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宁宁
-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辽河口湿地生态修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比较辽河口湿地天然芦苇沼泽地、人工栽植芦苇斑块及无芦苇生长光滩地3种不同生境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探讨了退化芦苇湿地修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光滩区相比,植物修复后芦苇湿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有所改善,微生物数量随之增加,且表现出细菌占绝对优势,同时微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但与天然芦苇沼泽地相比,土壤养分(有机质、总氮、总磷)仍不足,湿地微生物的数量稍低.微生物群落结构DGGE解析表明,3种生境土壤中多为不可培养细菌.
- 尹宁宁王丽萍何士龙白洁
- 关键词:辽河口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DGGE
- 复垦基质中有机碳和丛植菌根真菌对团聚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以构建的植物-微生物-复合基质矿区生态系统为考察对象,对基质中团聚体的粒径分级和有机碳含量分布进行分析测试,并探讨丛植菌根真菌、有机碳、团聚体3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个时期矿区复合基质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呈现随团聚体粒径减小逐渐增加的趋势.复垦初始时,矿区土壤中主要以0.25mm的团聚体占主体.复垦前复合基质2,2-1,1-0.5,0.5-0.25,0.25-0.106mm各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相似.复垦4a后,各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1-0.5mm有机碳含量最多,为7.93-20.35g/kg.现场试验结果通过相关性分析可得,团聚体与有机碳相关性较小,仅为0.124 7,这可能与复合基质的组成及团聚体的形成时间较短相关.研究结果同时表明,菌根真菌(AMF)分泌物球囊霉素(GRSP)与团聚体有显著相关性,这表明AMF接种有利于团聚体的形成及有机碳的固定,有利于矿区土壤的生态修复.
- 尹宁宁王丽萍
- 关键词:矿区复垦团聚体有机碳
- 辽河口湿地异养细菌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现场调查和模拟培养实验,对辽河口湿地芦苇生长期内土壤异养细菌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野外现场调查结果表明,异养细菌数量6月份最多,8月份最少;植被长势良好区异养细菌数量比裸滩区高1倍左右。现场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盐分、C/N、石油、植被对异养细菌数量均有影响,异养细菌数量随盐分增加而减少;C/N比值增加,异养细菌数量明显增多,碳氮比为10∶1时,异养细菌数最大,约为对照组的3倍;石油会显著抑制异养细菌生长,浓度越高,异养细菌数量越少;有植被组的异养细菌数量明显高于无植被组。
- 白洁尹宁宁赵阳国田伟君
- 关键词:河口湿地异养细菌影响因素
- 辽河口潮间带湿地细菌数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模拟培养实验,对辽河口潮间带湿地细菌数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盐分、C/N、石油烃对细菌数量均有影响。细菌数量随盐分增加而减少,C/N的添加使细菌数量明显增多,碳氮比为10∶1时细菌数量最大,约为对照组的3倍。石油烃对细菌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石油烃浓度越高,细菌数量越少。
- 李辉白洁尹宁宁赵阳国田伟君
- 关键词:河口湿地细菌影响因素
- Fenton氧化—微生物法降解土壤中石油烃被引量:7
- 2017年
- 以长期被苯系物污染的活性污泥为菌源,采用液相"诱导物-中间产物-目标污染物"驯化模式驯化出专性混合石油降解菌群,并将其用于Fenton氧化—微生物法处理模拟石油污染土壤。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产黄杆菌属(Rhodanobacter)、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和根瘤菌属(Rhizobiales)为主导菌属。实验结果表明:接种混合菌群后降解50 d,土样的总石油烃(TPH)去除率较土著菌提高了13.4~20.5百分点;对于TPH含量(w)分别为4%,8%,11%的土样,Fenton氧化的最佳H_2O_2加入量分别为3,4,4 mol/L(Fe^(2+)加入量0.04 mol/L),TPH总去除率分别可达88.8%,65.0%,47.7%,较单独Fenton氧化或单独微生物法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且缩短了降解时间,增加了土壤有机质。
- 韩旭李广云尹宁宁许锐伟王丽萍
- 关键词:FENTON氧化微生物法石油烃
- 辽河口湿地微生物生态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一直与动植物共存,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异养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是湿地生物化学特性的重要指标,是对生态条件的综合反应。基于辽河口...
