深层次的问题,从而推进学术研究。
龙国贻尹虎彬
关键词:民族语言地图集
作为表演的卡勒瓦拉被引量:6
2015年
1999年,当我们庆祝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出版150周年的时候,通常添加这样的脚注,所庆祝的对象是22,795行的《新卡勒瓦拉》(New Kalevala)。这个“新”的意思是,之前存在一个《老卡勒瓦拉》(0ld Kalevala),即十四年前‘唳祝过的12,078行的版本。但那个版本既不是最老的,也不是最短的。
劳里.航柯刘先福尹虎彬
关键词:表演民族史诗
民俗学与民族文学——重温钟敬文先生多学科的民俗学思想被引量:2
2012年
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它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和所具有的多学科学术脉络。这一点,在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的"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思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钟敬文先生亲历了民俗学与民族文学研究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这对他形成自己多民族的民俗学观念具有决定作用。中国一些人口较少民族,其历史文化典籍稀少,绝大多数没有自己的本民族文字,或者使用本民族文字的历史相对较短。研究这些民族的历史文化,实地调查是基本途径,口头传统是主要材料。口头传统研究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今日中国民俗学的学术创新领域,具有文化遗产学、信息科学、传播学等多学科意义。
尹虎彬
关键词:民俗学民族文学口头传统
“传说动力学”批评被引量:3
2014年
上半场:专题发言户晓辉: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意外,因为这本书和泳超的博士论文很不一样。田野的方面可能其他几位会说到,我主要就从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谈一谈。我觉得这个项目和你的博士论文的重大区别在于,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文献研究了。就我的阅读范围来说。
陈泳超户晓辉吕微巴莫曲布嫫尹虎彬王杰文安德明陈连山
关键词:博士论文动力学机制语境研究口头传统民间文学研究文本研究
作为口头传统的中国史诗与面向21世纪的史诗研究
前言中国的学术传统中一直存在着重视上层文化、重视汉族文化的倾向,民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历史上重视不够,或者说根本上没有被重视。今天,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历史潮流,我们
尹虎彬
文献传递
口头诗学的本文概念被引量:11
1998年
前言 文学一词,通常以运用文字为先决条件,并假定那些富于想象有语言的艺术作品是借助书写和阅读来传递的。口头文学显然是个相反的术语。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口头”便是“书写”的对立面。口头文学不以书写为先决条件,但也的确涉及到文字技巧。应当纠正的是把书面文学才有的概念套用到口头文学上去。 对原始口头文学的现代发现,始于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自此人们开始对口述。
尹虎彬
关键词:口头诗学荷马史诗口述传统口头传统再创作伊利亚特
在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之间——20世纪史诗学述评被引量:13
2002年
2 0世纪 6 0年代美国学者洛德创立比较口头传统研究新领域 ,揭示口头史诗传统的创造力量 ,确立了一套严密的口头诗学的分析方法。洛德的研究表明 ,史诗研究不再是欧洲古典学的代名词 ,它已经成为跨文化、跨学科的比较口头传统研究。 2 0世纪 70年代后陆续出现的表演理论、民族志诗学等新学说 ,充分利用了口头传统资料 ,吸收当代语言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成果 ,进行理论和方法论的建构 ,大大提高了史诗研究的学术地位 ,使它成为富于创新的领域。本文以帕里、洛德、纳吉和弗里等学者的代表著作为线索 ,以欧洲民俗学史、口头传承研究史和美国民俗学百年史为参照系 ,阐述口头诗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学科形成过程 ,确定它在西方民俗学历史上的地位 ,说明它与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关联。
尹虎彬
关键词:口头传统史诗
“民间文学”新思维被引量:1
2014年
我的感觉是,户晓辉的研究为民俗学提供了西方哲学的背景,即我们现在怎样去理解"民间文学"。这很重要。换个说法,我们需要站在一个时代高度去理解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特别是1960年以来"新民俗学"的方法论,如我们所熟悉的表演理论、口头程式学说、民俗志诗学等。这些理论,我们好像懂了,好多地方还是不好理解,因为我们的知识背景不是西方哲学的知识背景。户晓辉读了许多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著作,他比一般人要多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在中国民间文学从业者的知识结构中。
尹虎彬
关键词:西方哲学民俗志哲学著作哈佛学派个案研究
口头诗学与民族志被引量:10
2002年
民族志的田野作业,通常指文化人类学家在异民族文化或本民族社会的亚文化的群体中展开的现地调查.这种活动通常是为了搜集异文化、亚文化的资料或实证一些假设.田野作业的设计是事先准备好的.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是获得资料的最好的方法.因此访谈问题的设计很重要.信息提供者的选择必须具备的特点:他们很了解本土社会,有教养,他们是具有建立良好关系的社会成员.此外,音像、图片、地图也是重要的辅助资料.田野调查资料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得多,这种评价要通过跨文化的比较或同一个文化区的专家的评判来确定.晚近的田野研究更趋向于以问题为导向的,即有一个具体的理论框架,这种方法可以限定为一些具体的专题.帕里和洛德的田野调查是属于问题导向的专题调查;另一方面他们仍属于文学的民俗学家,他们研究的并非无文字的原始民族和它的社会,而是文明社会里的口头传统.
尹虎彬
关键词:田野作业民族志文化人类学民族社会异文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