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梦雅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面孔识别
  • 5篇自我面孔识别
  • 3篇抑郁
  • 2篇心理学
  • 2篇抑郁症
  • 2篇抑郁症患者
  • 2篇神经心理
  • 2篇强迫症
  • 2篇强迫症患者
  • 2篇自我
  • 1篇抑郁障碍
  • 1篇躁狂
  • 1篇躁狂发作
  • 1篇神经心理学
  • 1篇实验心理
  • 1篇实验心理学
  • 1篇前驱期
  • 1篇强迫性
  • 1篇强迫性障碍
  • 1篇重性抑郁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脑重大疾...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8篇贾竑晓
  • 8篇尹梦雅
  • 4篇朱虹
  • 3篇杨敬铭
  • 3篇刘嘉
  • 2篇马辛
  • 2篇刘珊珊
  • 1篇赵靖平
  • 1篇赵永厚

传媒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抑郁症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研究
目的自我面孔识别个体对自己面孔的认知即是自我发展的基础,是自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应用自我面孔识别这种认知实验心理学范式,探讨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自我异常。方法应用自我面孔识别这一研究范式,对16例抑郁症患者,以及1...
尹梦雅贾竑晓朱虹刘嘉
躁狂发作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速度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应用自我面孔识别这种认知实验心理学范式,探讨躁狂发作患者是否存在自我异常。方法对32例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躁狂发作患者以及32例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上相匹配的正常被试进行面孔识别测试并记录反应时;使用Metlab及SPSS工具分析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正常被试对自我图片的识别速度快于对陌生人图片的识别速度(P<0.05),而躁狂发作患者在对各组图片的反应速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正常被试相比,躁狂发作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在反应速度上存在异常。
贾竑晓尹梦雅朱虹
关键词:躁狂发作面孔识别
抑郁症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应用自我面孔识别这种认知实验心理学范式,探讨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自我异常。方法对16例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以及16例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上相匹配的正常被试进行头像采集,并使用Photoshop、Morph工具处理并合成面孔,使用Presentation心理学软件请被试进行面孔识别并记录反应时;使用Metlab及SPSS工具分析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在识别自我图片的反应速度上较健康被试反应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识别陌生人图片的反应速度上,抑郁症患者和健康被试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名人图片的反应速度上,抑郁症患者的右手对名人图片的反应速度较正常被试慢(P<0.05),而左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在反应速度上存在异常。
尹梦雅贾竑晓朱虹刘嘉
关键词:抑郁症面孔识别
强迫症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
目的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神经症性疾病。尽管OCD的病因仍不明确,但神经心理学异常逐渐得到重视,并且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有学...
杨敬铭贾竑晓尹梦雅
文献传递
神经心理学损害: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我加工效应的异常被引量:4
2014年
现有的文献证据显示,神经心理学损害已被确立为抑郁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但关于抑郁症患者具体的神经心理学损害尚未总结出公认的模型.本研究采用自我面孔识别(self-face recognition,SFR)这一经典的神经心理学范式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我是否受损.本实验招募了18例抑郁症患者和20例健康被试进行SFR测试.实验中采用面孔合成技术测量了与控制组被试相比,抑郁症患者在不同面孔识别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面孔识别加工偏向性大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被试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36)=7.388,P=0.01).随后的独立样本t检验进一步揭示了抑郁症患者在自我-名人和自我-陌生人任务上分别表现出来的自我偏向(t=2.636,P=0.012)和自我识别偏向(t=2.190,P=0.035)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我加工和自我识别加工的损害,表明抑郁症个体确实存在自我异常水平.以上调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抑郁症的病因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刘珊珊马辛尹梦雅朱虹赵永厚BARNABY Nelson刘嘉贾竑晓
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神经心理学自我面孔识别
强迫症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
杨敬铭贾竑晓尹梦雅
精神分裂症前驱期临床评估及神经心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4年
近年来有关精神分裂症前驱期临床评估及认知神经功能改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此综述了相关的研究进展。
贾竑晓尹梦雅马辛赵靖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前驱期
强迫性障碍患者对自我和名人面孔识别速度异常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强迫性障碍(OCD)患者自我加工及熟悉性加工的特点。方法:选取14例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的OCD患者及14例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利用设置恒定的数码相机拍摄被试中性表情的正面像,然后分别利用Photoshop软件及Morph软件进行面孔标准化处理和不同类型面孔之间的合成。实验要求被试分别通过左右手按键识别混合了任意两种面孔特征的合成面孔(自我-名人,名人-陌生人,自我-陌生人)中其中一种面孔身份及打乱面孔(打乱的面孔拼凑而成的简图)。计算机分别记录被试对"自我"图片和"他人"图片的反应速度,取平均值作为被试对该面孔的反应时间(s),以每个实验条件下被试对打乱图片的识别时间为基准计算反应时间比(校正后的反应时间,无单位)。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OCD患者用右手按键对自我[(1.14±0.11)vs.(1.05±0.08)]和名人[(1.09±0.07)vs.(1.12±0.07)]面孔的识别反应时间比均大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OCD患者对自我面孔和熟悉性面孔的识别速度可能降低,提示其自我加工和熟悉性加工可能有所受损。
杨敬铭刘珊珊贾竑晓朱虹尹梦雅刘嘉
关键词:强迫性障碍自我面孔识别实验心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