- 尹宁宁
- 关键词:辽河口湿地生态分布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复垦矿区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活性变化及其解析被引量:5
- 2014年
- 以适当比例混合煤矸石、粉煤灰和活性污泥并种植黑麦草构建植物-矿区复合基质体系,测试复合基质有机碳及酶活性变化,利用群落水平生理结构(CLPP)对复合基质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解析,分析了矿区复合基质中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与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矿区复合基质体系3种基质中有机碳随复垦年限增长而增加,且在第3年煤矸石+粉煤灰+污泥(F+G+S)区有机碳达到最大,分别是煤矸石+粉煤灰(F+G)区和对照区的1.1和1.2倍。3个复垦区域复合基质中蔗糖酶、脱氢酶、酸性磷酸酶酶活性随复垦时间增长而增加。微生物多样性CLPP解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种类在复垦1年时最多,微生物优势度和均一性随复垦时间逐渐变大;同时3个区域基质微生物多样性与营养元素相关性不大,可能有机碳可获得性低成为微生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 尹宁宁王丽萍
- 关键词:有机碳
- AMF接种的复垦土壤中有机碳形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被引量:1
- 2018年
- 为深入了解复垦土壤中有机碳的形成机制,分析了丛植菌根真菌(AMF)在土壤中的生态修复应用现状及其固碳机制,从植被根系、酶活性、团聚体等方面论述了矿区复垦土壤中影响有机碳固存的关键因素及相关研究进展。其中,丛枝菌根真菌产生的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通过促进土壤颗粒形成稳定的团聚体来改善土壤中有机碳的固存;植物根系在大量地下生物的参与下,通过蔗糖酶、脲酶等的催化作用加快有机质的转化速率。目前对于土壤有机碳的研究多集中于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和相关影响因子分析上,今后可从有机碳的矿化和降解机制等方面对复垦土壤碳平衡进行研究探索。
- 王琦王丽萍尹宁宁李康
- 关键词:矿区复垦土壤土壤有机碳丛枝菌根真菌土壤团聚体
- 辽河口湿地沉积物硝化细菌及硝化作用研究被引量:21
- 2010年
- 2009年6月和8月,采用现场培养和实验室模拟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辽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硝化细菌数量、硝化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数量6月在0.54×104~5.69×104个.g-1之间,平均值为(2.21±2.32)×104个.g-1,8月在1.90×104~7.90×104个.g-1之间,平均值为(3.61±2.87)×104个.g-1;沉积物潜在硝化速率6月在9.72~16.45 mmol.(m2.h)-1之间,平均值为(12.54±3.14)mmol.(m2.h)-1,8月在14.66~24.62 mmol.(m2.h)-1之间,平均值为(18.71±4.21)mmol.(m2.h)-1;净硝化作用速率6月(S1站)为0.41 mmol.(m2.h)-1,8月在0.20~0.53 mmol.(m2.h)-1之间,平均值为(0.35±0.16)mmol.(m2.h)-1.潜在硝化速率显著高于净硝化速率,AOB数量、净硝化作用速率和潜在硝化作用速率均表现为8月高于6月,芦苇根际效应对硝化作用有促进作用.通过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表明影响辽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硝化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有上覆水NH 4+-N浓度和沉积物pH、有机质、总氮(TN)、总磷(TP)、NH 4+-N含量以及AOB数量(p<0.05),其中上覆水NH 4+-N浓度和沉积物总磷(TP)、NH 4+-N含量对硝化作用影响较大,是辽河口湿地硝化作用影响的关键因素.根据研究结果估算辽河口湿地沉积物硝化作用每天可以将1.14×105kg的NH 4+-N转化为NO 3--N,对河口湿地氮的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 白洁陈春涛赵阳国田伟君董晓尹宁宁
- 关键词:辽河口湿地沉积物硝化作用